莤堇菜(學名:Viola phalacrocarpa)為堇菜科堇菜屬的植物。分布在日本、俄羅斯、朝鮮以及中國大陸的河南、內蒙古、山東、黑龍江、湖北、吉林、陝西、河北、甘肅、遼寧、山西、湖南、四川、寧夏等地,生長於海拔700米至2,200米的地區,常生長在向陽山坡草地、灌叢和林緣。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無地上莖,高6-17厘米,花期較低矮,果期顯著增高。
根狀莖短粗,被白色鱗片,垂直,長3-10毫米,生2至數條根;根較粗而長,不分枝,黃褐色,長可達18厘米;
葉均基生,蓮座狀,葉片最下方者常呈圓形,其餘葉片呈卵形或卵圓形,長1.5-4.5厘米,寬1.2-2.5厘米,果期長6-7厘米,寬5.5-6厘米,先端鈍或稍尖,邊緣具低而平的圓齒,基部稍呈心形但果期通常呈深心形,兩面散生或密被 (通常在花期的幼葉上) 白色短毛,下面有時稍帶淡紫色;葉柄長而細,長4-13厘米,上部具明顯的翅,幼時密被短毛,後漸稀疏;托葉外圍者呈膜質,蒼白色,無葉片,內部者淡綠色,1/2以上與葉柄合生,離生部分披針形或狹披針形,先端長漸尖,邊緣疏生短流蘇狀細齒。
花紫紅色,有深紫色條紋;花梗細弱,通常超出於葉或與葉近等長,被短毛,稀無毛,中部以上有2枚線形小苞片;萼片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連附屬物長6-7毫米,先端尖,具狹膜質緣,基部附屬物長1-2毫米,末端鈍圓或截形,通常具不整齊的淺牙齒,密生或疏生短毛及緣毛;上方花瓣倒卵形,長11-13毫米,寬約6-7毫米,先端常具波狀凹缺,側方花瓣長圓狀倒卵形,長11-13毫米,寬5-6毫米,裡面基部有明顯的長鬚毛,下方花瓣連距長1.7-2.2毫米,先端具微凹;距細管狀,長6-9毫米,粗1-1.8毫米,直或稍向上彎,末端圓,有時疏生細毛;雄蕊5,藥隔頂端附屬物長約1.5毫米,花葯長約2毫米,下方2個雄蕊背方具細長之距,距長6-7毫米,粗0.3-0.4毫米;子房卵球形,密被短柔毛,花柱棍棒狀,基部膝曲,向上部明顯增粗,柱頭兩側及背部明顯增厚成直伸或平展的緣邊,前方具較粗的短喙,柱頭孔較粗。
蒴果橢圓形,長6-8毫米,幼果密被短粗毛,成熟時毛漸變稀疏。
種子卵球形,紅棕色,長約1.5毫米,直徑約1毫米。
花果期4月下旬至9月。
本種全體被短毛;葉片通常卵形,基部微心形或圓形,子房及幼果密被短毛,蒴果通常疏生短毛故較易辨認。但在果期,蒴果上幾乎近於無毛時常常易與早開堇菜 V. prionanthaBunge 相混淆,不過前者葉片及花梗和萼片附屬物上均有明顯的短毛可以區別。
分布範圍
產黑龍江東南部、吉林東部、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寧夏、甘肅東部、山東、河南、湖北、湖南、四川。
生於向陽山坡草地、灌叢及林緣等處。
朝鮮、日本及蘇聯遠東地區有分布。
模式標本采自黑龍江西岸 Gavma 河河口處。
主要價值
全草供藥用,能清熱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