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草(唇形科鼠尾草屬植物)

荔枝草(唇形科鼠尾草屬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荔枝草是一年生二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高15~90cm。多分枝。主根肥厚,向下直伸,有多數鬚根。清熱,解毒涼血,利尿。用於咽喉腫痛、支氣管炎、腎炎水腫、癰腫;外治乳腺炎痔瘡腫痛、出血。荔枝草又名蛤蟆草,癩蛤蟆草,雪見草,入藥用選取冬季或是春季嫩草,藥效更好。夏季荔枝草生苔沒則藥效大打折扣,故選取冬春季沒生苔乾的嫩草入藥。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荔枝草
  • 拉丁學名:Salvia plebeia R. Br.
  • 別稱:雪見草、癩蛤蟆草、青蛙草、皺皮草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管狀花目
  • :唇形科
  • :鼠尾草屬
  • 分布區域:生於山坡、路邊、荒地、河邊。主產江蘇浙江安徽
名稱,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栽培技術,化學成分,

名稱

荔枝草(本草綱目拾遺)皺皮蔥、雪裡青、過冬青、鳳眼草、賴師草、隔冬青、土犀角(本草綱目拾遺),薺薴(植物名實圖考,非本草拾遺、綱目之薺薴),蚧肚草(陝西),黑紫蘇、癲肚皮棵、薺薴、皺皮草、癲頭草、癲蛤蟆草、野豬菜、野芝麻(江蘇),溝香藿、膨脹草(福建福州),癲蛤蟆草、豬婆草、麻雞婆草、野芥菜、毛苦菜(江西),野茄子(貴州安龍),山茴香(貴州甕安),野芝麻、癲格寶草、癲子草、癲疙包草(貴州),癲子草、癲疙寶草、癲肚子苗、波羅子、青蛙草、野芝麻、皺皮大菜(四川),旋濤草、澤瀉(湖北),野薄荷(湖南),魚味草、臭草(廣東),大塔花、劫細(廣西),猴臂草、土荊芥(雲南)

形態特徵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主根肥厚,向下直伸,有多數鬚根。
莖直立,高15-90厘米,粗壯,多分枝,被向下的灰白色疏柔毛。
葉橢圓狀卵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2-6厘米,寬0.8-2.5厘米,先端鈍或急尖,基部圓形或楔形,邊緣具圓齒、牙齒或尖鋸齒,草質,上面被稀疏的微硬毛,下面被短疏柔毛,餘部散布黃褐色腺點;葉柄長4-15毫米,腹凹背凸,密被疏柔毛。
輪傘花序6花,多數,在莖、枝頂端密集組成總狀或總狀圓錐花序,花序長10-25厘米,結果時延長;苞片披針形,長於或短於花萼;先端漸尖,基部漸狹,全緣,兩面被疏柔毛,下面較密,邊緣具緣毛;花梗長約1毫米,與花序軸密被疏柔毛。花萼鐘形,長約2.7毫米,外面被疏柔毛,散布黃褐色腺點,內面喉部有微柔毛,二唇形,唇裂約至花萼長1/3,上唇全緣,先端具3個小尖頭,下唇深裂成2齒,齒三角形,銳尖。花冠淡紅、淡紫、紫、藍紫至藍色,稀白色,長4.5毫米,冠筒外面無毛,內面中部有毛環,冠檐二唇形,上唇長圓形,長約1.8毫米,寬1毫米,先端微凹,外面密被微柔毛,兩側折合,下唇長約1.7毫米,寬3毫米,外面被微柔毛,3裂,中裂片最大,闊倒心形,頂端微凹或呈淺波狀,側裂片近半圓形。能育雄蕊2,著生於下唇基部,略伸出花冠外,花絲長1.5毫米,藥隔長約1.5毫米,彎成弧形,上臂和下臂等長,上臂具藥室,二下臂不育,膨大,互相聯合。花柱和花冠等長,先端不相等2裂,前裂片較長。花盤前方微隆起。
小堅果倒卵圓形,直徑0.4毫米,成熟時乾燥,光滑。
花期4-5月,果期6-7月。

分布範圍

除新疆、甘肅、青海及西藏外幾產全國各地;生於山坡,路旁,溝邊,田野潮濕的土壤上,海拔可至2800米。朝鮮,日本,阿富汗,印度,緬甸,泰國,越南,馬來西亞至澳大利亞也有。模式標本采自伊里安島。

主要價值

主根肥厚,向下直伸,有多數鬚根。清熱,解毒涼血,利尿。用於咽喉腫痛、支氣管炎、腎炎水腫、癰腫;外治乳腺炎痔瘡腫痛、出血。

栽培技術

  1. 氣候土壤:喜溫暖濕潤環境。土壤以較肥沃、疏鬆的夾砂土較好。
  2. 種植:用種子繁殖。四川地區於9~10月播種。在整好的地上,開1.3m寬的畦。把種子混在拌有人畜糞水的草木灰里,每畝用種子5兩左右,使成種子灰。播時,按行、株距各約33cm開穴,深3~7cm,施人言糞水後,把種子灰勻撒穴里,不必蓋土。
  3. 田間管理:苗出齊後,用清淡人畜糞水追肥1次提苗。苗高7~10cm時,勻苗補苗,每穴留苗4~5株。結合中除、追肥1次過冬。第2年3月再行中除、追肥1次,肥料用人畜糞水。
  4. 病蟲害防治:蟲害有蟋蟀和青蟲,可用6%可濕性六六六防治

化學成分

含原兒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4-羥基苯乳酸、高車前甙(homoplantaginin)、尼泊黃酮甙(nepetrin)、楔葉澤蘭素(eupafolin)、粗毛豚草素(hispidulin)。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