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王寨

莽王寨

“莽王”為施甸契丹後裔耶律阿蘇魯之後人。莽王土司長官,寨名即稱謂,現多稱之為“上莽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莽王寨
  • 行政區類別:寨
  • 所屬地區:雲南省保山市
  • 地理位置怒江東岸
  • 車牌代碼:雲M
地理位置,寨名來歷,莽姓變遷,風俗傳說,歷史記載,

地理位置

莽王寨位於怒江東岸,雲南省保山市施甸縣境內。

寨名來歷

莽王寨蔣氏始祖阿蘇魯任元代萬戶,至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二月內,蒙兵部官引奏,欽準始祖阿蘇魯授施甸長官司正長官之職,翌年,其子阿龍同鳳溪正長官阿牙(即降明萬戶阿鳳之子)均襲父職。鳳溪長官司正長官莽氏(阿鳳後裔)沿襲二百四十多年後,沿至莽成龍。莽成龍為莽王兄長,兄弟二人反叛朝廷,莽成龍後絞於牛(由)旺西坡,莽王則逃入西山伺機而動。其後,族人紛紛反叛,官府與族人之間的暴動與鎮壓此起彼伏。後世為祀莽成龍修建了由旺土主廟。從景泰六年(公元1454年)至萬曆元年(公元1572年)間,莽氏後裔先後多次聚眾拒交皇糧、賦稅,甚至與官方發生武裝反抗鬥爭。因此,當時“莽”姓的契丹後裔們遭到了官府的殘酷鎮壓。由旺土主廟的東照壁嵌展著一幅奇怪的畫:一隻靈貓,四瓜登戟,回首望日。這正是記述著先人們“登基望日”的理想和期盼。

莽姓變遷

正統六年(公元1441年),麓川思仁發作亂,欽奉頒降敕書一道,調集各寨士兵征剿有功,染瘴身故。其後,阿龍之子阿都魯稟告,金齒司赴送欽差總督軍務、兵部尚書王處(指當時的滇西軍務總管王驥)祥審,準襲前職,將阿改為莽姓,給答到任理事。及至萬曆二年(公元1574 年),有八世祖莽崇德告奉明文,乃襲前職,管理司務,至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奉題準將莽改為蔣姓。萬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奉調征隴川,殆清平之時,即命蔣崇德為隴川宣撫司。

風俗傳說

莽王當地結婚流行撒贊,有一段讚詞一直流行至今:“小小瓜子撒四方,一撒向東去當王(指耶律倍任“東丹王”),二撒向南走後唐(指耶律倍棄君走南唐),三撒向西亡國恨(指西遼建國),四撒向北不相忘。莽王寨蔣氏流傳的契丹秘詩:遼之先祖始炎帝,審吉契丹大遼皇。白馬土河乘男到,青牛潢河駕女來。一世先祖木葉山,八部後代徙潢河。南征欽授位金馬,北戰皇封雲朝臣。姓奉堂前名作姓,耶律始祖阿保機。金齒宣撫撫政史,石甸世襲長官司。祖功宗德流芳遠,子孫後代世澤長。秋霜春露孝恩德。源遠流長報宗功。

歷史記載

《明史·雲南土司二》中記載的施甸長官司蘇魯,鳳溪長官司阿鳳即是忙古代的第三代孫,忙古代是濮國公耶律禿花之曾孫。耶律禿花,契丹人。世居桓州(今內蒙古正藍旗西北),元太祖時,率眾投蒙。大軍入金境,為嚮導,獲所牧馬甚眾。後侍太祖,同飲班術河水。從伐金,大破忽察虎軍。又從木華黎 收山東、河北,有功,拜太傅、總領也可那延,封濮國公,賜虎符。宋末蒙古經四川西南平定大理國,吾祖耶律忙古代封為大理副都元帥。雲南契丹後裔經歷了由阿姓改莽姓再改蔣姓的歷史變遷,莽王寨的“本人”則是莽姓改蔣姓的初始。施甸契丹人歷經了多次改朝換代和戰爭的洗禮,曾在由旺銀川一代與朝廷爆發殘酷的戰爭,因寡不敵眾戰敗,逃散周邊山嶺,施甸的契丹後裔也因此戰爭人口死傷嚴重。也因此隱名改姓。後朝廷招安,部分返還為官,大部分仍散居山林,半農半牧。莽王之子蔣黑、蔣明為莽王寨一世祖。莽王與太平蔣氏同系一祖。
母獅母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