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茶松村
- 行政區類別:行政村
- 地理位置: 廣東省河源市紫金縣龍窩鎮茶松村
- 著名景點:山林
- 主要農產品:青椒、荔枝、大樹鳳梨
- :
概況,建房,飲食,服飾,樣式,衣料,宗教信仰,地圖信息,
概況
茶松村貌
當地風土民情淳樸,經濟建設快速發展,氣候宜人,旅遊業發達。其歷史悠久。據考證,早在公元前10000年至4000年,東江中上游流域便有人類繁衍生息。上古時代,河源市轄區先屬沃土次州,後屬楊州。 春秋戰國時稱百越之地,屬楚
建房
茶松村
茶松村人住宅多以土木結構的瓦房為主,多建兩棟的“上三下三”平房,上下棟中間隔著天井,天井兩邊建有走廊,把上下兩棟連線起來,成為房屋的主體。主體的兩旁,接建兩槓對稱的橫屋,形成一座房子的整體。清末民初,有錢人為了防盜保家,建房時在橫屋內升起兩至三層的樓閣。建國後,小家庭不斷出現,房屋形式多改為單棟沒有橫屋的小型平房,70年代末開始,縣城有些單位和個人建起一至三層的樓房,每層三房一廳或四房一廳,並有廚房、衛生間。80年代起,縣城新建的房舍,多數是鋼筋水泥結構的兩至四層的樓房。各地也陸續出現多層樓房。
飲食
當地人主食為大米,輔以甘薯、小麥和其它雜糧。因山多林密,初期人少地多,爾後外茶松村外客民陸續遷來定居,多因水土不服,面黃肌瘦。明萬曆十八年(1590年)知縣陳榮祖教民食用熟米,去濕除寒。此後,當地多數農戶食用熟米,日吃三餐乾飯,部分兩乾一稀。民國後吃熟米的農戶逐步減少。80年代起,吃熟米的人家不多了,吃雜糧的農戶也少了,縣城多數人家早上吃麵包、稀飯等小食品。一日三餐的佐食品,多以蔬菜為主。蔬菜品種繁多,有蘿蔔、青菜、白菜、大蒜、苦瓜、豆角等幾十種,還有豆類複製、蔬菜曬乾和醃製品等。肉食以豬肉為主,牛肉、雞鴨次之。魚肉,因其是山區,一些沿江地區的人多吃,其它地區的人少吃。但當地縣人都普遍喜歡食鹹魚,一般常餐都有。建國前,人民生活艱苦,食肉不易。建國後,人民生活普遍改善,食肉量大增。
服飾
樣式
明、清時期,男女都穿大襟衫,肥腰褲(俗稱便褲)。女衫比男衫長(過膝),袖口和襟邊鑲上另一顏色的布料。老人多穿長衫,有地位的人穿馬褂,有功名的人穿蟒袍。民國初年,男人多改穿對襟衫。五四運動後,女人穿的大襟衫開始減短,學校女生開始穿短衫短裙。北伐時期,公務員、教師多穿中山裝。民國20年(1931年)起,規定國中生和小學生全部穿童子軍裝,高中生穿軍裝。建國初,列寧裝風行一時,女人開始穿對襟衫和西裝褲。稍後,幹部裝、青年裝、學生裝,相繼盛行,長衫、大襟衫幾乎絕跡。80年代開始,服裝款式繁多,夏天男穿恤衫、西裝褲,女穿機制短袖衫和西裝褲或短裙,冬天流行穿西裝。
衣料
明、清時期,冬衣多是土機織的土布、粗布,夏衣多是苧麻織的夏布。民國初年,機織布由興寧輸入紫金縣,開始有人用西街烏、西街藍、竹橋白、軟藍等做衣料。五四運動以後,國產的各種夾紗、斜布、竹紗、府綢、葛布等成為縣人的主要衣料,香園紗、雜絨也為有錢人所喜用。抗日戰爭結束後,陰丹士林布風靡全縣,士林藍、士林烏、純藍布為當時人們唯一的衣料。建國後,普遍用士林藍、白竹紗、白府綢、華達呢、線卡等做衣料,女人和小孩開始用花布做衫。70年代,晴綸、的確涼、的確卡成為人們喜穿樂用的衣料。80年代,做西裝和大衣多採用毛呢。
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
當地大多數人信奉佛教,善男信女,逢年過節都前往佛寺庵堂進香,祈求菩薩保佑。
解放後,所有的僧人蓄髮還俗,參加土改分田,另謀職業。寺廟庵堂的神像被廢,房舍有的因年久失修坍塌,有的被拆除、改建成其它建築物,現僅剩廣成庵、紫金庵等幾座破廟。
本縣還有有耶穌基督教的崇貞會和安息日會兩個教派
解放後,所有的僧人蓄髮還俗,參加土改分田,另謀職業。寺廟庵堂的神像被廢,房舍有的因年久失修坍塌,有的被拆除、改建成其它建築物,現僅剩廣成庵、紫金庵等幾座破廟。
本縣還有有耶穌基督教的崇貞會和安息日會兩個教派
地圖信息
地址:河源市紫金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