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榆樹病

荷蘭榆樹病

荷蘭榆樹病是一種廣布的致死性榆樹真菌病,1920年首報於荷蘭,故名荷蘭榆樹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荷蘭榆樹病
  • 外文名:Dutch elm disease
  • 類型:廣布的致死性榆樹真菌病
  • 首先報導:荷蘭
概述,病症,病因,治療與控制,

概述

荷蘭榆樹病
Dutch elm disease

病症

廣布的致死性榆樹真菌病。約在1920年首先報導於荷蘭,病原為榆梢枯蛇喙殼(蛇口殼)(Ophiostomaulmi),此種真菌病原物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從亞洲傳入歐洲,造成歐洲大量榆樹病死,但奇怪之處在於此種真菌並未對亞洲的榆樹造成很大的傷害,1930年始見於美國,並迅速蔓延至極易感染的美洲榆樹(Ulmus americana)的生長區域,無法遏止。病樹一個或多個枝條的葉片突然萎蔫,變為暗綠色至黃或褐色,捲曲且早落。因症狀易與其他病害相混,必須進行實驗室培養才能正確診斷。其主要病因在於,榆樹為了防止病原物深層的傳播,而將病原物阻隔或封閉在形成層外,最後造成形成層阻塞而使樹死亡。

病因

這是因為形成層維持整個植物的生命,就像人的靜脈和動脈維持人體工作的作用。這是一個重要的運輸營養物質和水的到植物體其他部分的器官。如果這個通道堵塞妨礙運輸這個最後將會導致植物死亡。

治療與控制

真菌能從病樹透過自然接根蔓延到15公尺以外的健康樹株。在地面上主要透過歐洲榆小蠹(Scolytus multistriatus,參閱bark beetle),其次由美洲的榆絨根小蠹(Hylurgopinus rufipes)傳播。控制方法在於消除榆小蠹,剷除死樹和弱樹。每年一次於休眠期噴霧、樹表塗刷持久性殺蟲劑可大量殺滅小蠹蟲,殺菌劑邊材注射的保護作用大於治療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