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問荊(Equisetum pratense Ehrh.)是木賊科木賊屬的中型蕨類。根莖直立和橫走,節和根疏生黃棕色長毛或光滑;地上枝當年枯黃,能育枝與不育枝同期萌發,脊背部光滑,鞘齒非開張狀;葉禾桿色,形成分枝,背面有淺縱溝,孢子散後能育枝存活;孢子囊穗橢圓柱狀能育。
草問荊分布於中國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等地,日本、歐洲、北美洲等地也有分布。喜潮濕的環境,多生於海拔1400米-1900米的山地林緣、灌叢和草甸。一般繁殖方法為根莖繁殖或孢子繁殖。
草問荊全草均可入藥,味苦、性平。有活血、利尿、驅蟲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動脈粥樣硬化,小便澀痛不利,腸道寄生蟲病等症。草問荊水的提取液還有非常顯著的降壓作用和鎮靜、鎮痛作用。也可作花境配置或盆栽觀賞。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繁殖方法,主要價值,藥用價值,觀賞價值,生長習性,
形態特徵
中型蕨類。根莖直立和橫走,黑棕色,節和根疏生黃棕色長毛或光滑。地上枝當年枯黃。枝二型,能育枝與不育枝同期萌發,脊背部光滑,鞘齒非開張狀;葉禾桿色,形成分枝,背面有淺縱溝,孢子散後能育枝存活;孢子囊穗橢圓柱狀能育。能育枝高15-25厘米,中部直徑2.0-2.5毫米,節間長2.0-3.0厘米,禾稈色,最終能形成分枝,有脊10-14條,脊上光滑;鞘筒灰綠色,長約0.6厘米;鞘齒10-14枚,淡棕色,長4-6毫米,披針形,膜質,背面有淺縱溝;孢子散後能育枝能存活。不育枝高30-60厘米,中部直徑2.0-2.5毫米,節間長2.2-2.8厘米,禾稈色或灰綠色,輪生分枝多,主枝中部以下無分枝,主枝有脊14-22條,脊的背部弧形,每脊常有一行小瘤;鞘筒狹長,長約3毫米,下部灰綠色,除上部有一圈為淡棕色外,其餘部分為灰綠色,鞘背有兩條棱;鞘齒14-22枚,披針形,膜質,淡棕色但中間一線為黑棕色,宿存。側枝柔軟纖細,扁平狀,有3-4條狹而高的脊,脊的背部光滑;鞘齒不呈開張狀。孢子囊穗橢圓柱狀,長1.0-2.2厘米,直徑3-7毫米,頂端鈍,成熟時柄伸長,柄長1.7-4.5厘米。
生長環境
草問荊多生於海拔1400米-1900米的山地林緣、灌叢和草甸。
分布範圍
草問荊分布於中國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甘肅、新疆、山東、河南、湖北、湖南。日本、歐洲、北美洲有分布。
繁殖方法
草問荊一般繁殖方法為根莖繁殖或孢子繁殖。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草問荊全草均可入藥,味苦、性平。有活血、利尿、驅蟲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動脈粥樣硬化,小便澀痛不利,腸道寄生蟲病等症。草問荊水的提取液還有非常顯著的降壓作用和鎮靜、鎮痛作用。
【功效分類】活血藥;利尿藥;驅蟲藥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0克,鮮品30-60克。
【出處】《中華本草》
觀賞價值
草問荊可作花境配置或盆栽觀賞。
生長習性
草問荊喜潮濕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