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良種及栽培新技術

荔枝良種及栽培新技術

發展荔枝生產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同時,荔枝的生產技術也有了很大的進步,及時總結荔枝生產新技術已成為廣大荔枝果農迫切的願望。受中國三峽出版社馮志傑副總編輯的邀請,我們組織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基層農業技術人員共同編寫了此書。該書第一章由賴鐘雄、林秀蓮編寫,第二章由蔡英卿、賴鐘雄編寫,第三章由陳義挺、劉國強編寫,第四章由陳義挺、劉國強、賴鐘雄編寫,第五章由劉國強、陳義挺編寫,第六章由賴呈純、蔡英卿編寫。

基本介紹

  • 書名:荔枝良種及栽培新技術
  • 出版社:中國工三峽出版社,農業科教出版中心
  • 頁數:123頁
  • 開本:32
  • 品牌:中國三峽出版社
  • 作者:賴忠雄 袁隆平
  • 出版日期:2007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802232325, 9787802232327
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作者簡介

袁隆平中國工程院院士,傑出水稻育種家,聯合國糧農組織首席顧問。現任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暨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兼湖南省農業科學院名譽院長、清華大學教授及湖南農業大學教授。
袁隆平是我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位成功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的科學家。他率先育成第一個實用的水稻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二九南1號A和B,實現“三系”配套,並育成第一個強優組合,繼而又攻克雜交水稻制種與高產的關鍵技術,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他的這一重大成果的推廣套用,使水稻的單產和總產都躍上了一個新台階,為保障我國及世界糧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貢獻。1981年獲得我國第一個技術發明特等獎,2001年獲得首屆中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還相繼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獎”、美國“世界糧食獎”等十多項國際獎。1999年,經國際小天體命名委員會批准,以袁隆平的名字將國際永久編號為8117號小行星命名為“袁隆平星”,以紀念他為人類作出的傑出貢獻。
官春雲中國工程院院土,湖南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國際油菜諮詢委員會(GCIRC:)委員,國家油料改良中心湖南分中心主任,作物基因工程湖南省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作物學會常務理事,國家科技進步獎評審委員會委員等職。是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教育系統勞動模範,享受政府特殊津貼。長期從事油菜育種栽培教學科研工作,育成優質油菜良種15個,推廣面積1.5億多畝;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l項,三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二等獎4項。提出油菜冬發栽培理論和技術體系,促進了長江中游地區的油菜高產。根據光溫生態特性,將油菜分成四大類型,即冬油菜有冬性一弱感光型、半冬性一弱感光型、春性一弱感光型;春油菜僅有春性一強感光型。創建油菜化學殺雄利用雜種優勢新體系。育成轉基因油菜品系3個。採用分子育種方法育成黃籽高油酸油菜品系、高抗菌核病品種各1個。出版專著9部,發表論文120多篇,為油菜育種栽培理論發展和生產實踐作出了突出貢獻。

圖書目錄

第一章荔枝生產的重要性與經濟價值
一、世界荔枝分布與栽培歷史
二、國內外荔枝的生產概況
三、荔枝的經濟價值
四、荔枝的營養價值
五、荔枝的藥用價值
六、荔枝觀賞價值和文學價值
七、荔枝的市場動態

第二章荔枝的生物學特性與優良品種
一、荔枝的生長發育特性
二、荔枝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三、荔枝的種質資源與品種選育
四、荔枝優良品種介紹

第三章荔枝優質栽培技術
一、荔枝育苗技術
二、荔枝園的建立和定植
三、荔枝園的管理

第四章荔枝栽培新技術
一、荔枝矮化、密植、早產栽培技術
二、荔枝螺旋環剝技術
三、荔枝化學調控技術
四、荔枝施肥新技術
五、預防荔枝大小年技術
六、防止荔枝裂果技術
七、荔枝凍害的防禦與補救技術
八、無公害荔枝栽培技術

第五章荔枝病蟲害防治
一、荔枝病害及其防治
二、荔枝蟲害及其防治

第六章荔枝採收、貯藏保鮮與加工
一、荔枝的採收
二、荔枝的貯藏保鮮
三、荔枝的加工技術

文摘

1.症狀
病原菌侵染成熟果實,多在蒂部開始發病,病部初呈褐色,逐漸變為暗褐色並逐漸擴大,直至全果變褐腐爛。外殼硬化,暗褐色,內部果肉腐化酸臭,有酸水流出,病部上生有白色霉,多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不易與荔枝霜疫霉病區別。
2.病原
荔枝酸腐病是一種真菌性病害,其病原菌為白地霉荔枝酸腐病菌。菌絲無色,分生孢子桿狀,橢圓形或長圓柱形,孢子單生或串生。
3.發病條件
病原菌在土壤內或爛果中越冬,借風雨或昆蟲傳播。成熟的果實被荔枝蝽蟓、蒂蛀蟲為害或受到機械損傷的果實容易感染此病。在貯藏運輸過程中通過相互接觸傳染此病。
4.防治方法
(1)有效地防治荔枝蝽蟓、蒂蛀蟲等荔枝果實害蟲。

序言

荔枝原產中國,是我國南方著名的熱帶南亞熱帶特產水果,其色、香、味極佳,享有“嶺南果王”和“果中珍品”的美譽,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喜愛。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荔枝生產國,福建、廣東、廣西、中國台灣、海南是我國的荔枝主產區,四川、雲南等省份也有一定的種植面積。近年來,我國荔枝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總面積達到一千多萬畝,已成為熱帶南亞熱帶地區最為重要的水果之一,發展荔枝生產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同時,荔枝的生產技術也有了很大的進步,及時總結荔枝生產新技術已成為廣大荔枝果農迫切的願望。受中國三峽出版社馮志傑副總編輯的邀請,我們組織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基層農業技術人員共同編寫了此書。該書第一章由賴鐘雄、林秀蓮編寫,第二章由蔡英卿、賴鐘雄編寫,第三章由陳義挺、劉國強編寫,第四章由陳義挺、劉國強、賴鐘雄編寫,第五章由劉國強、陳義挺編寫,第六章由賴呈純、蔡英卿編寫。全書由賴鐘雄統稿。在本書寫作過程得到了著名園藝學家陳振光教授的指導以及福建農林大學園藝學院、福建農林大學亞熱帶果樹研究所、福建農林大學園藝植物生物工程研究所、福建省閩台果樹種質試管苗庫、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福建省農業科學院農業工程技術研究所、泉州師範學院、福建省莆田市果樹研究所、福建省莆田縣農業局等單位有關人員的大力支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