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威格中短篇小說敘事研究》是2012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晏。
基本介紹
- 書名:茨威格中短篇小說敘事研究
- 作者:張晏
- ISBN:9787020087631
- 頁數:249頁
- 定價:28.00元
-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年4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32
- 叢書名:阿波羅文叢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介紹,編輯推薦,作者簡介,目錄,文摘,
內容介紹
《茨威格中短篇小說敘事研究》先以時間順序為縱軸,選取各個時期的四篇代表作予以分析;再在橫軸上按照四個主題——心理表現、自殺,空間描寫及女性形象來概括出茨威格在心理分析、敘事框架、情節安排和人物描寫方面的特點。最後對比了傳奇作品、人物傳記這兩類作品的敘事技巧。
編輯推薦
《茨威格中短篇小說敘事研究》藉助西方敘事學的概念和研究方法探討茨威格中短篇小說的敘事技巧,梳理了情節、敘述者、聚焦、人物、敘事與時間等概念的起源、發展歷史和不同派別,界定了文本分析中的定義與方法。
作者簡介
張晏,女,1973年生,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德語教師。1995年西安外國語大學本科畢業後在山東大學擔任德語教師。1998年在德國紐倫堡大學進修一年。2001年至2008年在北京外國語大學德語系攻讀研究生,獲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奧地利文學。2007年赴奧地利薩爾茨堡大學撰寫博士論文。翻譯作品有《約翰·施特勞斯》、《英格博格·巴赫曼作品全集》、彼得·漢特克長篇小說《推銷員》等,並在《西外教學》等專業雜誌上發表論文數篇。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茨威格作品的接受與研究現狀
第一節 茨威格在德語國家的接受與研究現狀
第二節 茨威格在中國的接受與研究現狀
第二章 西方敘事理論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故事”與“話語”的二分法
第三節 情節
第四節 敘述者
一、隱含作者
二、敘述者類別
第五節 聚焦
第六節 人物
第七節 敘事與時間
第三章 茨威格中短篇小說敘事技巧
第一節 茨威格寫作歷程概述
第二節 四部代表作中的敘事技巧
一、故事人物視角——《家庭女教師》
二、書信體小說敘事特色——《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三、經驗視角與回顧視角——《感情的混亂》
四、多層框架敘事結構——《象棋的故事》
第三節 敘事與主題
一、心理表現
二、自殺
三、空間描寫在敘事中的作用
四、女性形象
第四章 傳說與傳記中的敘事技巧
第一節 傳說
一、《燭台記》
二、《永恆的兄弟的眼睛》
三、茨威格與猶太文化
第二節 傳記
一、歷史傳記與文學傳記
二、與中短篇小說的共性
三、與中短篇小說不同的敘事特色
第五章 結束語
附錄
史蒂芬·茨威格年譜
參考文獻
德文參考文獻
中文參考文獻
後記
第一章 茨威格作品的接受與研究現狀
第一節 茨威格在德語國家的接受與研究現狀
第二節 茨威格在中國的接受與研究現狀
第二章 西方敘事理論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故事”與“話語”的二分法
第三節 情節
第四節 敘述者
一、隱含作者
二、敘述者類別
第五節 聚焦
第六節 人物
第七節 敘事與時間
第三章 茨威格中短篇小說敘事技巧
第一節 茨威格寫作歷程概述
第二節 四部代表作中的敘事技巧
一、故事人物視角——《家庭女教師》
二、書信體小說敘事特色——《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
三、經驗視角與回顧視角——《感情的混亂》
四、多層框架敘事結構——《象棋的故事》
第三節 敘事與主題
一、心理表現
二、自殺
三、空間描寫在敘事中的作用
四、女性形象
第四章 傳說與傳記中的敘事技巧
第一節 傳說
一、《燭台記》
二、《永恆的兄弟的眼睛》
三、茨威格與猶太文化
第二節 傳記
一、歷史傳記與文學傳記
二、與中短篇小說的共性
三、與中短篇小說不同的敘事特色
第五章 結束語
附錄
史蒂芬·茨威格年譜
參考文獻
德文參考文獻
中文參考文獻
後記
文摘
第一章 茨威格作品的接受與研究現狀
第一節 茨威格在德語國家的接受與研究現狀
茨威格的“文學榮譽達到地球上的最後一個角落,……也許自伊拉斯謨以來沒有一個作家像史蒂芬·茨威格這樣著名”。儘管茨威格的作品在國外非常受歡迎,世界各地都有他的忠實讀者,但是在德語文學評論界卻遭受了很不公正的待遇,因為其作品表現的主題大多數是情慾和幽暗隱秘的內心世界,因此他被很多評論家貶低為“通俗作家”,批評他的作品缺乏必要的思想深度和哲學維度。他作品中採用的別具一格的敘事方式,對於讀者來說十分有吸引力,可是也被批評為過分炫耀技巧,有譁眾取寵之嫌。就像有著相同遭遇的傳記作家埃米爾·路德維希(Emil Ludwig)所說的那樣:“茨威格和我,我們多年以來在國外備受讚譽,可是在自己的家鄉卻飽受責難。”
其實茨威格在世時就已享受過成功帶來的喜悅,他成名甚早,剛滿十九歲就因為發表了詩集《銀鉉集》而受到評論界的好評,就連當時業已成名的奧地利著名詩人里爾克也十分欣賞茨威格的詩歌並回贈給茨威格一本自己的詩集。“一戰”期間,他根據《聖經·舊約》中先知題材創作的反戰戲劇《耶利米》首先在中立國瑞士演出成功後又在各地巡演,備受批評界的關注。從“一戰”結束到“二戰”爆發之問的和平歲月里,茨威格筆耕不輟,創作了不少優秀的作品,引起了很大的反響,讓他品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就像他在傳記作品《昨日的世界》中描述的那樣:“在那幾年中有一位客人來到我家,並友好地留了下來,那是我從未期待過的客人——我的成就。”特別是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發表的一系列中短篇小說,如鏈條小說集《馬來狂人》、《感情的混亂》和傳記作品《三大師》,更為他贏得了國際聲譽,使他成為這一時期最為成功的德語作家,也是萊比錫島嶼出版社發行量最大的作家。可是隨著希特勒上台,他的作品便因為他的猶太人身份而被焚燒和禁止。在1942年自殺去世之後,他也漸漸被人遺忘。從五十年代直到八十年代,幾乎沒有哪家出版社有興趣重新出版他的作品。直到1981年,在茨威格的接受史上才出現了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在茨威格誕辰100周年之際,島嶼出版社將茨威格尚未發表過的作品進行整理,相繼出版了茨威格日記與長篇小說《富貴夢》、《克拉麗莎》以及茨威格與羅曼·羅蘭通信集,在讀者當中引起了廣泛關注,一輪新的茨威格熱潮才又重新開始。但是,儘管普通讀者重新發現了茨威格作品的魅力,德語文學評論界卻始終沒有形成系統研究茨威格作品的風氣。在一向注重慶祝作家誕辰或忌日的德語文學圈內,茨威格誕辰100周年的慶祝活動卻甚為蕭索,評論界的反應也十分冷淡。
第一節 茨威格在德語國家的接受與研究現狀
茨威格的“文學榮譽達到地球上的最後一個角落,……也許自伊拉斯謨以來沒有一個作家像史蒂芬·茨威格這樣著名”。儘管茨威格的作品在國外非常受歡迎,世界各地都有他的忠實讀者,但是在德語文學評論界卻遭受了很不公正的待遇,因為其作品表現的主題大多數是情慾和幽暗隱秘的內心世界,因此他被很多評論家貶低為“通俗作家”,批評他的作品缺乏必要的思想深度和哲學維度。他作品中採用的別具一格的敘事方式,對於讀者來說十分有吸引力,可是也被批評為過分炫耀技巧,有譁眾取寵之嫌。就像有著相同遭遇的傳記作家埃米爾·路德維希(Emil Ludwig)所說的那樣:“茨威格和我,我們多年以來在國外備受讚譽,可是在自己的家鄉卻飽受責難。”
其實茨威格在世時就已享受過成功帶來的喜悅,他成名甚早,剛滿十九歲就因為發表了詩集《銀鉉集》而受到評論界的好評,就連當時業已成名的奧地利著名詩人里爾克也十分欣賞茨威格的詩歌並回贈給茨威格一本自己的詩集。“一戰”期間,他根據《聖經·舊約》中先知題材創作的反戰戲劇《耶利米》首先在中立國瑞士演出成功後又在各地巡演,備受批評界的關注。從“一戰”結束到“二戰”爆發之問的和平歲月里,茨威格筆耕不輟,創作了不少優秀的作品,引起了很大的反響,讓他品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就像他在傳記作品《昨日的世界》中描述的那樣:“在那幾年中有一位客人來到我家,並友好地留了下來,那是我從未期待過的客人——我的成就。”特別是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發表的一系列中短篇小說,如鏈條小說集《馬來狂人》、《感情的混亂》和傳記作品《三大師》,更為他贏得了國際聲譽,使他成為這一時期最為成功的德語作家,也是萊比錫島嶼出版社發行量最大的作家。可是隨著希特勒上台,他的作品便因為他的猶太人身份而被焚燒和禁止。在1942年自殺去世之後,他也漸漸被人遺忘。從五十年代直到八十年代,幾乎沒有哪家出版社有興趣重新出版他的作品。直到1981年,在茨威格的接受史上才出現了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在茨威格誕辰100周年之際,島嶼出版社將茨威格尚未發表過的作品進行整理,相繼出版了茨威格日記與長篇小說《富貴夢》、《克拉麗莎》以及茨威格與羅曼·羅蘭通信集,在讀者當中引起了廣泛關注,一輪新的茨威格熱潮才又重新開始。但是,儘管普通讀者重新發現了茨威格作品的魅力,德語文學評論界卻始終沒有形成系統研究茨威格作品的風氣。在一向注重慶祝作家誕辰或忌日的德語文學圈內,茨威格誕辰100周年的慶祝活動卻甚為蕭索,評論界的反應也十分冷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