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稱“茶園公仔,要畫前不顧背底。”一語道出了茶園公仔的特徵及其獨特風貌,茶園公仔因是用泥模印出來的,故背後是平的,而前面像經過雕刻一樣,手工精細,並塗以精美的色彩,故有此一說。
茶園公仔本出自茶山,又為何不叫茶山公仔,要稱“茶園公仔”呢?原來早在南北朝梁武帝時期,民間好佛,在鐵爐嶺{現在茶山公安分局和糧食管理所處}建有雁塔寺,僧人沿山種茶,並分派給各鄉鄰,故茶山之名由此得也。茶山又名茶園,又稱茶山寨,過去寨中年為抵禦土匪,建有紅石磚牆,設有四個城門和三個小門,還有護城河圍繞。寨內有三山六嶺,十八口魚塘,七井八廟。茶山分為十三坊,寨內分九個,寨外四個。茶園,又有上、下茶園之分,在寒溪河上游{寨外}的上元村,稱上茶園,下游的茶山圩,稱下茶園,茶園實則指茶山圩。舊時茶園逢農曆的二、五、八為其圩期,附近四鄉五鄰,把土特產和農副產品拿到圩上出售,現在有些農村的老人,把到茶山趁圩,也習慣稱為“去茶園”。
簡介,歷史,公仔特色,製作技藝,模型來源,
簡介
茶山寨有十多個姓的自然村落,在茶山流傳有一首歌謠:“來到茶山不見茶,只見陶洪柳陸家。袁林衛葉初抽蕊,歐濮岑彭未發芽。”道出了茶山早期姓氏的概況。因生產加工泥公仔的人,主要住在上、下茶園,故茶園公仔也由此而得名。
歷史
茶園公仔起源於何時,已無從稽考,為何有茶園公仔呢?這要從珠江三角洲一帶的民風說起。舊社會,珠三角一帶尤其是東莞,凡生了男孩的家庭,不論貧富,必須要在明年的正月十五前,為孩子舉行“開燈”儀式,這個儀式,是族中始祖傳下來的,慢慢地形成了習俗,這一習俗在珠江三角洲流行非常之廣。
開燈這一習俗始於何時也無可考,據熟悉當地文史的陳雪軒老師談到,應有幾百年歷史,估計不會遲於明代。
公仔特色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古舊時代這一節日很隆重,為歡慶這一節日,搭起彩棚,掛起各式花燈,入夜時分,各處燃點起各式各樣的花燈,有如火樹銀花,盡顯太平盛世,任人觀賞。為賞燈飾,遊人如織,盡情歡樂。開燈習俗應是從這一古代元宵節演變而來的。
因珠江三角洲一帶的先民,絕大部分是南宋時期或以後的中原移民,因而保留了很多中原的文化和習俗,他們帶來了慶祝元宵節的習俗。此外,有些生了男孩的人家,把元宵節結合起來加以慶祝,使場面更加熱鬧。而遷居茶山的先民,或許有些是泥塑藝人,在他們生了男孩後,別出心裁地塑些泥公仔來擺放,饋贈親朋好友,以增添喜慶氣氛。鄉鄰覺得好玩,意頭也非常之好,於是互相仿效,漸成風氣。由於此風由近而遠,一直傳播到整個珠江三角洲,或以外更遠的地方。又由於茶山比鄰港澳,海內外親友經常帶一些出去,作為手信贈與親友,致使茶園公仔更名揚海內外。
由於開燈儀式,必須要在豎年的正月十五前舉行。從每年農曆十二月中旬開始,就會有很多人來茶山採購茶園公仔,採購的高峰期為春節的三天。在此期間,恰逢春節,紅男綠女,衣香鬢影,絡繹不絕,挨肩靠背,拿著扁擔,提著籮筐,整條街都是買賣泥公仔的,到處是大山大海,更顯得街狹巷小,好不熱鬧。
在出售公仔的地方,人們為了記住它,冠以它實名,稱為“公仔街”{即現在在茶山圩潔淨路的後段}。
開燈的人家,一定要賣多套“四兄弟”回去,除了家中要擺一套外,族中祠堂也要擺,有些,還要送給親好友,“四兄弟”是大宗貨。因一是取其開枝發葉,人丁興旺之兆,而是取其團結友愛,互相扶持之意,“送燈頭”時就有了它的意義,故“四兄弟”一定不能少的。
製作技藝
十五結燈時,族中的理事還會組織一些小童,手拿俗稱“鹹魚公仔”的泥公仔,跟隨喃巫佬,奏著樂曲,送到婚後未育的家庭中去,祝其家中早生貴子,添丁發財,這叫做“送燈頭”。家中少婦要親自出來迎接,有些頑童會趁機用茶水潑濕少婦的衣褲,起鬨笑曰“細蚊仔,瀨尿啦。”取其兆頭,主人會滿心歡喜,會千多謝,萬多謝。
茶園公仔可分為五個級別,一極品:立體配套,精工彩繪,穿著真絲綢衣,用玻璃罩罩住。二極品:亦是精工彩繪,但不穿真衣,價格較一極品便宜,一般人家也可以買回家中擺放。三極品:一般彩繪,可配套或不配套。四極品:是一般彩繪,平放的配套像,每套四個,統一格式,俗稱“四兄弟”{劉備、關公、張飛、趙雲}。五極品:比四極品要細小,單個不配套,平放,一般會做些如“天妃送子”、“狀元及第”、“醒獅迎春”……等等。其次,會做些俗語稱“鹹魚公仔”,其規格小如食指,言其賤如鹹魚仔,這產品稍微染上珠紅色,不用彩繪,是為派街坊而準備的{正月,有些盲人上門唱歌乞討,待唱完歌后,主任給米或錢時,盲人會送上一對“鹹魚公仔”作為答謝},現已沒有生產了。茶園公仔的生產,不是捏塑,而是用一個泥模印製出來的。它的生產過程主要有:練泥、上模、彩繪。
練泥:泥是從河涌中採回來的,但采泥也有考究,面上一層不能要,有砂質的也不能要。泥採回後,可露天放在空曠處,讓其自然風乾堆漚,待其堆漚到一定時間才能用。練泥時,先把泥敲碎,過篩,再用水調好,用木製大槌奮力敲打,把泥敲打到有一定的堅韌才可上泥模。否則,乾後就會產生裂痕,有裂痕就是廢品,不能用,就要從新打碎備用,故練泥是關鍵的一環。
上模:上模,是第二個工序。泥塊要根據泥模的大小拿捏準確,用雙手的拇指,把泥塊在模具的四周壓實,不要留有任何空隙,否則,就會出次品。壓好後把泥塊倒出,這樣就成了泥公仔的胚形,裝竹腳,待其陰乾後上色。有多少品種的泥公仔,就要有多少個泥模,泥模印的多了,會有損壞,印出來的公仔就會模糊不清。這樣必須要重新起模,因其要重新用泥捏和雕刻過,通常一般人是起不了模的,高手起出的模又清晰又耐用。
上色:上色,即彩繪,是最後一道工序,非重要部位上色時,一般由婦女、兒童動筆,重要部分,如面部,盔甲,衣飾等,非由高手親自繪畫不可。精品的上色,還要用雞蛋清作敷料,這樣的公仔才會光艷奪目,熠熠生輝。
模型來源
茶園公仔,絕大部分是取材於戲劇中的歷史、神話人物,生產者都非常熟悉這些人物的臉譜,隨便都可以畫出來。茶山還流傳著這樣的一個故事,舊社會,鄉下做大戲{粵語}時,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演員如此化錯妝或演出程式出錯時,劇團就要受罰,要無償加演一台戲。有一次,某個劇團的丑角不相信茶山人會這么利害,化錯或化漏妝都會看得出來,就和班主商量,決定試一試,是否真與假,化妝時,故意漏畫一筆。
結果,當鼓樂聲一響,輪到醜生上台表演,他剛一露出,台下“噓”聲四起,香蕉皮、花生殼、瓜子殼已砸到戲台上,戲也無法再演下去,班主不得不走到台前向觀眾致歉,並講明原因,甘願受罰,戲才能繼續演下去。
以後,凡到茶山演戲的劇團,再也不敢欺台,這或許是茶山民眾太熟悉劇情和臉譜之故吧。
茶園泥公仔在發展過程中,歷代都有不少泥塑高手,在五、六十年代,茶山泥公仔就出現過幾個高手。林布(公仔布)、林穩、林權等,六十年代初,在開展階級教育時,他們在茶山衛屋祠堂、葉祠,分別塑膠]出一組組,神采栩栩,神態逼真的人物。在縣城農業展覽館,更塑出道窖劉發如為原型的泥塑群像,作為東莞現階段鬥爭教育的主題進行展出,他們的高超技藝,博得幹部和民眾的好評。
另外,他們還為臨近的寺廟塑制過不少神像,現在茶山東嶽廟內的東嶽大帝也是由他們的後人塑制的。
茶園公仔,在東莞市曾經有過光輝的一頁,但隨著社會的進步,歲月的流逝,茶園公仔也由興盛初步走向衰落,甚至消亡。泥公仔,作為茶山的傳統手工業,由於效益低下,也由於現代科技日新月異,層出不窮,因其利潤低微,老一代已逝,年輕人也不願意繼續做,現在,只剩下二、三戶人在艱難的維持著,極待仁人智者和有識之士,對其進行挽救,不讓其劃上終止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