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10月初,敵軍在維亞濟馬附近合圍了西方面軍和預備隊方面軍龐大兵力(見維亞濟馬戰役(1941)後,莫斯科方向情況十分危急。西方通向首都的道路幾乎全被打通。這就要求迅速恢復被摧破的防禦正面並建立新的軍隊集團。莫扎伊斯克防線被確定為主要抵抗地區。10月6日,大本營下達了該防線作好戰鬥準備的訓令。調自大本營預備隊以及西北方面軍、西南方面軍和莫斯科軍區的部隊和兵團開始向這裡倉卒集結。一周內,共有14個步兵師、16個坦克旅、40多個炮兵團以及其他部隊編入西方面軍。
10月10日,朱可夫大將被任命為西方面軍司令,原預備隊方面軍的軍隊和已配置在莫扎伊斯克防線的兵團和部隊轉屬該方面軍。預定由150個營占領的防線,至10月10日前僅有45個營占領(每公里正面共有0.2個營)。由於兵力不足,方面軍司令員決心首先掩護沃洛科拉姆斯克、莫扎伊斯克、小雅羅斯拉韋茨、卡盧加等最危險的方向。以在莫扎伊斯克防線體系中構築的沃洛科拉姆斯克、莫扎伊斯克、小雅羅斯拉韋茨和卡盧加等野戰築壘地域為基礎,建立了作戰地段,第16、第5、第43、第49集團軍分別在各地段展開。位於方面軍預備隊中的第33集團軍領率機關合編了在納羅福明斯克附近行動的軍隊。為便於指揮,10月17日,從西北掩護莫斯科的西方面軍右翼各集團軍(第22、第29、第31、第30集團軍)組成了加里寧方面軍。
法西斯德軍統帥部錯誤地認為,“中央”集團軍群(司令為P.博克元帥)當面蘇軍已被全部擊潰,其預備隊業已耗盡。遂令“中央”集團軍群,不待在維亞濟馬和布良斯克兩地域圍殲蘇軍的兵力到達,繼續不停頓地進攻,以便根據“颱風”計畫合圍莫斯科。
戰役最初幾日,敵僅有2個步兵軍和2個摩托化軍能夠繼續進攻,因為在合圍中奮戰的蘇軍牽制了其基本兵力。但是爾後,在此方向的法西斯德軍兵力不斷增強。在莫扎伊斯克—小雅羅斯拉韋茨這場戰役中戰鬥行動的獨特之處是:戰鬥行動通常是在沒有綿亘正面的情況下,於不同時間沿道路展開;蘇軍從行進間進入戰鬥(即運動戰)。
10月10日,卡盧加、小雅羅斯拉韋茨兩地附近發生戰鬥。在卡盧加方向,蘇聯2個步兵師抗擊了德軍2個步兵軍的進攻。法西斯德軍利用時間上的巨大優勢並趁卡盧加築壘地域構築尚未完成,於10月13日攻占了卡盧加。他們突破第49集團軍防禦後,向塔魯薩、小雅羅斯拉韋茨急進。小雅羅斯拉韋茨築壘地域守備部隊的編成內,當時僅有1個後備步兵團和波多利斯克機槍炮兵學校的學員支隊。然而,他們英勇抗擊了在此方向進攻的德軍1個摩托化軍的衝擊。10月18日,敵人奪占了小雅羅斯拉韋茨。納羅福明斯克附近也形成了嚴重態勢。西方面軍首長利用已贏得的時間,從未受衝擊的地段撤下4個師並把它們派到納羅福明斯克地域、以及謝爾普霍夫和阿列克辛。由於採取了措施,第33、第43集團軍於10月23—24掃在納拉河,第49集團軍於10月23日前在謝爾普霍夫接近地以及塔魯薩、阿列克辛附近分別阻住了敵人的進攻。
在莫扎伊斯克方向,敵人直到10月14日才得以用2個摩托化軍的兵力開始進攻。此前,在莫扎伊斯克築壘地域僅展開了B.H.波洛蘇欣上校的步兵第32師,該師也遭到了其中1個軍的突擊。該師官兵在博羅季諾古戰場堅守陣地。直至10月18日,法西斯德軍才攻占了莫扎伊斯克。戰役過程中加強了2個師的第5集團軍經激烈戰鬥,於10月26—27日前在庫賓卡以西及其西南一線阻住了法西斯德軍進攻。
10月17日,敵人在沃洛科拉姆斯克方向實施了突擊。十天內,第16集團軍(司令為K.K.羅科索夫斯基中將)在此抗擊了連續衝擊。潘菲洛夫少將的步兵第316師部隊和由姆拉堅采夫上校指揮的蘇維埃軍校學員團抗擊了德軍1個步兵軍從西面向沃洛科拉姆斯克的突擊。直到法西斯德軍統帥部將已從西南和南面展開進攻的2個摩托化軍所屬兵團派去支援該步兵軍,並建立了壓倒的兵力優勢後,第16集團軍才於10月27日放棄了沃洛科拉姆斯克並在城東占領了防禦。為阻止敵軍在沃洛科拉姆斯克方向的進攻,西方面軍首長在此集中了航空兵基本兵力,即210架殲擊機和200架轟炸機。至10月底前,西方面軍消耗了敵軍各突擊集團並將敵阻止於沃洛科拉姆斯克以東,及沿納拉河和奧卡河、直至阿列克辛一線。在莫扎伊斯克—小雅羅斯拉韋茨戰役過程中,法西斯德軍付出重大代價,才楔入蘇軍防禦縱深20—75公里,但始終未能突破莫扎伊斯克防線上建立的新的防禦正面。
此次戰役對打破法西斯德軍攻占莫斯科的計畫起了重要作用。蘇聯指揮官精心指揮,巧妙機動兵力,及時投入戰役預備隊和戰略預備隊;以及蘇軍的無比堅定性和集體英雄主義,都保障了戰役的勝利。還有在“堅決保衛親愛的首都”的口號下開展的黨政工作,也對順利實施戰役具有巨大意義。這項工作激發了軍隊的高度政治熱情,增強了他們戰勝敵人的信心。
蘇軍稱殲敵萬餘,千里轉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