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圍海大堤

荷蘭圍海大堤

中國的萬里長城築在高山之巔,而荷蘭的圍海大堤則在大海之濱;萬里長城為防禦外敵入侵而築,圍海大堤是為保衛和“擴張”國土而建。

荷蘭又叫尼德蘭,即“低洼之國”,西、北兩側瀕臨北海,萊茵河在這裡入海。境內地勢非常低平,在4萬多平方公里的國土中,約有27%的土地低于海平面,在那裡,東南部海拔—二百米的地方就算“高原”了。生活在這樣的國土環境裡,如果沒有海堤和河堤的保護,許多人將失去家園。在歷史上,荷蘭人民深受北海之苦,海水內侵使千里沃野變成澤國。1282年,海水突破海堤,北海與伏列沃湖連成一片,形成了須德海。據統計,從13世紀至今,荷蘭的國土被北海侵吞了56萬多公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荷蘭圍海大堤
  • 形成原因:面對大自然的肆虐
  • 目前現狀:修建了總長達2400公里的攔海大堤
  • 簡介:工程分攔海大堤和5個圍墾區
形成原因,目前現狀,

形成原因

面對大自然的肆虐,荷蘭人民從來沒有屈服過,在很久以前,他們就開始修築堤防,建造堤壩、水閘,形成一整套防水系統,進而圍海造陸,開拓國土資源。其中規模較大的是本世紀初開始的疏乾須德海工程,工程分攔海大堤和5個圍墾區。1927年,修建須德海攔海堤壩開始動工,歷時5年,一條被稱為世界第一長堤的攔海大堤建成了,堤壩全長30公里,寬90米,高出海平面7米多,建有2座水閘。與堤壩同年動工的威林格爾圍墾區,僅3年時間即告完成,圍墾面積達2萬公頃;東北圍墾區工程花了6年時間完成,面積達4.8萬公頃;隨後又於1957年、1968年、1980年完工的東圍墾區、南圍墾區和馬克瓦得圍墾區,面積共達15.3萬公頃。須德海從此在地圖上消失了!而荷蘭卻多了一個新的省!再如規模宏大的“三角洲工程”所建造的4座大壩,總長16公里,把4個深入陸地的海灣變成了湖泊。

目前現狀

從13世紀以來,通過圍海造田,荷蘭共修建了總長達2400公里的攔海大堤,圍墾了71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這幾乎相當於荷蘭今天陸地面積的1/5。難怪荷蘭人十分自豪地說:“荷蘭是我們創造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