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江鎮位於雪峰山余脈,是安化黑茶的發源地,有渠江茶鎮之稱。湖南省資江一級支流渠江流經此處,渠江支流枳木溪是最大的支流,發源於紙槽村神吉山。自然及旅遊資源豐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茶鎮渠江
- 外文名:無
- 發源地:渠江鎮
- 渠江發源地:雪峰山余脈
名片,渠江地理位置,渠江介紹,名山神吉山,相傳,自然及旅遊資源,名勝古蹟,考證,
名片
渠江鎮,是安化黑茶的發源地,而有渠江茶鎮之稱。相傳漢名稱張良在此隱居修道,製造茶片救治鄉民。漢末地方官將張良制的“張良薄片”進宮朝廷,而得“皇家薄片”之名。唐代時唐皇賜名“渠江薄片”。黑茶薄片至今已經傳承千年。
渠江地理位置
渠江是湖南省資江一級支流,源頭分別安化縣敷溪村和漵浦縣羊角山村,經渠江鎮晏家村流入安化縣境內。流經安化縣渠江鎮的晏家、城坪、升家、村毗華、大塘、連塘、紙槽、桃坪、連里、燈塔、大安、渠江13個村和漵浦縣兩江鄉、水田莊鄉5個村,在渠江村注入資江,全長約230公里。流域人口約50萬,沿途河段灌溉水田面積在20萬畝。
渠江介紹
渠江有沅大溪、枳木溪、天師溪、大倉溪、夫溪、楠木溪、城司溪、田沖溪、山門溪、婁溪、大安溪、黃茶溪等13條溪流,均屬渠江水系。
渠江屬柘溪庫區,因50年代修建柘溪水庫,先後移民5000餘人。由於淹沒損失嚴重,長期存在林糧爭地,交通閉塞等特殊困難,經濟和社會發展受到制約,茶葉、林業、藥材等產業是農民收入主要來源。湖南省渠江支流枳木溪神
名山神吉山
渠江支流枳木溪是最大的支流,發源於紙槽村神吉山,相傳神吉山是黑茶薄片宗祖——渠江皇家薄片、皇家薄片的發源地。神吉山現尚在渠江鎮紙槽村神吉組留有神仙屋場、道家學堂及廟宇遺址。神吉山是一塊未開發的旅遊勝地,這裡風光旖旎,水流甘甜清洌,咕咚之聲清雅悅耳,森林覆蓋率達80%;山系縱橫交錯,迂迴曲折。時而急流穿澗,懸瀑奔濺,含珠吐玉,轟隆叮咚之聲及於遐邇;時而平水繞林,碧波蕩漾,鱗光閃閃,霞霧生煙之狀悠然可見。經常出現高空陽光燦爛,雲霧翻騰,低空細雨濛濛的特殊景象;山高、林茂、雲多、霧重、雨密、泉清,構成了得天獨厚的生態條件,土壤肥沃,植被豐富,是茶樹生長的風水寶地。
相傳
漢代名臣張良好茶,謝官後,先雲遊天下,後帶領眾徒弟在位於雪峰山余脈的安化渠江神吉山張家沖隱居修道,因留戀這裡的奇山異水,便定居於神仙屋場,並興修廟宇、道家學堂各一座(現尚在渠江鎮紙槽村神吉組留有神仙屋場、道家學堂及廟宇遺址)。
其時,張良看到山下各處瘟疫肆虐,生靈塗炭,十室九空,便用渠江神吉山的茶葉提煉成多種形狀的茶片——後稱薄片救治鄉民。從此渠江茶名聲大振,更因薄片方便攜帶和長時間收藏,百姓皆做此茶,常飲終生無疾。“張良薄片”即“黑茶宗祖薄片”由此而得名。
漢代末期地方官員將渠江茶定為皇家貢茶,渠江“皇家薄片”由此名聲大振。
唐代時,地方官員把渠江皇家薄片獻上朝庭,皇上飲後龍顏大悅,遂賜“渠江薄片”之名。
自然及旅遊資源
渠江是安化黑茶——“皇家薄片”、“千年渠江薄片”發源地,以黑茶“宗祖薄片”、“黑茶宗祖”而著名。
安化黑茶究竟始於何時?有文字記載最早的安化黑茶是千年前“其色如鐵”的“渠江薄片”。渠江,就是現在安化縣的渠江鎮,“其色如鐵”的“渠江薄片”茶就是勤勞智慧的安化人民製作出來的早期安化黑茶。
清·光緒年問杜貴墀等修《巴陵縣誌》卷七、第2頁也有記載:“明萬曆年問,安化黑茶昔之稱蘭芽鍋青,用火焙之,統呼黑茶雲”。“渠江薄片”“渠江茶”在明及明以前就已聞名海內外。據有關專家推斷,安化黑茶在唐代已開始生產,至少有一千餘年的製作加工歷史。
名勝古蹟
渠江有與黑茶起源有關的名勝古蹟十餘處:
1桃坪村神吉黑茶宗祖古廟——渠江黑茶薄片宗祖廟
2桃坪神吉茶馬古廊
3桃坪神吉古茶園
4大倉村古杉茶馬亭
5王爺界王爺廟
6連里茶馬古亭
7連里古楓廟
8連塘茶馬古亭
9大安茶祖牌坊
10茶祖文化文昌塔等,是茶葉愛好者生態旅遊的首選。
考證
經多方考證認為,張良謝官後曾活動於雪峰山余脈的安化渠江神吉山張家沖隱居修道,研製茶片用來救治鄉民,晚年前往張家界。該研製的茶片系黑茶薄片,鄉民俗稱“張良薄片”、黑茶“渠江皇家薄片”後稱 “皇家薄片”。
張良有一墓地在今湖南張家界的青岩山。當地山水奇麗、林木清幽,是著名的風景區。據《仙釋志》記載:“張良,相傳從赤松子游。有墓在青岩山,時隱時現。”《陵墓誌》也記載:“漢留侯張良墓,在青岩山。良得黃石公書後,從赤松子游。中年在安化渠江神吉山修仙,晚年邑中天門、青岩各山,多存遺蹟。
核以史實,張良確實曾在封侯之初,便向劉邦作了“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游”的表白。
綜合上述記載,說他在渠江神吉山隱居修道、制茶,後前往景色秀美酌青岩山,死後即葬於該地,是經得起反覆考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