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通過對荀子禮學思想的邏輯前提人之性惡,其善者偽的分析,論述了禮產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根據對禮的豐富內涵的揭示,展現了荀子禮的價值訴求;通過剖析禮與法的相互關係,論述了荀子禮治與法治相結合的國家治理原則;通過分析禮與樂的相互關係,論述了荀子美善統一的倫理思想;全書又從動態的角度探討了荀子禮的修養和教化思想,並從政治和文化兩個層面展示了荀子及其禮學思想的歷史影響。
最後,本書得出了這樣的結論;作為荀子思想的核心概念,禮即是個人安身立命的依仗,也是社會秩序得以維持的根據。它以道德的脈脈溫情安撫和收撿人心,也以法的絕對指令調整和規制秩序。以揚棄的態度梳理和分析荀子禮學思想,挖掘其有益於現代化發展的文化因子,掃除其封建性的歷史灰塵,實現傳統與現代的交流和對話,是我們對待包括荀子禮學思想在內的傳統文化的科學態度。
基本介紹
- 書名:荀子禮學思想及其當代價值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頁數:258頁
- ISBN:7010045976
- 品牌:人民出版社發行部
- 作者:高春花
- 出版日期:2004年12月1日
- 開本:32開
- 定價:20.00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導論
第一章 荀子禮學思想產生的前提
第一節 政治制度的前提
一 中國早期國家的生成特點
二 中國早期國家的管理方式
三 禮的政治化和道德化歷程
第二節 思想文化前提
一 荀子對孔子禮學思想的繼承
二 荀子對早期法家思想的吸收
三 荀子和而不同的文化批判原則
第三節 時代課題要求
一 戰國時期價值重建的時代要求
二 荀子集百家之大成的個人素質
第二章 禮的產生
第一節 禮的產和之必要性
一 先秦時期的人性論爭辯
二 禮的產生之必要性論證
第二節 禮的產生之可能性
一 人性之可以改造的特點
二 人對禮的認知判斷能力
三 人之五官在知禮中的作用
第三節 孟子與荀子人性論比較
一 孟子性善論的基本思想
二 孟子與荀子人性論之異同
第四節 荀子性惡論的價值合理性
一 揭示了戰國時期的社會矛盾
二 說明了改造人性的長期性
三 設定了禮學思想的邏輯前提
第三章 禮的價值
第一節 禮的社會理想價值
一 宗法社會的社會等差秩序要求
二 維齊非齊的社會等差觀念
三 社會等差秩序的政治合理性依據
四 社會等差秩序的哲學論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