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賢書

莫賢書,高級農藝師。1934年10月出生,福建上杭人。中共黨員。1962年畢業於福建省福安農業專科學校。任職於福建省南平市茶葉公司(退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莫賢書
  • 出生日期:1934年10月
  • 出生地:福建上杭
  • 職稱:高級農藝師
人物履歷,人物生平,

人物履歷

歷任南平市茶葉學會秘書長。中國農學會、農業工程學會、中國茶葉學會會員,廈門銀芝集團烏龍茶研究所顧問。

人物生平

在南平地區從事茶葉生產技術管理工作三十餘載。莫賢書同志熱愛茶葉科學事業,尤其致力於中國特種茶烏龍茶的產制研究工作,卓有成就。他有刻苦鑽研,鍥而不捨的創新和拼搏精神,積極投身於經濟建設主戰場,碩果纍纍。七十年代大搞開山種茶時,他建立高標準新茶園樣板多處。1976年參與南平地區茶葉公司主持的,建甌茶廠和崇安農械廠等單位協作的《烏龍茶初制工藝與機械革新》科技攻關課題。成立試驗小組,歷經六年堅持不懈的努力,付出了艱辛勞動,終於研製成功國內外首創的《烏龍茶綜合做青機》,大大解放了生產力,簡化了工序,降低了勞動強度、可提高工效十倍以上,縮小車間占地面積4/5。生產成本低、適應性廣、品質穩定、經濟效益顯著。1981年省科委技術鑑定效益測算,平均每擔茶可增加純收入23.66元,現僅閩北一地,烏龍茶年產量二十多萬擔,就這項年直接經濟效益達五百萬元以上。該機不僅在閩北烏龍茶區全面普及推廣,而且在省內外也不斷引進和仿製,受益面更廣。該項目1983年獲商業部重大科技成果二等獎和省農業廳科技成果推廣二等獎,促進了烏龍茶生產大發展,1999年單閩北烏龍茶總產量比1981年增加四倍,比1976年增加十倍多。滿足了國內外市場不斷增長的需求,尤其是對日本的出口,爭創了更多外匯,獲得了不可估量的社會經濟效益。這項突破性科技創新成果,是領導業務骨幹、專業技術人員、茶區乾群共同奮戰、密切配合、通力協作的結果,是集體智慧力量結晶的體現。莫賢書同志是這項科研課題的主要完成者之一,他甘當配角起一個螺絲釘的作用。他埋頭苦幹,不計較個人名利得失,一心撲進試驗,忘寢廢食。在試驗中善於運用"正交設計優選法",促使科研早出成果。他六個春秋都奮戰在試驗現場,春茶關鍵時刻,為了探索規律,一連七天七夜沒合上一眼。"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這句至理名言是他鞭策和鼓勵自己戰勝困難的力量源泉。1983年他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並被任命為南平地區茶葉公司生產科長。地區行署授予農蘭師稱號。1985年地區對重大科研成果獲得者又給予晉升一級工資的獎勵。他戒驕戒躁,再接再厲,為開創微電子技術在烏龍茶生產上的套用,1987年又與省光學技術研究所合作,一舉研製成功《做青機微機自控儀》是年,個人又經過反覆試驗最佳化,研配成功短、平、快,"兩高一優"茶農致富實用新技術烏龍茶絡合離子葉面營養《香醇素》(代號SX劑)深受茶農歡迎。獲南平市科協學會"雙千"技術服務《優秀項目獎》,並連續三年被評為科協系統先進工作者,1995年他在廈門銀芝集團任顧問期間,這一研究成果,又經廈門同安科委組織專家,對當地試驗茶園進行現場觀摩驗收。2000年中國武夷茶文化節暨"凱捷杯"茶王賽,有噴施烏龍茶《香醇素》茶戶,分奪金、銀獎各一名。"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他退休後還孜孜不倦學習高新技術,並勤力於習作,弦揚中國茶文化,發表各種論著二十多篇。並繼續經常不辭勞苦,送科技下鄉,宣傳科普知識,並開展調查研究,參與科學實驗,以施展自己的聰明才智,發揮餘熱的作用。新近在清高香烏龍茶新工藝和武夷岩韻形成研究方面,又初步有了可喜的進展,業精於勤,擁抱成功。其業績被入選《中國專家人才庫》和《中國世紀專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