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綠龍蜥

草綠龍蜥

草綠龍蜥(學名:Japalura flaviceps)為鬣蜥科龍蜥屬的爬行動物,以蝗蟲、蜂、蝶類幼蟲、天牛等昆蟲及多足類為食。多於中午活動,遇驚鑽於石縫中。10月入蟄,翌年4月出蟄。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草綠龍蜥
  • 拉丁學名:Japalura flavicep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爬行綱
  • :有鱗目
  • 亞目:蜥蜴亞目
  • :鬣蜥科
  • :龍蜥屬
  • 英文名:Green Japalure
  • 學科:生命科學
形態特徵,生境繁殖,生活習性,分布範圍,藥用價值,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體側扁,頭體長75毫米左右,尾長約為頭體長的2倍。吻短而鈍圓,約為眼徑的1.5倍,鼻孔位於1枚較大的鼻鱗中央,開口向兩側,吻棱顯著。鼻鱗與吻鱗間相隔2枚小鱗;鼓膜凹陷,外被小鱗。頭背鱗片大小不一,均具棱;顳部鱗片稍大,其上方有數枚分散的錐狀鱗。有喉褶,背鬣僅為鋸齒狀脊,其兩側各有1列大棱鱗,平行排列。體側鱗大小不等,起棱;軀幹腹面、四肢上方及外側方鱗顯著起棱。後肢前伸達眼或眼后角,指、趾較細長;尾略側扁,尾鱗較大,具棱。雄體在生殖季節有喉囊,鬣鱗發達。體色常有變異,生活時為草綠色或棕綠色,軀幹部有4~5條寬深色橫斑;頭背有4條深色橫斑,眼周具輻射狀黑色紋;四肢背面有明顯的深色橫紋,尾具15~21個深淺相間的橫紋;體腹面白色。

生境繁殖

棲于山坡、路邊、田邊、荒地亂石間。多於中午活動,遇驚則鑽入石縫中,約在8月或更晚產卵,每次產4~7枚。卵白色,卵徑17.9毫米×15毫米,10月入蟄,翌年4月出蟄。以蝗蟲、蜂、蝶類幼蟲、天牛等昆蟲及多足類為食。

生活習性

棲息于山坡、路邊、田邊、荒地亂石間。多於中午活動,遇驚則鑽入石縫中。以蝗蟲、蜂、蝶類幼蟲、天牛等昆蟲及多足類為食。8月或更晚產卵,每次產4~7枚。

分布範圍

分布於陝西、甘肅、西藏、四川、雲南、湖北。

藥用價值

【藥用來源】鬣蜥科動物草綠龍蜥的乾燥體。
【原動物】體色為草綠或棕綠色,體背有4~5條寬橫斑,體側有黃色寬縱紋。尾背有深淺相間環紋。
【性狀鑑別要點】頭大,吻鈍圓;體鱗大小不一,均具棱,有鬣鱗;顳部上方有幾枚錐鱗;四肢棱鱗較大;尾略側扁,末端呈鞭狀。
【功效】解毒,散結。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低危(LC)。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評估級別為近危(NT)。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