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伯勞

荒漠伯勞

荒漠伯勞(學名:Lanius isabellinus)為伯勞科伯勞屬的鳥類,俗名紅尾伯勞、紅背伯勞。雄性成鳥繁殖期上體灰沙褐色;嘴基至前額淡沙褐色,頭頂至上背灰沙褐色,下背至尾上覆羽染以銹色。雌性成鳥羽色似雄鳥但眼先斑為褐色並雜有淡黃色羽,微有少數黑羽。分布於歐洲、亞洲中部和西部、非洲以及中國大陸的黑龍江、內蒙古、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等地,一般棲息於常見於荒漠地區疏林地帶及綠州、村落附近以及多棲息在枝頭或電線上。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瑞典。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荒漠伯勞
  • 拉丁學名:Lanius isabellinus
  • 別稱:紅尾伯勞、紅背伯勞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鳥綱
  • 亞綱:今鳥亞綱
  • :雀形目
  • :伯勞科
  • 伯勞屬
  • :荒漠伯勞
  • 英文名:Rufous-tailed Shrike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生長繁殖,亞種分化,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雄性成鳥:繁殖期上體灰沙褐色;嘴基至前額淡沙褐色,頭頂至上背灰沙褐色,下背至尾上覆羽染以銹色。由於高溫乾旱地區的體羽磨損及退色甚為迅速,使不同時期的標本羽色差異很大,一般新羽的頭頂及背羽顯褐色調,隨著繁殖進程的磨損而漸增沙灰色,甚至頭至上體近於灰色。眼先有一略雜褐羽的三角形黑斑,向後延伸繞過眼達於耳羽區,形成一條略雜有褐色的黑色過眼紋;少數繁殖後期的標本,眼先的黑斑不顯,幾全為淡土棕色;自嘴基有一條淡黃棕色眉紋,後伸達於耳區上方(此眉紋隨繁殖進程而退為淡沙色);尾羽銹棕色,略具淡端,各羽在新羽可見有許多寬約7毫米間隔2毫米的暗色隱橫斑;肩羽與背羽同色;大覆羽與飛羽為暗褐色,具淡棕色外緣及羽端,以內側飛羽更為顯著,在新羽為寬約1毫米的棕色緣,隨繁殖進程的磨損而變窄、褪色,以至幾乎不可辨;第3~10枚初級飛羽基部有不甚發育的白色翅斑,大多被翅覆羽所掩蓋,有的在下半緣略雜淡黃,有的翅斑幾不可見。頦、喉乳白色;胸、脅、腹羽污白雜以淡沙褐色,在新羽標本染以粉棕褐色;尾下覆羽乳黃。
雌性成鳥:羽色似雄鳥但眼先斑為褐色並雜有淡黃色羽,微有少數黑羽;過眼紋及耳羽均為褐色;初級飛羽基部的白色翅斑不發育,有的只限於內翈,有的內、外翈均不具白色;胸、脅部染以污黃色,在頸側及胸部隱約可見細微的褐色鱗斑。
幼鳥:上體羽色似成鳥但具有棕褐色鱗斑;尾上覆羽棕褐,微具淡黑橫紋;尾羽為深褐色,末端淡灰白色並有一條不規則的黑色次端斑;眼先、過眼紋及耳羽褐色,有淡黃色眉紋;初級飛羽黑褐色,不具翅斑;內側飛羽的外翈及端部有寬約1~1.5毫米有淡棕色緣;下體幾乎不見鱗紋;胸部羽色較成鳥發粉褐,隱約構成一條胸帶。
雛鳥:羽色似幼鳥,背羽及肩羽滿布清晰的橫斑;眉紋寬而前伸達於前額;眼先、過眼紋至耳羽為褐色;下體污白色,在胸、脅及腹羽染以皮黃色,不具或微具鱗斑。
虹膜褐色;嘴在成鳥黑色,幼鳥角褐至黑色;腳黑。

棲息環境

常見於荒漠地區疏林地帶及綠州、村落附近, 多棲息在枝頭或電線上。

生活習性

在所食昆蟲中,鞘翅目昆蟲占90%以上,其餘是蝗蟲、蜂、蠅、蛾、螞蟻、瓢蟲、金華蟲等。也吃植物種子。

分布範圍

荒漠伯勞在中國國內分布於黑龍江、內蒙古,甘肅,寧夏,青海以及新疆的荒漠、半荒漠地區。廣泛分布於歐洲,亞洲中部、西部和非洲的乾旱疏林地區。
分布圖分布圖

生長繁殖

荒漠伯勞6月初築巢產卵,滿窩卵4~5枚,淡粉色具細密的紅褐色斑點和稀疏的暗紫色斑,在鯴端較集並形成一深色環輪。孵卵期14~15天,雛鳥在巢經雙親飼餵15天左右離巢,然後在親鳥帶領下遊蕩覓食。為大杜鵑的巢寄生宿主。

亞種分化

中文名稱拉丁學名分布
1.
Lanius isabellinus isabellinus
分布於俄羅斯、伊朗、伊拉克、印度、非洲及中國的新疆、甘肅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阿拉伯Gumfuda。
2.
Lanius isabellinus phoenicuroides
分布於俄羅斯、烏克蘭、印度、阿富汗、伊朗、伊拉克至非洲東北部及中國新疆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土耳其斯坦Tschimkent。
3.
Lanius isabellinus speculigerus
分布於俄羅斯至蒙古、西亞、非洲及中國的黑龍江、內蒙古、寧夏、甘肅、新疆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西伯利亞中部。
4.
Lanius isabellinus tsaidamensis
分布於俄羅斯及中國的青海、新疆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青海柴達木盆地。

保護級別

註:荒漠伯勞全部圖片網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