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戲劇》是一本2014年武漢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程芸,胡非玄 著,丁鳳英,湖北省文化研究會。全書總計八章,主要介紹了荊楚之地的藝術文化,包括繪畫、雕塑、書法、音樂、舞蹈、戲劇、民間文學、民間工藝、民間武術與競技、民間風俗等。
基本介紹
- 書名:荊楚戲劇
- 作者:程芸、胡非玄、丁鳳英、湖北省文化研究會
- 出版社: 武漢出版社
- ISBN:9787543087231
《荊楚戲劇》是一本2014年武漢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程芸,胡非玄 著,丁鳳英,湖北省文化研究會。全書總計八章,主要介紹了荊楚之地的藝術文化,包括繪畫、雕塑、書法、音樂、舞蹈、戲劇、民間文學、民間工藝、民間武術與競技、民間風俗等。
《荊楚戲劇》是一本2014年武漢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程芸,胡非玄 著,丁鳳英,湖北省文化研究會。全書總計八章,主要介紹了荊楚之地的藝術文化,包括繪畫、雕塑、書法、音樂、舞蹈、戲劇、民間文學、民間工藝、民間武術與競技、民...
湖北戲劇的春天已由專業呈現多元,荊楚大地正激情蕩漾歌舞平升。傳承 戲劇已越來越受到中國乃至世界的關注和矚目,1972年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注意到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越來越受到破壞的威脅便在巴黎舉行會議,通過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制定建立根據現代科學方法制定的永久性的有效制度,集體保護具有...
武漢杖頭木偶戲是一種源於荊楚民間傀儡戲的傳統戲劇,距今已有170多年的歷史。戲劇融合了武漢民俗、手工製作技藝、地方劇種、服裝等多方面的傳統文化因素,在弘揚與傳承荊楚文化、繼承發展祖國傳統木偶表演藝術方面極具代表性。文化特徵 武漢杖頭木偶戲,就是以木杖操作木偶動作來完成的戲劇表演形式。由於操作的是結實的...
《荊楚映象》是由湖北楚秀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投資製作,由楊麗萍領銜出任藝術總監、總導演,邀請了國際知名藝術家譚盾出任音樂總監,著名編劇梁戈邏出任文學總監,國際舞美協會副主席張慶山教授擔任舞美總監,著名服裝設計師崔曉東出任服裝造型設計,中央戲劇學院孫曉紅教授擔任造型設計。《荊楚映象》預計於2024年7月12日在...
《荊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2008年12月1日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左尚鴻,本書包括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戲劇、曲藝、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傳統美術民俗眾多領域的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簡介 《荊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運用文字的形式,對陷於瀕危並有歷史價值的,特別是上了國家級名錄的荊楚...
三、荊楚傳統戲劇 漢劇(湖北省)荊州花鼓戲(天門、仙桃、潛江市)楚劇(鄂東)黃梅戲(黃梅縣)江漢平原皮影戲(潛江市、天門市、仙桃市)襄陽花鼓戲(鄂西北)梁山調(鐘祥市)東路花鼓戲(羅田縣、麻城市)採茶戲(陽新縣)荊河戲(荊州市)巴東堂戲(巴東縣)鶴峰柳子戲(鶴峯縣)儺戲(鶴峯縣、恩施市)南劇(...
湖南地方戲劇以其奇異的風姿,高聳於中華藝林。湘劇、祁劇、辰河戲、衡陽湘劇、武陵戲、荊河戲、巴陵戲、湘昆、長沙花鼓戲、邵陽花鼓戲、衡州花鼓戲、常德花鼓戲、岳陽花鼓戲、永州花鼓戲、陽戲、花燈戲、儺戲、苗劇、侗戲等19個湖南地方戲劇劇種,如同19朵藝術奇葩,綻開在祖國的劇壇。溯源 湖南,周代為荊楚南境,...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華誕,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引導廣大黨員深刻領會並牢固把握張富清老英雄堅守初心、不改本色的本質內涵和對黨忠誠、甘於奉獻的崇高精神,由中國建設銀行、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湖北省演藝集團、建行湖北省分行出品,長江人民藝術劇院創作演出了大型話劇《張富清》。該劇...
荊州花鼓戲是江漢平原知名的地方戲曲,主要流行在仙桃、天門、潛江、洪湖、監利、京山、鐘祥、漢川、嘉魚、蒲圻、通城、漢陽等地,演出活動則覆蓋荊楚之地大部分地區,也有戲班到湖南北部和河南南部等地演出。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荊州花鼓戲作為湖北省的重要地方戲曲之一, 不僅深刻的體現著荊州及荊州地區乃至荊楚大地的...
楚劇,湖北省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楚劇,舊稱喔呵腔、黃孝花鼓戲、西路花鼓戲,是湖南流行的喔呵腔與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孝感市一帶的山歌、道情、竹馬、高蹺及民間說唱等融合,形成一個獨立的漢族地方聲腔劇種之一,1926年改稱楚劇,距今已有一百五十餘年的歷史。楚劇主要流行於武漢、孝感、鄂州...
如戲劇中的各種人物、動物和道具是用牛皮採用沔陽剪紙的工藝手法精心雕刻而成。江漢地區是"湖北省剪紙藝術之鄉",沔陽雕花剪紙作為“中國剪紙”的重要組成部分,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作為荊楚大地的民間藝術瑰寶,沔陽雕花剪紙(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以構圖繁茂完整、黑白虛實分明、刀法流利...
大型荊河戲《蔣翊武》在湖南省澧縣舉行首場演出。2014年3月25日,澧縣澧州荊河戲協會成立大會及專場演出活動在澧縣翊武影劇院舉行。2018年6月,首屆荊楚文化旅遊節在凱樂大劇院舉行,荊河戲《大回荊州》在其中得到展示。榮譽表彰 2018年6月,荊河戲《大回荊州》獲得首屆荊楚文化旅遊節“舞台藝術獎”。
《鵲橋會》是溫州昆班新品玉編演的崑曲傳統劇目,演於民國初年,據《荊楚歲時記》所述牛郎織女故事敷衍而成。劇情簡介 張氏兄弟分家,弟牛郎分得老牛一頭,老牛教牛郎去天河竊取織女衣服,得與織女成婚,男耕女織,生一子一女。後王母召織女回天,牛郎攜子女追趕,為天河所阻,一年中許七夕可相會,屆時喜鵲搭橋...
胡非玄,男,漢,1976年2月生,博士研究生,文學博士,2011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戲劇影視文學專業,現任教於洛陽師範學院文學院。主要成就 主持省部級項目2項。編著《荊楚戲劇》一書,於2014年版。發表論文《近代漢口狎優之風及其對漢劇發展的影響》(《戲曲藝術》2010年第2期)、《國民政府的許可證管理對楚劇發展的影響...
湖北小曲作為地域特色濃郁的曲唱藝術,曾經是江城武漢及周邊城市民眾喜愛的藝術品種。它作為荊楚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曾代表湖北省民族民間藝術走出國門,受到外國朋友的讚譽,為弘揚我國傳統文化、介紹湖北傳統文化作出很大貢獻。重要演出 2019年9月5日至11日,2019全國非遺曲藝周在濟南舉辦,湖北小曲傳承人姚俐玲演出...
欄目第一期開宗明義就是“戲碼頭”,講述戲曲鼻祖譚鑫培、漢劇大師陳伯華、西安易俗社漢口分社闖碼頭的故事,重現當年戲曲在武漢打碼頭的盛景;“我是潛江人”專題講述了湖北籍戲劇大師曹禺的故事,演繹由曹禺經典名劇《雷雨》、《日出》、《原野》改編而來的戲曲唱段;越王勾踐劍、曾侯乙編鐘、高山流水遇知音等鮮明的...
用上等黃牛皮為原材料,正派人物用陽刻手法,花臉、丑角等用陰刻手法,各行當臉譜造形和行頭源於戲劇,文影裝一隻手,武影裝兩隻手,雕刻工藝總體上講究圓潤,既要有裝飾美,也要充分體現誇張、浪漫的手法。操作技巧分“生、旦、淨、醜”四大角色的種類、武打招勢及現代皮影人物操作。內容豐富,有楚漢相爭、三國、...
2023年3月22日、23日在北京中央歌劇院演出兩場 ;2023年6月21日在宜昌召開媒體發布會 ;2023年6月22日-25日端午節期間在宜昌劇院演出四場 。創演歷程 內容導賞 獨具特色的楚文化是劇中表現重點。如夢如幻的舞台造型呈現出色彩斑斕、充滿力量,甚至有些詭異的楚文化特徵,將楚國建築與當代新技術相融合,荊楚特色...
第一作者:《荊楚戲劇》,武漢出版社2014年版 參編著作 《中國文學家大辭典·遼金元卷》 中華書局2006年版 《中華大典·文學典·明清文學分典》 鳳凰出版社2005年版 《明清傳奇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4年版 《中國古代戲劇研究論辯》 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6年版 《中國戲曲美學》 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出版...
2002年5月,獲“荊楚大地十支花”稱號。2004年4月,主演折子戲專場《趕會》《雙玉蟬》《逼休》獲第二十屆中國戲劇最高獎“梅花獎”,北京《娛樂信報》發文稱“忽嬌、忽悲、忽刁的彭青蓮”。2004年9月,主演《娘娘千歲》獲文化部第十一屆文華表演獎,將小花旦和閨門旦融為一體,增強了行當的藝術張力。2004年12月...
辰州儺戲作為一種色彩鮮明的古老藝術而言,其歌舞戲曲又具有神靈人格化,內容情感化、形式多樣化的可劇可唱性的特徵,是現代戲劇的活化石。傳承狀況 現存於沅陵縣七甲坪鎮的辰州儺的主要傳人僅17人,辰州儺淵於荊楚,輻射於巴蜀吳越秦等地,曾一度影響中原。傳承人物 聶滿娥,女,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
談元,男,1985年7月10日出生於湖北省武漢市,京劇丑角演員,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湖北省青聯委員,湖北省首批舞台表演藝術青年英才,“荊楚百優”宣傳思想文化青年人才,畢業於湖北省藝術學校,中國戲曲學院第五屆中國京劇優秀青年演員研究生班。先後 師承 京劇名家朱世慧,京劇名家鈕驃。2019年2月,...
皮影戲(Shadow Puppets),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後面,一邊操縱影人,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講述故事,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弦樂,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其流行範圍極為廣泛,並因各地所演的聲腔不同而形成多種多樣的皮影戲。皮...
又據楊恩壽《坦園日記》1862年(清同治元年),楊恩壽在湖南永興觀看的“花鼓詞”(即花鼓戲)中,已有書生、書童、柳鶯、柳鶯婢四個角色,而且情節與表演都較生動,說明這時的花鼓戲不但已發展成“三小”(小旦、小丑、小生)戲,而且演出形式也具有一定規模。從聲腔和劇目看,初期以民間小調和牌子曲演唱邊歌邊舞的...
1958年為毛主席、朱德委員長演出了傳統楚劇《趕會》、《攔馬》,得到了毛主席高度讚賞。曾多次被省文化廳授予“紅旗劇團”和“五好劇團”。1956年參加全省專業團體楚劇調演,我團參演劇目《狗油錐子》、《何氏勸姑》、《白扇記》等劇目均獲表演二等獎。1991年4月第一屆湖北省楚劇藝術節參演的創作劇目《紫梨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