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物語

草堂物語

《草堂物語》是當代作家彭志強創作的詩集,首次出版於2016年5月。

該書用四千多行新詩向詩聖杜甫致敬,精準地承載了作者的思想波紋、生命痛點與詞語情懷,由此也讓他的詩歌言路搭接上了現代漢詩純正的脈脊。從地上草堂,及杜甫記寫的草堂之花、草堂館藏名畫,到地下草堂、瓷碗、圍棋子等唐代民居遺物,“春風掃”“丹青引”“故鄉愁”“鮮花餓”這四個板塊就是作者對草堂詩歌地理的精心布局。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草堂物語
  • 作者:彭志強
  • 文學體裁:詩集
  • 首版時間:2016年5月
  • 字數:200000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鑑賞,作品評價,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草堂物語》是彭志強圍繞杜甫草堂創作的詩集。圍繞杜甫草堂的器物、杜甫草堂的書畫,作者追溯杜甫的歷程,也通過詩文與杜甫的精神交流。表面看去,不涉及對當代生存世相的回應,它們專注呈現詩人內心的追尋。這種追尋是朝向漢語的詩魂的,它試圖穿越人們在現代遭遇的困境,重構當代人與古典靈魂的個人對話。由於詩人的潛心構築,通過這些充滿詩性的對話,備受壓抑的現代人的精神世界得到某種程度的復原。

作品目錄

自序:草堂茅屋,我的精神故鄉
第一章:春風掃——草堂行吟
大雪密封的家書——在草堂茅屋故居觀楠樹
戀愛的樹——在草堂茅屋故居觀松樹
失戀的樹——在草堂茅屋故居觀桃樹
窗生苔——在草堂茅屋故居觀謝無量書法石碑
春風揮手吹掉憂傷——在草堂柴門觀門
三隻會飛的魚——在草堂水檻觀魚
額頭上的“驚訝”——在草堂南鄰觀雲
鮮花指路——在草堂北鄰觀花
缺氧的字——在“少陵草堂”碑亭觀果親王書法
收割月光——在草堂水竹居觀竹致方偉兄
杜甫的詩歌戰士——在草堂工部祠觀杜甫、陸游、黃庭堅塑像
磁鐵測量人心——在草堂恰受航軒觀宋代杜詩孤本
雨喊不醒的草——在草堂詩史堂觀李白相遇杜甫雕像
秋風咒——在草堂大廨觀杜甫銅像
桃花渡——在草堂浣花祠觀浣花夫人塑像致曹衛國油畫《桃花》
春風掃——在草堂花徑觀花
月光手——在草堂影壁觀周竺君書法瓷片
雕刻家:風——在草堂大雅堂觀杜甫雕像
考卷上的雨——在草堂大雅堂觀壁畫
撿鳥鳴——在草堂大雅堂觀雨
塵土也有胖瘦——在草堂別館觀綿竹年畫
我的語言是馬鳴——在草堂唐亭台遺址觀古磚
醉醺醺的草——在草堂聽秋軒觀草
殘荷:風雨歸處——在草堂水榭觀荷
群山縮小心跳——在草堂一覽亭觀塔
第二章:丹青引——畫裡尋詩
丹青引——在草堂別館觀豐子愷《登樓》
釣魚兒——在草堂別館觀王小梅《江村》
蜻蜓舞——在草堂別館觀陳半丁《卜居》
瘦馬行——在草堂別館觀徐悲鴻《秦州雜詩》其五
馬蹄遠——在草堂別館觀徐悲鴻《佳人》
丈人山——在草堂別館觀張大千《青城丈人峰》
時間流——在草堂別館觀張大平《杜陵浣溪行吟圖》
閃電眼——在草堂別館觀蔣兆和《杜甫像》
灰掙扎——在草堂別館觀齊白石《枯棕》
紅雲撤——在草堂別館觀齊白石《病橘》
玻璃手——在草堂別館觀齊白石《田舍》
捉鄉愁——在草堂別館觀齊白石《水檻遣心》
第三章:故鄉愁——草堂觀物
圍棋子
石權
陶珠
瓷碗
捲雲紋流壺
石磨盤
石臼
白瓷盂
花紋磚
粉盒
石球
鐵鍋
陶缸
蓮花口盤
瓜棱形罐
帶柄執壺
雙耳壺
唐代僧人塔銘碑
瓷拍鼓
短流執把壺
帶柄盞
陶硯
彩釉淨瓶
第四章:鮮花餓——草堂尋花
花的悲喜
步步驚心的花
丟失口紅的花
鮮花餓
桃花園
梨花才學會飛行
花的住址
在花朵里苦修佳句
迷路的花
桃花的拐杖
十萬朵楊花匍匐
失眠的花
野百合
手持花香的人
花徑
懷孕的花
梅花暴露性別
信仰里的花香
如果花
梅花的呼喊
花才是剪刀
第五章:名家評——四論《草堂物語》
詩譯文物的詞場勘證:實象與虛蜃——讀彭志強詩集《草堂物語》/凸凹
朝向語言之家的還鄉——彭志強詩集《草堂物語》閱讀印象/陶春
彭志強的詩歌地理學——讀彭志強詩集《草堂物語》/蔣藍
以詩歌的方式為杜甫畫像——彭志強詩集《草堂物語》閱讀印象/楊獻平

創作背景

彭志強決定以杜甫和草堂為主題創作,受2012年紅極一時的“杜甫很忙”事件影響。也就是那個時候,彭志強冒出了一個奇怪的想法:用詩歌給杜甫畫一幅肖像畫,創作全球首部杜甫詩傳。彭志強表示,“用詩歌給杜甫畫一幅肖像畫,其實就是給詩聖立傳。儘管馮至先生曾經寫過《杜甫傳》,但是全國乃至全世界都沒有一部杜甫詩傳。從小就喜歡杜甫詩歌的我,就是受杜甫詩歌影響走上了詩歌創作這條道路。”確定創作的想法後,彭志強系統研究了近1500首杜甫詩歌,並且按照杜甫詩歌里的杜甫蹤跡,歷時四年重走了杜甫走過的61個地方。

作品鑑賞

《草堂物語》讓讀者做了一次千年的回訪,與杜甫來一次古今相遇,在歷史與現實之間進行一次詩意的溝通。讀者回味了杜詩的意境,更領略到當今詩人的情懷,從中體會到深厚的歷史感與真切的現實感。而在具體的創作中,作者希望接近大眾,又不願落入俗套。他試圖以語言的陌生,語彙的新鮮,意緒的紛繁,形象的跳轉,表達個人經驗,帶給讀者“不一樣”的感受。《丹青引》事實上就是緣自一種因由,展開的是作者的詩思。《秋風破》吹破的不是茅屋,而是現代人的鄉愁。作者無意對杜詩進行詮釋,但茅屋、柴門、秋風、馬蹄等,則是他必須緊緊追蹤的線索。《羌村三首》是杜詩中的名篇,而彭志強之於柴門,是要用“春風揮手吹掉憂傷”的。他寫道:“高鐵碾軋我的時代/我的故鄉/已不再是故鄉。”這裡有對古文明的追懷,也有對現代工業社會對人性壓抑的批判,表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徵。思古之幽情與現代文明的齟齬,顯然是他詩歌中不能忽略的內容。
彭志強首先對草堂的考察細緻入微。這裡的殿堂、陳設、對聯、詩畫,乃至一草一木,他都十分熟悉。因之,他於“草堂行吟”“畫裡尋詩”“草堂觀物”“草堂尋花”,把杜甫的生平、杜詩的內容,通過草堂的物象,與自己的生活感受和生命體驗結合起來。比如在《春風掃》一詩中,詩人在草堂花徑觀花時,也許聯想到杜甫“新松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的詩句,詩思由此生髮:“春風正在草堂花徑,清掃竹子/枯黃的惡名。”而“麻雀銜著我的新詞,在枝頭雀躍”,“給春風讓路/雪,隱藏於草叢,或深埋於樹根/它們給新鮮的花讓路/也給人,行走在異鄉的新鮮,讓路”。這當然不是對杜詩的翻寫,而是詩人自己的情懷。“新詞”“雀躍”“讓路”“新鮮”,這些閃耀著美感與生命活力的辭彙,使其詩意指向十分明確。《春風揮手吹掉憂傷》一詩:“人群之中,我找不到通向故鄉那道門/如果跨過柴門,就能和他溝通一下/詞語的盡頭是窮山還是惡水/我願意把詩歌丟進浣花溪里”。“進了柴門,我並不想一輩子都在異鄉/生產遼闊的落寞/時間安排我來寫柴門,一定要帶上/繡在袖口兩邊的春風,揮手吹掉憂傷”。在這裡,鄉情隱現。雖然要“揮手吹掉憂傷”,但憂傷似乎又總是深埋於心底。這是漂泊的靈魂,異鄉的詩客,又是情懷滿滿的青年。杜甫“三年奔走空皮骨,信有人間行路難”,而彭志強卻是要踏著春風走向新鮮的。古今交流的詩意,以一種向新向美的意味呈獻。再如《馬蹄遠》一詩,彭志強是在草堂觀徐悲鴻的《佳人》詩意畫而創作的。在這首詩中,彭志強強化了杜詩中“倚修竹”的人物形象,並與自己聯繫起來:“如今連馬蹄聲也被秋風送遠/所以我的處境跟她差不多/只剩下水長出的竹子可以依靠了。”在這裡,詩人似有難言的寂寞與孤獨。他抒發自己的心之所隱,而又借用了杜詩的內容。在整個《丹青引》一輯的詩中,他都是呈現出這樣獨特的表達。
在詩歌語言的表達方式上,彭志強不是傳統的。他運用的不是那種在邏輯基礎上的起承轉合,不是整齊、押韻的規範化句式。但他的詩又有內在的律動,古今交匯,物我一體,思維活躍,形象生動,句式跳轉,語彙新鮮,能讓人讀得懂而又需要消化。這正是他追求陌生化而又希望接近讀者的努力。如《雕刻家:風》:“泥土裡那么肥沃的唐朝,一陣/四處奔波的風就把他吹瘦了/詩聖。手執詩句指點江山的人/不必駕馭戰馬,捏緊心中韁繩/風中的文字就是奔騰的馬/青銅下鍋,煮爛,化水。有人比照/他詩句中的身影,重塑他的瘦/這深入韻腳的瘦,是無法模仿的/比如五言,比如七言。我能模仿的/只是他踏著水浪看見雪山那種眼神。”用這樣的寫法來表現在草堂大雅堂觀杜甫雕像,確實令人感受一新。杜甫的形象,杜詩的形象,已是一種水乳交融的詩意的鮮活,而作者也身處其中,自我融入。他的詩見,他的價值判斷,他的內心感受,他的意緒與情感,渾然一體,道不盡無窮意味。這是可讀、可解而又需要一定的閱讀能力才能會心的詩句。

作品評價

詩人、《星星》詩刊主編龔學敏:草堂的事物都是有靈氣的。一直熱愛歷史與博物館的詩人彭志強,用詩歌的眼光和角度把這些有靈氣的事物打撈上來,一一分撿,然後,用現代詩的形式給後來的我們呈現出了一座美麗的紙上草堂。
人民文學獎、朱自清散文獎得主蔣藍:從《金沙物語》到《草堂物語》,詩人彭志強正在用他的“蜀地密碼·物語三部曲”構建自己的詩歌地理學。這一次,他不但要分析杜詩里那些人物、植物、動物、建築、水路、音樂的紛繁交錯,更要追蹤杜甫飄浮的蹤跡,精妙復活一個唐朝草堂的詩歌空間。從這個意義上說,彭志強就是詩歌的福爾摩斯。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草堂物語》
2016年5月
長江文藝出版社
978-7-5354-8870-1

作者簡介

彭志強,四川南充人,現居成都。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成都市作家協會副主席,成都市錦江區作家協會主席,成都市文聯全委會委員,四川省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詩歌委員會委員,第十屆全國作家代表大會代表。成都文學院簽約作家,李杜詩歌獎、北京文學獎、四川文學獎、海燕詩歌獎、全國十佳華語詩集獲得者。創作出版長篇傳記《遊俠杜甫》、杜甫詩傳《秋風破》、散文集《蜀地唐音》、詩集《二十四伎樂》《草堂物語》《金沙物語》等多部專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