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結構,奉祀神像,歷史沿革,
建築結構
據有關史書記載,最初曰崇福夫人廟,後曰浮曦妃祠,明初建置莆禧城時名曰天妃宮至今。清初截界遷民時與界外所有宮廟一樣難逃厄運,被夷為平地。康熙庚申年(1680)復界後原地重建。主體占地面積300平方米,座北朝南偏西,依次分前殿、中殿、後殿三進,抬歇山式土木結構。中以兩天井隔間,兩邊有宮房、廊廡,比一般宮廟寬敞,前殿與中殿之間設有多開門扇的隔離闕牆。宮闕前豎兩石柱,宮門兩邊有“碼面窗”一對,宮闕兩翼延伸與邊牆交合處凸出兩小間,內祀柳金二使(千里目、順風耳)。門楹底部有石獅一對〔系新設定以示吉祥崇肅〕。門框上正中懸掛天妃宮三字扁額,落款有民國年間字樣。門口有三級青石台階下接宮埕,宮埕面積約三百多平方米,前方築一平台,為神事活動供梨園子弟酬神獻演場所。埕右側有一口水井,據傳是宋代人工挖掘供起宮塑神用水之需。宮中前殿、中殿之間天井底花圍中長出一棵千年貞檜,鶴骨龍腰上伸出天井。
奉祀神像
宮中主祀天妃,合祀楊公太師,臨水夫人,觀音大士,尊主明王(即土地公)等民間傳統奉祀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