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執政威廉一世

荷蘭執政威廉一世

威廉一世(1533—1584年),荷蘭執政(1559—1584年在位)。荷蘭奧蘭治王朝的開國執政--威廉一世雖然有時候被稱作“荷蘭王”英文譯為NEDKING,但終其一生只是荷蘭的執政,而他的子孫直到兩百多年後才成為尼德蘭國王。因此說他是國王比較牽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威廉一世
  • 外文名:NEDKING
  • 出生日期:1533年
  • 逝世日期:1584年
早年生活,參與革命,人物去世,後世影響,

早年生活

1533年,威廉·奧蘭治出生在拿騷伯爵家族。對於拿騷伯爵威廉·奧蘭治來說,命運之神是非常眷顧他的。他繼承了父親的拿騷伯爵領地,11歲時,他的堂兄勒內·沙龍戰死疆場,他又繼承了奧蘭治親王的爵位和領地,18歲時同伯倫伯爵的女繼承人安妮結婚,又得到幾處領地,成為尼德蘭首屈一指的大貴族。他少年被送進布魯塞爾的宮中接受正統教育,得到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和他的妹妹——尼德蘭女總督瑪麗婭的厚愛、器重。22歲被任命為馬斯軍團司令,並進入尼德蘭總督府政務院,26歲成為荷蘭、澤蘭、烏特勒支三省執政。他本來可以像那個時代的大貴族一樣,在聲色犬馬、燈紅酒綠中體面地過完富足的一生。但他生活在一個特殊的年代,命運之神又把他推向了時代的風口浪尖之上。他面臨著兩難的選擇。
威廉一世(1533—1584年)威廉一世(1533—1584年)

參與革命

1566年,在尼德蘭的一個小城爆發了聲勢浩大的民眾運動,激動的人群迅速砸爛了修道院的物事,這種狂熱迅速擴展到這個尼德蘭,史稱“搗毀聖像運動”,揭開了尼德蘭革命的序幕。這場運動的產生有諸多因素。尼德蘭是當時歐洲經濟最發達的地區,毛紡和麻紡手工業及商貿尤為發達,城鎮林立。但它自1519年起落入西班牙的統治之中。西班牙政府視其為經濟奶牛,其交納的賦稅占西班牙國庫總收入的一半以上。而使雙方的矛盾發展到如水火之勢的,則是臭名昭著的宗教裁判所和“血腥敕令”,這個敕令規定凡異端必須處死並沒收財產,而藏匿包庇異端者與異端同罪。這個敕令使數不清的尼德蘭加爾文教徒被合法地殺害,在加爾文教徒占多數的尼德蘭顯然是一道戰爭的催化劑。當尼德蘭又陷入一場經濟危機時,政治和社會的動亂就爆發了。
在這場運動剛剛開始的時候,仍有著許多向良性發展的機會,奧蘭治親王威廉和埃格蒙特伯爵、荷恩上將的努力也正在促成這一點。他們曾聯名向瑪格麗特總督遞交請願書,要求廢除“血腥敕令”、撤走西班牙駐軍,罷免不得人心的主教等。在運動發生後,他們又積極斡旋,女總督也主張採取安撫措施。但頑固的天主教國王腓力二世頑固地斷送了機會,他向尼德蘭派遣了“鐵血總督”阿爾法,採取殘酷鎮壓的手段,終於使形勢不可收拾。新成立的“除暴委員會”使尼德蘭變成了屠宰場。 這種情勢下,奧蘭治親王威廉斬斷了與西班牙王室的絲絲情結,放棄了顯貴的身份、優裕的生活,毅然加入到血濃於水的尼德蘭民眾一方。他選擇了逃亡德意志,散盡千金招募了一支軍隊,開始了戰鬥的生涯。
威廉的軍隊一開始屢屢碰壁,但“海上乞丐”和“森林乞丐”的崛起使戰爭形勢發生了逆轉。這兩支隊伍主要由破產的平民組成,他們分別在沿海地區和佛蘭德斯森林進行游擊,並奪取了一批城鎮,在阿爾法統治的鐵板上打開了缺口。威廉積極配合,再次攻入國內,並成為全國抵抗力量公認的領袖。
尼德蘭獨立戰爭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很好地詮釋了“堅持就是勝利”這個真理,尼德蘭一方在軍隊的數量、編制和統一領導方面均遜色於對手,但他們進行的是關乎自身自由和幸福的奮戰,有足夠的熱情將戰爭進行到底,終於將西班牙拖至全國總破產,同時利用腓力二世樹敵過多的特點,團結國際力量來夾攻西班牙。
尼德蘭地區人口密集,城鎮眾多,決定了尼德蘭戰爭主要由一場場要塞與城堡的攻守戰組成,為世界戰爭史上的要塞爭奪戰提供了許多光輝範例。其中著名的戰役有哈勒姆保衛戰、阿爾克馬爾保衛戰、萊頓保衛戰等,其中在萊頓保衛戰中,在彈盡糧絕之際掘開海堤水淹敵軍,才取得了勝利。威廉親自參與了其中一些戰役,以頭腦冷靜著稱,被稱為“沉默者威廉”,不過軍事終非他所長,他在實際指揮作戰中取得的成果有限。他的兩個弟弟為配合萊頓保衛戰而雙雙戰死。

人物去世

1580年,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將威廉列為全國頭號通緝犯,以重金懸賞要他的性命。對此,威廉發表了著名的《護教宣言》,抨擊了腓力二世政策的種種禍害,描述了自己最終走上反抗道路的心路歷程和戰鬥到底的決心。1582年,尼德蘭各省正式宣布在7月12日擁戴威廉·奧蘭治為尼德蘭國王。然而,在這偉大日子到來前的兩天,一顆罪惡的子彈奪走了奧蘭治的生命,行刺者的目的只是為了得到腓力二世的巨額賞金。

後世影響

威廉·奧蘭治的威望,因為他的遇刺身亡而被永遠定格在高位。他被尊為國父,他的子孫世代為荷蘭執政,並在1815年起成為荷蘭王國的世襲國王,一直延續。他的家族標誌——橙色也成為荷蘭的標誌。
對於荷蘭國父對世界歷史的影響,首先是荷蘭獨立所引起世界格局的變化,使稱雄一時的西班牙帝國受到最沉重的打擊而衰落下去,同時又在西歐眾大國的夾縫中興起了一個生機勃勃的荷蘭。獨立使得荷蘭擺脫了眾多的束縛,並在革命精神的鼓舞下迎來了17世紀這個“黃金世紀”,建立了海上霸權。如果繼續在西班牙“鐵板一塊”天主教政策的統治壓榨下,“海上馬車夫”的繁榮是難以出現的,南北尼德蘭的對照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
必須注意到的是,荷蘭人的國家民族觀念向來比較淡薄。作為在獨立戰爭中成長起來的本土領導人,奧蘭治親王對荷蘭獨立戰爭的凝聚力起到很大作用,而他的後代世襲為王,對荷蘭國家的凝聚力和認同感也有很大意義。
同多數國家的開國元首相比,威廉·奧蘭治的軍事才能相對平庸,在獨立戰爭的起更大作用的是“海上乞丐”和“森林乞丐”,威廉主要是起精神領袖的作用。但他的兒子毛里茨是一個出色的軍事家,也彌補了這一點。
還有一點不得不提,威廉是個宗教寬容者,而他的時代是個宗教狂熱的時代,天主教和新教的仇視先後在法國和德國引起了內戰,尼德蘭的戰爭與此也有很大關係。威廉的宗教寬容在他的時代是難能可貴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