菠菜灰霉病

菠菜灰霉病

菠菜灰霉病是由灰葡萄孢引起的、發生在菠菜的病害。主要危害葉片,葉片染病,發病初始出現淺褐色不規則形點狀斑,後擴大成潤濕的大斑,淡褐色,葉片背面產生灰色霉層;發病嚴重時病葉黑褐色腐爛。

菠菜灰霉病在中國各地均有發生,屬於普通病害,病情很輕,對生產無明顯影響,個別棚室發病較重可影響菠菜質量。該病屬低溫型病害,在低溫高濕條件下易流行,溫暖高濕條件下,病情擴展也較快。

菠菜灰霉病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加強田間管理,及時摘除病葉和中下部老葉,收穫後及時清理病殘體,茬口輪作。在發病初期還可進行噴藥防治,用藥間隔期7-10天,連續噴霧防治2-3次,重病田視病情發展,必要時還要增加噴藥次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菠菜灰霉病
  • 外文名:Spinach grhy mold
  • 病原:灰葡萄孢
  • 為害作物:菠菜
  • 為害部位:葉片
病原特徵,為害症狀,侵染循環,流行規律,防治方法,農業防治,化學防治,

病原特徵

菠菜灰霉病病原為灰葡萄孢(學名:Botrytis cinerea Pers.),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分生孢子圓形至橢圓形、聚生、無色、單胞,兩端差異大,狀如水滴或西瓜子,大小(3.2-12.8)微米×(3.2-9.6)微米。孢子梗淺棕色,多隔,大小(896-1088)微米×(16-20.8)微米。菌絲無隔。
病菌喜溫暖潮濕的環境。適宜發病的溫度範圍2-31℃;最適發病環境,溫度為18-25℃,相對濕度持續90%以上。病菌還可危害番茄、茄子、菜豆、辣椒、韭菜、洋蔥、菜豆和萵苣等作物。

為害症狀

菠菜灰霉病主要為害植株下部葉片,初在葉片上生淺褐色不規則斑點,後擴大成淺褐色濕潤性大斑,並在葉背病斑上產生灰色霉層,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濕度小時病葉正面出現黃褐色不規則斑,邊緣有不明顯暈圈,背面灰色霉層不明顯;濕度大時病葉變黑褐色腐爛,病葉正面產生很多灰色霉層。後期葉片病斑呈“V”字形,並有深淺相間的輪紋。發病植株生長勢減弱,商品性變差。

侵染循環

病菌以分生孢子、菌絲體菌核隨病株殘餘組織遺留在田間越冬。在環境條件適宜時,分生孢子借氣流、雨水反濺、農事操作及病健部間的接觸等,傳播蔓延至寄主植物上,從傷口、薄壁組織侵入,殘花是最適合的侵入部位,引起初次侵染,並在受害的部位產生新生代分生孢子,進行多次再侵染,加重危害。
該病菌可同時侵染瓜類、豆類、茄果類蔬菜及多種葉菜,田間條件適宜時有交叉侵染的可能。

流行規律

在中國上海及長江中下游地區菠菜灰霉病的主要發病盛期在1-5月、10-12月。年度間早春多雨、光照不足、低溫高濕的年份發病重;秋季多雨、多霧的年份發病重;田塊間連作地、地勢低洼、排水不良的田塊發病較重;栽培上種植過密、通風透光差、肥水施用過多、棚室通風換氣不足、長勢衰落的田塊發病重。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 加強田間管理:保護地要人為調節小氣候,加強田間管理,避免低溫高濕條件出現。陰雨天要及時短時間通風降濕。入冬季節低溫晴天條件下,封閉大棚四周風口,提升棚溫。要合理施肥澆水,要小水勤澆,忌大水漫灌,澆水後還要及時排濕,降低空氣濕度,控制發病條件出現。
  • 田園清潔:及時摘除病葉和中下部老葉,以利通風透光。菠菜收穫後及時清理病殘體,清潔田園,集中深埋處理,減少再浸染源。
  • 茬口輪作:發病重的地塊,提倡與水生蔬菜作物輪作2-3年,以減少田間病菌來源。

化學防治

  • 煙燻防治:保護地栽培陰雨天氣時,可傍晚施速克靈煙劑,每畝每次25克,點燃後密閉通風口,次日早晨通風,連續2-3次效果較好。
  • 噴藥防治:在發病初期開始噴藥,用藥間隔期7-10天,連續噴霧防治2-3次,重病田視病情發展,必要時還要增加噴藥次數。綠色防治用藥:可選用40%嘧霉胺懸浮劑(施佳樂)800-1000倍液(每畝用量50-75克);50%啶醯菌胺水分散粒劑(凱澤)1000-1200倍液(每畝用量50-60克);25%嘧霉胺乳油(博榮)800-1000倍液(每畝用量50-75克);10%多氧黴素可濕性粉劑(寶麗安)1000倍液(每畝用量60克)等噴霧防治。常規防治用藥:可選用50%乙烯菌核利可濕性粉劑(農利靈)800-1000倍液(每畝用量50-60克);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速克靈)800-1000倍液(每畝用量50-60克)、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撲海因)800-1000倍液(每畝用量50-60克)等噴霧防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