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荃灣新市鎮
- 外文名稱:Tsuen Wan New Town
- 所屬地區:香港
- 面積:約2400公頃
荃灣新市鎮(Tsuen Wan New Town)是香港九個新市鎮之一。位於荃灣區東南部及葵青區大部分,包括荃灣、葵涌及青衣島。總發展面積約2400公頃。根據香港政府的預計,到...
荃灣(Tsuen Wan)為香港新界的一個地方,荃灣新市鎮及荃灣區的主要部份。荃灣古稱為淺灣,據說是因該處海灣水淺而得名,傳說南宋皇帝宋端宗曾於南逃時停駐於此地...
1981至1985年期間,荃灣區議會的管轄範圍包括整個荃灣新市鎮(荃灣、葵涌及青衣),東至金山郊野公園西面界線,南至荔景山路九華徑及荔景台,西至青龍頭嘉龍村,北至大...
香港新市鎮,自從1973年以來開始發展,已經發展了9個新市鎮(在香港政府早期文獻中),以應付香港人口的增長,並藉以分散擠迫市區內的人口,從而改善香港的居住環境。...
荃灣公園(Tsuen Wan Park)是香港一個大型公園,位於新界荃灣新市鎮南部,鄰近九廣西鐵荃灣西站及荃灣碼頭,占地4.0公頃,建於約1990年代初,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
竹林禪院是香港市中心區的最大佛寺,位於香港的新界之荃灣區,占地4公頃多。山上風光明媚,盡覽荃灣新市鎮,遠望藍巴勒海峽及青衣島。 建於1927年,位於荃灣北側的...
大埔新市鎮是香港九個新市鎮之一,位於新界大埔。二次大戰以後,大埔的人口不斷增加,1971年大埔的人口已增至六萬七千多人。1979年1月,港府宣布將大埔發展為新市鎮...
荃灣站利用情況 編輯 在荃灣線啟用初期,因綠楊新邨未建成且遠離當時位於沙咀道一帶的荃灣市中心的關係,當時荃灣站流量頗低。但隨著新市鎮的發展、車站附近多個...
計畫中的終點站荃灣西站是建於荃灣站西面荃景圍的山谷,以便未來延伸至屯門,但在《屯門新市鎮計畫》當時指出造價太高,加上乘客量及荃灣西站收地問題,故擱置有關...
元朗新市鎮是香港的其中一個新市鎮,位於香港新界西北部的元朗區,是元朗第一個新市鎮,人口約21萬,由大橋、水邊圍、雞地、水牛嶺等地方發展而成。現在也向北延伸...
北大嶼山新市鎮(英語:North Lantau New Town),是位於香港大嶼山北部的新市鎮發展計畫,範圍包括東涌和大蚝兩個山谷,及兩者之間沿岸拓展的填海土地。 由於該計畫首期...
天水圍新市鎮位於香港新界西北部的元朗區,為香港的其中一個新市鎮,也是元朗第二個新市鎮,人口約27萬。未來,天水圍新市鎮可能會和正在計畫中的洪水橋新市鎮融合...
1.妙法寺位於香港屯門新市鎮,1960年由洗塵法師及金山法師購入位於藍地的張苑開設。 “萬佛寶殿”在1973年開始重建成3層,並在1980年落成。它捨棄傳統佛寺的建築結構...
洪水橋新市鎮是香港的其中一個計畫中的新市鎮,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區西南面,大約是洪水橋的東面,天水圍新市鎮西南面,是元朗第三個新市鎮。...
1981年至1985年期間,荃灣區議會的管轄範圍包括整個荃灣新市鎮(荃灣、葵涌及青衣),東至金山郊野公園西面界線,南至荔景山路九華徑及荔景台,西至青龍頭嘉龍村,北至...
荃灣三棟屋村未建成前,曾經於大窩口附近圍海作田,還於現時大窩口邨富民樓附近建了一間草屋,稱為“老屋場”。隨著1960年代荃灣新市鎮的開發,公共房屋大窩口邨...
而隨著香港新市鎮的規劃,香港政府亦開始在新界進行大規模填海工程。1966年,為配合屯門新市鎮發展計畫,政府開始在青山灣填海。1970年代,荃灣、醉酒灣(今葵涌貨櫃碼頭...
市區以外地區建設新市鎮。70年代制定了在新界建設新市鎮的龐大計畫,預計可容納300萬人,以供疏散現有市區人口和容納至20世紀末新增人口的需要。建設中的新市鎮有荃灣...
建生邨是一個香港公共屋邨,位於香港屯門新市鎮北部,鄰近道教廟宇青松觀、青山醫院及屯門醫院,於1989年入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