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炭根腐病

茶炭根腐病

表現為葉片變黃萎凋,但並不脫落。病株常突然死亡,即使在潮濕時也同樣如此。病根表面光滑,一般無菌絲,偶有少數散生的黑色斑點,以後其上產生子實體。典型的症狀是在病根的木材部有不規則形線紋,大多呈雙重線,藍黑色。將病根樹皮剝去,在木材部表面可以看到白色扇狀的菌絲體層。在發病後期,一般在根頸部形成白色氈狀子座,子座較厚,硬化後成黑色,炭質,上有同心輪紋狀溝紋。子囊殼埋生在子座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茶炭根腐病
  • 外文名:Ustulina deusta (Hoffm
  • 表現:葉片變黃萎凋
  • 類型:屬子囊菌亞門
形態特徵,發病條件,防治方法,

形態特徵

病原Ustulina deusta (Hoffm.&Fr.) Link 屬子囊菌亞門、核菌綱、球殼菌目、炭角菌科、焦菌屬、焦菌。 子座正圓形至平展型,形成墊層,後呈黑色,發脆。子囊殼散生在子座上,有短柄而突出的黑色孔口,子囊殼大,大小1.5×1mm。子囊圓柱形,壁薄,大小190~300×8~15μm,柄長50~60μm,有8個子囊孢子。側絲多,基部分枝,絲狀。子囊孢子單列,暗褐至黑色,夾橢圓形至紡錘形,兩側不對稱,頂部急尖,有1個長溝,大小26~40×6~13μm。分生孢子梗層厚0.5mm,無色至淡污褐色,狹卵形,壁光滑,大小5~9×2~3.5μm。

發病條件

病菌以菌絲體或菌索在土壤中或病根上越冬,條件適宜時長出營養菌絲通過傷口侵染根部。在茶園病根與健根接觸即可傳播。此外擔孢子可借風雨傳播。孢子從修剪的莖部侵染,後進入根部。該病病程相當長,一般侵染後經10年才顯症。 茶園殘存的樹樁及病根也會成為傳染源;樹勢衰弱、地下水位高的茶園易發病。管理粗放的老茶園發病重。

防治方法

1.在林地或果園建立茶園時,要乾淨、徹底地挖除殘存樹樁或殘根。砍伐遮陰樹、林木前先作環狀剝皮,使營養不下傳,經幾個月樹樁養分用光後,再在低於地面30cm處砍伐,防止樹樁外露。
2.發現病株馬上挖掉,再用75%十三嗎啉乳油進行土壤消毒,也可在病區四周挖隔離溝,兩年後補栽。
3.藥劑防治 在病樹基部挖一環形溝,深15~20cm,用75%十三嗎琳乳油20ml對水2000ml,把1/2藥液澆入溝內,覆土後再把余藥液灌入,隔6個月1次,共4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