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城病是牛的一種急性、熱性、病毒性的傳染病,其特徵是突發高熱、咽喉麻痹、關節疼痛性腫脹。
本病除在日本最先發生流行外,以後在朝鮮半島、美國、加拿大、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菲律賓也有發生。美國除牛以外,綿羊和鹿也可發生感染。
病原 本病病原為茨城病病毒(Ibaraki
vires),屬於呼吸腸孤病毒科(Reoviridae)、環狀病毒屬(Orbivims)。病毒粒子呈球形或圓形,內含雙股RNA,無囊膜。病毒結構基因產物含群特異抗原和型特異抗原。
本病毒經卵黃囊接種雞胚(在33.5ºC孵化)易生長繁殖並致死雞胚;腦內接種乳鼠,可發生致死性腦炎。病毒可在牛、綿羊和倉鼠腎的原代細胞和傳代細胞上繁殖並產生細胞病變。
流行病學
病牛和帶毒牛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本病的季節發生及地理分布,與氣候條件以及節肢動物的傳遞密切相關。本病毒是由庫蠓
(Culicoides)傳播的。1歲以下牛一般不發病。在日本肉牛比奶牛發病多、病情也較重。如取急性發熱期病牛血液靜脈接種易感牛,可發生與自然病例相似的疾病。
症狀
人工接種的潛伏期為3~5d突然發高熱,體溫升高40ºC以上,持續2~3d,少數可達7~10d。發熱時伴有精神沉鬱,厭食,反芻停止,流淚,流泡沫樣口涎、結膜充血,水腫,白細胞數減少。病情多輕微,2~3d完全恢復健康。部分牛在口腔、鼻黏膜、鼻鏡和唇上發生糜爛或潰瘍,易出血。病牛腿部常有疼痛性的關節腫脹。發病率一般為20%~30%,其中20%~30%病牛呈咽喉麻痹,吞咽困難。由於飲水逆出,而呈明顯的缺水;常發生吸人性肺炎。蹄冠部、乳房、外陰部可見淺的潰瘍。
病變
死亡病牛屍表可見到黏膜充血、糜爛等病變。第四胃變化明顯,出現黏膜充血、出血、水腫,有時由於從黏膜到漿膜出現水腫而致胃壁增厚。組織學變化:引起吞咽障礙的病例,食管從漿膜到肌層見有出血和水腫,死亡病例的食管橫紋肌形成無構造的玻璃樣變,在該部有成纖維細胞、淋巴細胞、組織細胞增生,咽喉頭、舌也發生出血,橫紋肌壞死,另外,在肝臟也可發生出血和灶狀壞死,以及網狀內皮細胞的活化等。
診斷
根據流行季節、臨床表現等情況,不難作出初步診斷,但確診仍需分離病毒。分離病毒材料,以發病初期的血液為宜。在剖檢病例,以脾、淋巴結為適宜,細胞培養可用牛腎細胞、BHK或HmLu-1傳代細胞,盲傳3代,出現細胞病變。用已知陽性血清作中和試驗來鑑定,或用已知病毒與急性期及恢復期血清作雙份血清中和試驗進行鑑定。也可用補體結合試驗、瓊脂擴散試驗、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等進行診斷。
本病的流行季節、臨床表現與牛流行熱、牛傳染性鼻氣管炎、牛藍舌病等有很多相似之處,應注意區別。
防制
患畜只要沒有發生吞咽障礙,預後一般良好。發生吞咽障礙的,由於嚴重缺水和誤咽性肺炎,可造成死亡,這是淘汰的主要原因。因此,補充水分和防止誤咽是治療的重點。為此,可使用胃導管或左肷部插入套管針的方法補充水分。也可經此注人生理鹽水或林格氏液(可加入葡萄糖、維生素、強心劑等)。
在日本採用雞胚化弱毒凍乾疫苗來預防本病的發生。在無本病發生的國家和地區,重點是加強進口檢疫,防止引入病牛和帶毒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