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管轄13個村民小組,有住戶697戶,其中特困戶95戶,五保戶18戶,有殘疾人28人,有國小一所,在校學生452人,其中幼稚園一所,有兒童125人。現有適齡勞動力1599人。森林面積2500餘畝,開荒造林520餘畝,以油茶林為主。農業用地970畝,其中水田750餘畝,旱地220畝,水稻、紅署、油菜等為主要農作物。全村有花炮企業7家,年產值達2100餘萬元,安排就業勞動力600餘人。有機械車輛49輛,商店餐飲業16家,2008年人均收入5360元。全村完成村級道路水泥硬化5.5公里,占村級公路70%,修造水泥渠圳5500餘米,新建了一幢780平方辦公大樓,打造了一個850平方的文化娛樂活動場所。支部現有正式黨員73人,黨員平均年齡48歲,大中專文化占35%,高中以下文化程度占65%。今年發展入黨積極份子5名,黨小組組長13人,作業組長13人,村民代表37人,民眾貼心人縣外4人,縣內10人。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3年底,全村有543戶通自來水,有118戶飲用井水, 有710戶通電,有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245戶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0戶。 該進村道路為土路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5.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5.00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0.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0畝。 該村到2013年底,有247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67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 交通不便、基礎設施薄弱、產業結構單一、勞動者素質低,特別是交通不便,制約了各項事業發展。。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 著力解決村社公路建設,大力發展養殖業,提高勞動者素質,大力調整產業結構,發展一村一品,形成支柱產業,提供信息,加大技術服務。。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731戶,共鄉村人口2990人,其中男性1497人,女性1493人。其中農業人口2956人,勞動力1766人。 到2013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0;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552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鎮)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0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5.00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0戶。
農村經濟
該村2013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35.21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39.70萬元,畜牧業收入120.0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704頭,肉牛56頭,肉羊425頭); 林業收入7.00萬元, 第二、三產業收入59.00萬元, 工資性收入95.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77.92元,農民收入以種植,務工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95.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695人 ,在省內務工386人,到省外務工309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主要銷售往本縣。2013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15.00萬元,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產業。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3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766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635.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0.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村完小,中學生就讀到墨翰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2.50公里,距離中學5.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382人,中學生30人。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 交通不便、基礎設施薄弱、產業結構單一、勞動者素質低,特別是交通不便,制約了各項事業發展。。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 著力解決村社公路建設,大力發展養殖業,提高勞動者素質,大力調整產業結構,發展一村一品,形成支柱產業,提供信息,加大技術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