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邊窯遺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莊邊窯遺址
  • 地理位置:莆田涵江區莊邊鎮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景點級別:文物保護單位
  • 創建時間:宋
遺址介紹,組成部分,

遺址介紹

莊邊窯遺址位於莆田涵江區莊邊鎮徐洋村與莊邊村一帶的龍潭山、五斗山和碗林山以及前埔村的南嶺。其窯址是在1958年修築莆永公路時發現的,當時省文管會派專家進行過多次詳細調查,李輝柄專家是親自參與調查者之一。莊邊窯是在1958年修築莆(田)永(泰)公路時發現的。福建省文管會曾派人進行過調查。1976年6月,筆者調查了莊邊窯。1979年6月又調查了靈川窯。莊邊窯址位於莆田縣城北約40公里的莊邊公社,遺物散布在莆永公路兩旁的徐州(註:徐洋的古稱)與碗林的小山坡上(圖一)。遺址範圍廣大,遺物豐富,是福建南部沿海地區所發現的較大瓷窯之一。”1981年,位於莊邊的龍潭山、五斗山和碗林山等3座山丘被列為莆田縣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以來,又曾多次開展古窯址調查或複查活動,對古窯址的分布及其遺蹟遺物的狀況,具有更加全面和詳細的了解。

組成部分

莊邊古窯址是莆田歷史文化名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古窯址作為大地上的文化遺存,其中隱藏著一個地方文明和精神的密碼。莊邊窯建於宋,興於宋元,延續幾百年。莊邊燒制瓷器,明弘治《興化府志》卷十二:“考宋志,興化縣徐州有青瓷窯,今廢。”進入宋代以後,福建的窯來得到比較全面的發展,莊邊窯是其中之一。莊邊窯主要生產青瓷,大致可分為印花、光素無紋和刻劃花以篦點紋的青瓷兩大類。前者多為灰青色釉,後者釉色中閃黃。製法以輪制為主,模製次之。其窯址分布廣,不僅有莊邊鎮所在地周邊的龍潭山、五斗山和碗林山,還有前埔村的南嶺等。其範圍約10萬多平方米,文化堆積厚度為2-6米;有的厚度達有2層樓高,層層疊疊,狀如小山,包含大量窯具與青瓷殘器,是莆田先民創造燦爛古代文化的歷史見證,莆田也因此文脈流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