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胡同是1948年設立的胡同,2005年被廢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菜市胡同
- 廢止年份:2005年
- 設立年份:1948年
- 羅馬字母拼寫:Càishì Hútóng
菜市胡同是1948年設立的胡同,2005年被廢止。
菜市胡同是1948年設立的胡同,2005年被廢止。地名含義據查,該胡同建於1948年,因該胡同是賣菜的集市,故稱菜市胡同。歷史沿革1948年修建;2005年廢止。1...
菜市口胡同,北京胡同名,位於宣武區中部,北起騾馬市大街,南至南橫西街,因臨菜市口而得名 。1998年前後,市區政府對胡同進行徹底發行,將菜市口丁字街拓寬成菜市口大街。1999年8月正式建成菜市口大街。菜市口胡同已成為歷史名詞。歷史背景 胡同東側有四條不通行的小巷,巷內門牌分別為:4—6號、24—32號...
菜市口胡同位於宣武區中部,北起騾馬市大街,南至南橫西街,因北口緊鄰菜市口而得名。過去菜市口胡同稱為丞相胡同,再以前稱繩匠胡同、神仙胡同。如今,菜市口胡同已被菜市口大街取代,胡同的西側不復存在了,只留下東半邊(也已經面目一新了),作為新的菜市口大街的組成部分。歷史意義 這條胡同是迄今為止...
胡同,也叫“里弄(lòng)”“巷弄”“巷”,是指城鎮或鄉村里主要街道之間的、比較小的街道,一直通向居民區的內部。它是溝通當地交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據道路通達情況,胡同分為死胡同和活胡同。前者只有一個開口,末端深入居民區,並且在其內部中斷;而後者則溝通兩條或者更多的主幹街道。胡同,是北京和蘇州...
北京的胡同雖然看起包羅萬象,既有河湖海(大江胡同、河泊廠胡同、團結湖、海濱胡同)、山川日月(圖樣山胡同、川店胡同、回升胡同、月光胡同)、人物姓氏(張自忠路、賈家胡同)、市場商品(菜市口胡同、銀碗胡同)、工廠作坊(打磨廠、油漆作胡同)、花草魚蟲(花枝胡同、草園胡同、金魚胡同、養蜂夾道)、雲雨星空...
丞相胡同(今菜市口胡同),《晨鐘》報社舊址、李鴻藻故居等。法源寺 西鶴年堂 便宜坊烤鴨店,米市胡同。譚家菜 菜市口法場 黑猴帽店 廣和居 姚燮故居 林則徐故居,賈家胡同31號。南海會館,康有為故居,米市胡同43號。新會會館,梁啓超故居,粉房琉璃街115號。潘祖蔭故居,米市胡同。瀏陽會館(譚嗣同故居),北...
南半截胡同位於北京市宣武區菜市口以南,由於胡同的長度為南北縱向的街道的一半而得名。對南、北半截胡同地界的分段說法不一,說法之一是:南半截胡同與北半截胡同的劃分,沒有特別意義,僅根據中部的地形而定,因南、北半截中有一個“s”形折彎,南北各分一半而得名。另一種說法是:早在明崇禎年間,南北半截...
熟肉胡同位於牛街地區中部,牛街中段東側。西起教子胡同,東至牛街,呈東西走向,胡同內北與壽劉胡同相交,中段南側與小寺街相通。胡同長310米、寬3.6米。歷史沿革 創建過程 元代是北京街巷的奠基時代。元代從1267至1285(至元四年至二十二年)用了十八年的時間,建成了一座為今天的市區奠定了基礎的元大都城,當時城...
豆腐池胡同,西起舊鼓樓大街,東至寶鈔胡同,全程步行約5分鐘,現有住戶512家。明朝時稱“豆腐陳胡同”,疑是陳姓做豆腐者居此,清時“陳”字訛傳為“池”,遂為豆腐池胡同。1965年整頓地名,將西段娘娘廟胡同併入,文革時曾改名為“朝紅胡同”。胡同有古剎“重修清淨宏恩觀”一座,山門、帝君殿尚存,內僅餘石碑...
菜園胡同 菜園胡同,1981年設立。地名含義 因該路通往菜園,故名。歷史沿革 自1981年命名為菜園胡同,沿用至該地名廢止。
胡同特色 在老北京,過去有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之說。由於這七件事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胡同名稱中自然也少不了它們的蹤跡。比如,含“柴”的胡同有位於安定門內大街西側的柴棒胡同,位於太平橋大街東側的劈柴胡同(今辟才胡同);含“米”的有位於菜市口東南角的米市胡同,位於地安門...
在這張地圖上,還可以找到另外三條羊肉胡同,即位於菜市口南、米市胡同東,後改叫南大吉巷的羊肉胡同;貢院西(今建國門內)後改叫洋溢胡同的羊肉胡同;還有牛街的生肉胡同,民國初年改叫羊肉胡同(牛街東有熟肉胡同,後改稱輸入胡同;西有生肉胡同即羊肉胡同)。羊肉胡同風貌 一走進羊肉胡同,寶記豆汁店、年糕李、...
並且指點出京城的沿革與區分:羊市、豬市、騾馬市、驢市、禮士胡同、菜市、缸瓦市,這些街名之內,除去豬市尚存舊意之外,其餘的都已改頭換面,只能讓後來者憑了一些虛名來懸擬當初這幾處地方的情形了。戶部街、太僕寺街、兵馬司、緞司、鑾輿衛、織機衛、細磚廠、箭廠,誰看到了這些名字,能不聯想起那輝煌的...
七尋八找胡同菜是一家位北京市於東城區戲樓胡同二巷1號(雍和東側)的餐廳。適宜環境 適宜休閒時光、休閒小憩、隨便吃吃、情侶約會、家庭聚會、朋友聚餐等。餐館簡介 七尋八找胡同菜,地處雍和宮戲樓胡同內,踏著胡同內的羊腸小路,在一片灰色磚瓦中,一個紅色的門臉映入眼帘,推門而入,餐廳內部沒有包房,只有大廳...
南豆芽胡同是北京市人民政府1965年審批命名的地名,2003年被廢止。地名含義 據傳,明、清時此地有許多豆腐房、發豆菜的,故名。歷史沿革 清朝屬正白旗,乾隆時稱豆芽菜胡同,宣統時稱南豆芽菜胡同。民國36年(1947年)稱南豆芽萊胡同。1949年後沿稱。1965年整頓地名時將美人胡同併入,後改稱南豆芽胡同。“文化大...
胡同老於家庭菜位於北京市,餐館類型是中餐館。適宜環境 適宜情侶約會、家庭聚會、朋友聚餐、休閒小憩、隨便吃吃 餐館簡介 正宗的私家菜,沒有預定根本沒有位,老闆是北京人,所以北京菜特別地道。招牌菜紅燒帶魚、醬肘子、扁豆燜面、魚翅煲、麻團等味道都很不錯。特色服務:可以刷卡,有停車位,有wifi,提供線上選單...
胡同44號私家廚房是一家主要經營貴州私房菜的餐廳。胡同44號私家廚房位於德勝門內大街。胡同內普樹參天,市井氣息濃郁,44號私家廚房就藏在其中。適宜環境 適宜商務宴請、大型宴會、休閒小憩、隨便吃吃、情侶約會、家庭聚會、朋友聚餐 餐館簡介 走到餐廳門口,朱紅色的大門,門口兩邊垂掛的特色燈飾,古樸黑色招牌,古雅...
胡同三號餐廳是餐館名稱,在北京市,人均消費價格14元,營業時間11:00-21:00。適宜環境 適宜隨便吃吃 餐館簡介 主打是茄子面,主要是以老北京餄餎面和各種老北京炒菜為主,推薦的菜是茄子面,燉帶魚,大燉菜,嗆炒圓白菜等。特色服務:可以刷卡,有包廂,有停車位,提供線上選單,區分煙區,有wifi。推薦菜 地址 ...
菜市口在古都北京的歷史上,是一個特別值得留下一筆的所在,不僅因為“六君子”曾在這裡捨生取義,還因為它的周邊,積澱了太多的文化與歷史的印記。菜市口在清代是北京的刑場。刑場位置在現代的鐵門胡同南口稍偏向西南的馬路上。每年交秋,大理寺、都察院、刑部與九卿共同對犯人會審,冬至前處斬。本書描述了歷史...
1283年1月9日在柴市,一說在菜市口英勇就義,時年47歲。在他囚禁地建立“文丞相祠”,巴兒胡同改稱文丞相胡同。相傳,後院中的棗樹是文丞相親手栽植。而且,棗樹的枝葉都向南傾斜,仿佛指向南方,象徵文天祥的愛國心永遠指南。文天祥的詩歌“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罷休”、“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
下得朝來,內心苦悶,飢腸轆轆,逶迤來至菜市口米市胡同。忽聞香氣四溢,見一小店,推門而入,店堂不大,卻乾靜優雅,賓客滿堂,遂撿席而坐,點了烤鴨與些許酒菜,大快朵頤,把個煩悶與不快早拋至九霄雲外。也有認出他的,知是愛國名臣良將,便報與店主。店主親為之端鴨斟酒,頗露欽佩之色,遂攀談起來。得...
官菜園上街位於宣武區東南部。原北起菜市口胡同,南至自新路。此街成於明代。《京師五城坊巷胡同集》稱棺材尚家。清時諧音改今稱。光緒《順天府志》云:“街西里許曰大明園,又西曰官園。皆明時蔬圃也。街疑以是得名。”懷疑原為菜地,故名。清時名人多居此街,如錢大昕、孫星衍,王芑孫等。亦多會館,...
騾馬市大街兩側,有一些宅院後來變成了會館。尚存的湖廣會館就在本街東口路南。今天的騾馬市大街,仍然很繁華 歷史發展 1. 騾馬市源於唐此街原為唐長安城少府監所在地,唐末以後漸為居民坊巷。唐代的時候,這個地區叫“耳窩坊”。盛唐的長安城,置 110 個民坊,其中官府專門設“東市”和“西市”兩坊,進行...
據《老城區志》載,“鳳頭”鳳化街長253米,寬6米,南起菜市東、西街交匯處,北至馬市街和貼廓巷交叉口。解放初的鳳化街區相當繁華。那時,鳳化街連著洛陽的水旱碼頭,無論是從欒川、洛寧等地山區運來的木材和土特產品還是從鞏縣(今鞏義市)運來的煤以及等待出城的各種商品,都要在這一帶集散。因此,...
明朝這裡有羊氈作坊,所以在《京師五城坊巷胡同集》中記有“楊氈胡同”。“楊”可能是“羊”的諧音,也可能是這個羊氈作坊的掌柜姓楊。清朝乾隆年間已改稱“櫻桃斜街”,沿用至今。因為該街中曾有櫻桃樹(這一說法待考),又因為街道走向偏斜,故得名。1965年北京市整頓街巷名稱時,將安仁里併入。櫻桃斜街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