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庵歌參同契

草庵歌參同契

詩題《草庵歌參同契》亦作《草庵歌》,又作《參同契》。實際上希遷禪師寫作此詩時即題為《參同契》。其他兩種詩題,為後人增變而成,目的為區別古代經學著作《參同契》。《參同契》又名《周易參同契》,舊題漢魏伯陽作,二卷。以周易黃老爐火三家相參同,借《周易》爻象附會道家煉丹修養之說,為丹經之祖。註解有四十餘家,五代後蜀彭曉有《周易參同契通真義》,宋朱熹有《參同契考異》。參同指兩種或多種事物(如思想體系、學術淵源、藝術派別等)相合為一。契指契合,融洽地配合。希遷禪師於天寶(唐玄宗年號,742—756)初年入南嶽,結庵於大石上,冥思苦讀,精進修行。公元750年(天寶九年),因讀《肇論》發省,遂作此《草庵歌參同契》一詩,五言二十二韻二百二十字。其旨在於調和禪宗南北兩派的爭議,促進禪宗的弘揚發展。言雖簡而哲理深,語雖平而寓意豐,成為禪宗重要文獻。其影響之遠大深廣,遠遠超過一首偈詩本身的意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草庵歌參同契
  • 創作年代:唐代
  • 文學體裁:五言古詩
  • 作者:希遷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草庵歌參同契
竺土大仙心,東西密相付(1)。
人根有利鈍,道無南北祖(2)。
靈源明皎潔,枝派暗流注(3)。
執事元是迷,契理亦非悟(4)。
門門一切境,回互不回互(5)。
回而更相涉,不爾依位住(6)。
色本殊質象,聲元異樂苦(7)。
暗合上中言,明明清濁句(8)。
四大性自復,如子得其母(9)。
火熱風動搖,水濕地堅固(10)。
眼色耳音聲,鼻香舌鹹醋(11)。
依然一一法,依根葉分布(12)。
本末須歸宗,尊卑用其語(13)。
當明中有暗,勿以暗相遇(14)。
當暗中有明,勿以明相睹(15)。
明暗各相對,比如前後步(16)。
萬物自有功,當言用及處(17)。
事存函蓋合,理應劍鋒拄(18)。
承言須會宗,勿自立規矩(19)。
觸目不會道,運足焉知路(20)?
進步非近遠,迷隔山河固(21)。
謹白參玄人,光陰莫虛度(22)!

作品注釋

(1)竺土:指天竺。國名,印度的古稱。唐玄奘大唐西域記》:“詳夫天竺之稱,異議糾紛,舊雲深毒,或賢豆,今從正音,宜云印度。”大仙:指佛祖釋迦牟尼,佛教之創立者。東西句:謂佛祖創教後,在印度(位於中國之西南)廣泛傳播。東漢時,東傳至中國,於河南洛陽立白馬寺,譯經弘教。尤其是南北朝時,菩提達摩來東土,成為禪宗東土初祖。佛教心法本系師徒密授,承繼師尊心法者且受持衣缽。故此句中有密相付之語。如禪宗五祖傳法給六祖惠能時,即將衣缽袈裟隱秘交付,不使他人得知。
(2)人根:人的根性,人性本質。此處轉指人的智力稟賦。利鈍:聰敏和愚笨。道指佛教教理教義。南北祖:指佛教禪宗於五祖弘忍禪師時分化的二祖。弘忍年老將逝,依律傳授接班人。時有神秀者年最長,尤精勤淵博,眾弟子皆認其必承衣缽。誰知弘忍不賞識神秀那套漸悟法門,將衣缽傳給時任粗役的盧行者即惠能。惠能繼承衣缽,自是合法繼承人;而神秀名望極高,連武則天亦尊之為師,有眾多追隨者,也自認為弘忍的繼承人。於是禪宗五祖之後,有了兩位六祖:北方神秀,南方惠能。也就形成了中國禪宗南北兩宗。兩宗互相攻訐,各不相讓,對中國禪宗的弘揚發展極為不利。希遷是惠能再傳弟子,且系惠能親自剃度,當然是禪宗正統代表。但他看到兩派相爭之弊,很是擔憂,有心調和。這裡說無南北祖意謂不分北方神秀還是南方惠能,都是中國禪宗初祖菩提達摩的門人,都是佛教禪宗初祖迦葉尊者的門人,不能勉強分什麼南北。這顯然是一種大智大慧的認識,是一種顧全大局的做法。
(3)靈源:指佛教禪宗從釋迦牟尼到迦葉到達摩一脈相承的源流。明皎潔:意謂明明白白,像月光那么皎潔清晰。枝派:指佛教自佛祖創立以來形成的諸多派別。暗流註:謂各自分衍派生。以暗字強調各不相干,各有各存在發展的權利。
(4)執事:執著、固執於某件事,這裡指頑固地把中國禪宗分為北宗、南宗並互相攻擊。元同原。迷:迷惑,錯誤。契理:僅僅認識了道理。悟:指真正的覺悟。
(5)門門:各種各樣的。境指境界。回互:迴環交錯。兩句謂各種各樣的境界認識。要看看它們之間是否互相交錯糾結。
(6)回:回互,交錯。相涉:相關。不爾:指不相回互,沒有關聯。依位住:各就自己的位置而居。
(7)色:佛教用語。凡諸事物如五根(眼耳鼻舌身)、五境(色聲香味觸)等足以引起變礙者,皆稱色。殊:不同於。質象:本體稟性與形象外貌。聲:本意為聲音或音樂,此處泛指各種名稱、名號所代表的事物的外部形式。
(8)暗合:謂從內心中承認、認可。上中:上述文字中。亦可分層次,作上等的、中等的解。明明:明辨,明察貌。清濁句:猶好話、壞話、對話、錯話。
(9)四大:佛教以地、水、火、風為四大。復:反覆,周而復始。如子句:接上句,謂四大周而復始地運行,生化迴環,猶如童子在其母懷中一般妥當舒適。
(10)火熱句:火燃燒起來,熱氣的流動,便產生了風。水濕句:水流入地下使泥土粘結的更緊密。兩句中火、風、水、地即所謂四大。這裡繼續用形象的比喻來闡述四大相輔相成、相生相滅的道理。
(11)眼色句:謂眼觀顏色,耳聽聲音。鼻香句:謂鼻聞香味,舌嘗鹹酸。
(12)依然:謂上述眼耳鼻舌等各有各的功能法則。依根句:謂上述眼耳鼻舌像樹根樹枝一樣,各有自己的位置,皆有合理的分布。
(13)本末句:謂事物的主次本末須歸納好,理清楚。尊卑句:謂事情的大小或人物身份的上下也要按照稱呼名號來安排。語有稱呼、名稱之意。
(14)當明中聯:謂明明白白的事情中,也有特殊、例外、隱衷,不要去糾纏那些細節。
(15)當暗中聯:謂在少數例外的事件上,也許有正確光明的一面,切不可將其看做事物的主流、大勢。
(16)明暗聯:謂明暗、前後、主次、本末都是相對的,不會一成不變。
(17)功:指作用功能。當言句:謂應該強調其有用之處或用得上的地方。
(18)事存聯:謂事情存在著,但有時似乎被蓋子蓋住,看不清楚。道理卻應當像劍鋒一般,高高舉起,光明奪目。
(19)承言聯:謂領會語言時要領會其中的主題宗旨,不要妄自揣度,另搞一套。
(20)觸目聯:謂睜開眼睛竟看不見路,抬起腳步要往哪裡走。觸此處作睜解。會指看見、認得。
(21)進步句:謂只要是往前進,就不要分誰走得近走得遠。迷隔句:謂一旦執迷不悟的話,那前進的阻力就像山河一般巨大堅固,難以克服。
(22)白:告訴,告知。參玄人:指參學禪宗教理者。

作者簡介

希遷
(700—790)唐代高僧。曹洞宗的創始人,端州高要(今廣東省高要縣)人,俗姓陳。禪宗六祖惠能青原系下一世弟子。初往韶州曹溪拜六祖惠能大師,經指點,後前往江西青原山從行思禪師學禪。行思對他有“眾角雖多,一麟足矣”的讚賞。天寶(唐玄宗年號,742—756)初年,行思舉薦希遷到南嶽衡山弘法,至集賢蜂上,見有岩石其狀若台,遂結庵於石上(即今湖南南嶽南台寺),時人稱為“石頭和尚”。公元764年(代宗廣德二年),應門人之請,移庵下樑端,廣闡玄化,度化有情,為振興佛教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希遷弟子甚多,晚年付法藥山惟儼。91歲無疾而終,唐德宗賜謚他為“無際大師”。著有《草庵歌》,《參同契》流傳於世,在海內外享有極高聲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