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文化與長江文明》是2011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武清海、劉玉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荊楚文化與長江文明
- 作者:武清海 劉玉堂
-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年12月1日
- 頁數:434 頁
- 開本:16 開
- ISBN:9787216069946
- 語種:簡體中文
《荊楚文化與長江文明》是2011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武清海、劉玉堂。
《荊楚文化與長江文明》是2011年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武清海、劉玉堂。內容簡介2010年12月19日,由湖北省社會科學院、湖北省政協文史委、湖北省荊楚文化研究會、湖北省楚國歷史文化學會聯合主辦的“荊楚文化與長...
長江文明·荊楚印跡 《長江文明·荊楚印跡》是湖北省人民政府入口網站上線的網路專題,與網友一起感知荊楚大地的獨特創造,領略長江文化精神內涵和時代價值。“長江文明·荊楚印跡”系列報導在社會各界引發強烈反響,專家學者、讀者網友紛紛點讚,認為專欄報導體現了主流媒體在保護、傳承、弘揚長江文化中的責任與擔當。
兩湖文化區在歷史上先後被稱為荊楚文化區、湖湘文化區。地處長江中游,以洞庭湖、湘江為中心,大致包括今天的湖北、湖南兩者。自古以來,這裡是中國東西南北水陸交通的樞紐,有“楚塞三湘接、荊門九脈通”的說法。兩湖地區的歷史可以推溯到舊石器時代。“鄖縣人”、“長陽人”等的發現,表明早在幾十萬年前這裡就是...
其中不乏憨態可掬的國寶大熊貓,瀕臨滅絕的中華鱘,“植物活化石”珙桐,反映藏滇文化的唐卡、銅鼓,反映荊楚文化的銅尊缶、曾侯昃劍、銅方豆、大府銅量,反映吳越文化的良渚玉琮等標本與文物精品。體驗展廳 長江文明館體驗廳《夢幻長江》是博物館展覽中的一大創新,它以長江幹流各省區最優美的自然風光與最經典的...
荊楚文化 作為一個大地域文化,其中又含有若干個基本的子文化,如江漢文化,湖湘文化 、江淮文化,在這三個文化周邊還有一些邊緣文化。荊楚文化的地域中心在兩湖,所以說, 兩湖文化是荊楚文化的核心。長江流域的荊楚文化和黃河流域的中原文化,一南一北,在人類文明早期,同時迅速的發 展著人類的原始農業,楚文化的...
第二節 中游:荊楚文化、湖湘文化 140 第三節 下游:贛皖文化、吳越文化 155 第五章 文明演進 第一節 中華文化的母親河 206 第二節 經濟文化重心南移 216 第三節 近代文化的推進線路 232 第六章 水運交通 第一節 早期運河工程 250 第二節 長江與黃河的紐帶:漢江 264 第三節 近代航運 272 結 語 守護...
尤其喜好考古與歷史文化,熱衷於對荊楚文化和長江文明的學習研究,曾參加長江江源科考、三峽工程蓄水記、神農架“野人”考察、疏浚長江經濟帶等專項採訪活動,行程覆蓋長江上中下游,開設“重振長江文明帶”“中華文明的韌性”等專欄,發表歷史文化系列文章。作品有《大保險:如果災害不可避免》 《大決戰:湖北精準扶貧...
實際上從考古上說,早期楚人源自南襄盆地南部的遼瓦店子遺址,該遺址在商代屬於典型早商文化的一支,發源於漢江流域,遠在長江以北。歷史稱呼 遠自商代,中原人就以荊楚來稱呼江漢地區的南方地區和南方部族,比如《詩經·商頌》中說的“維女荊楚居國南方”。荊楚部族在與北方商王朝的對峙中也吸收了先進的商文化,...
總觀荊楚文明中繁榮燦爛的物質文化,即獨具特色的楚文化,其藝術特色與荊楚之地原始文化中豐富多彩的屈家嶺文化一脈相承。無可爭議地表明,屈家嶺文化即是楚文化發展的基礎,是荊楚文明高度發展之源。屈家嶺文化遺址是“屈家嶺文化”的發現地和命名地,是長江中游地區發現最早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時代大型聚落遺址,距今...
長江文明,特別是長江文明中的“稻作文明”,甚遠的影響著東亞文明乃至世界文明。是長江流域各區域文明的總稱,始於公元前5000年,距今已經7000多年,並與黃河文明並列為中國文明的兩大源泉。長江文明區域之廣,文化遺址數量之多密度之大,堪稱世界之最。長江文明與黃河文明等中國各大古代文明長期相互影響融合,最終形成...
對劉邦而言,荊楚文化、齊魯文化都是爛熟於心的,推崇與否都是因時勢而定的,表面上的好惡並不代表著文化層次的厚薄。確切地說,漢文化的很大成份來源於齊魯文化,即儒學文化。中原文化 中原文化即華夏文化。這種文化主要產生於黃河的中游地區,在這一地區有著突出的較文明的農耕文化,而且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這一...
2023年6月,長江文明書館啟動建設;9月12日,長江文明書館於2023長江文明論壇舉行揭幕儀式。館藏資源 截至2023年9月,長江文明書館共收集書籍2200餘冊。如《上海府縣舊志叢書》《江蘇文庫》《浙江文叢》《安徽通史》《徽州文化史》《江右文庫》《中國地方志集成•江西府縣誌輯》《荊楚文庫》《湖湘文庫》《巴渝文庫...
《楚文化及其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收入《跨世紀的湖北文藝》,長江文藝出版社1998年5月出版。《漢代的婚喪習俗與楚文化》,《江漢考古》1999年第3期。《楚俗在秦漢的流變》,收入《楚俗研究》第三集,湖北美術出版社1999年11月出版。《楚文化在世界上的傳播和影響》,收入《荊楚文化與21世紀湖北》,湖北人民出版...
《長江文化大觀》是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胡學純,陳世海 內容簡介 長江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之一,哺育出源遠流長、輝煌燦爛的長江文化。長江文化包括羌藏文化、巴蜀文化、荊楚文化、吳越文化等眾多的民族與地域文化,它們交叉融合,古今相貫,血脈相通,多元一體。從原始石器文化到現代工業文明,長江文化...
三、從楚式鬲、甬鐘的演變等看楚文化中心從湘至鄂遷轉的可能性 四、夏、商、周時期荊楚的大國地位 五、商代前期盤龍城的族屬及其所代表的文明程度 六、商末、兩周時期荊楚的生產水平及由分封制向郡縣制過渡 七、小結 第四章 從傳說看文明進程中的對抗與融合 第一節 天帝、人帝辨 一、“皇”、“帝”初始...
湖北考古博物館致力於傳播荊楚文化與長江文化,目前該館設有三個基本陳列。其中,千年文脈——長江文明考古展·湖北,通過選取典型遺存出土的具有明確時代特徵的成組陶器、銅器、石器、玉器等展品1000餘件,揭示“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和多元一體中華文明的形成、發展歷程,呈現了長江文明...
荊襄古道是一條著名的文化古道,文化積澱深厚,五千年來承載著南北之間政治、軍事、文化、商貿往來,歷史風雲,世事變遷。古道沿途是荊楚文化的發祥地,三國及關公文化的中心區,是南方文明、長江文明、江漢文明的核心地區。荊襄古道連線著鄂西北的襄陽、鄂中的荊門、鄂中南的荊州三個區域性中心城市,串聯起長江、漢江兩...
59.《荊楚文化百問》,編委會副主任,主持、策劃(主編:王生鐵),30萬字,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2011年11月;60.《荊楚文化與長江文明》,副主編,參與策劃(主編:武清海),53.7萬字,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2011年12月。研究課題 1.加快中部地區小城鎮建設問題研究(國家社科基金課題,1999年至2002年);2.幹部考察...
68.《大溪文化社會性質新探》,《長江·三峽古文化學術研究討會暨中國先秦史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重慶出版社,2011年。69.《荊楚文明起源與楚人早期國家新探》,《中國古代文明與國家起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科學出版社,2011年。70.《兩周之際楚國諡法新探》,《楚文化研究論集》第10集,湖北美術出版社,...
該節目根植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立足於弘揚戲曲經典,傳承傳統文化,通過多種視覺表達方式,來講述戲曲名家的故事,展現各戲曲劇種的經典,揭曉戲曲背後的歷史典故,致力於凸顯中華戲曲文化的時代關聯和現實關照,讓戲曲真正走到百姓的身邊,走進觀眾的心靈深處。節目簡介 緣起 武漢是荊楚文化的大碼頭,是長江文明的大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