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草山自然村位於雲南省保山市昌寧縣柯街鎮東部,含茅草山、阿羊地、兩個村民小組。屬於高寒山區,土地貧瘠,土石流滑坡嚴重,距離村委會3.5公里。
基本介紹
村情概況,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基礎設施,農村經濟,
村情概況
雲南省保山昌寧縣柯街鎮玉地里村茅草山自然村,有國土面積1.96平方公里,海拔1893米,年平均氣溫15.3℃,年降雨量1450毫米,適宜種植烤菸、甘蔗、茶葉、雞蛋果、油桃、板栗、泡核桃及各種糧食作物。有農戶59戶,有鄉村人口236人,其中男性122人,女性114人,有勞力136人,漢族為主,少數民族1人。其中農業人口236人,勞動力136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30人。該村主要產業以種糧、烤菸、甘蔗、茶葉、核桃、畜牧業、林業為經濟骨幹產業,主產業全自然村銷售總收入5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59.2%。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8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994元。屬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和畜牧業為主。 該自然村科技文化含量較低,土地貧瘠,一時難以擺脫貧困面貌。該村今後發展思路和重點:大力發展泡核桃和烤菸,以短養長,以長補短,大力發展養殖業和種植業。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81.65畝(其中:田53.00畝,地228.65畝),人均耕地1.19畝,主要種植糧食等作物;擁有林地1500.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219.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5.14畝,主要種植5等經濟林果; 其他面積868.00畝。
基礎設施
該自然村截止2009年底,已基本實現水通、電通、路通和電話、電視通。但是該村由於地勢複雜,土石流滑坡嚴重,公路隨時被自然災害損毀,公路還沒有硬化,距離最近的柯街車站和柯街集貿市場19公里。全村共有拖拉機1輛,有機車46輛。裝有太陽能4戶,建有小水窖19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10畝。 該村到2009年底,農戶住房有磚(鋼)混結構房屋的農戶數3戶,磚木結構10戶,土木結構43戶的居住房屋。該自然村小學生就讀到玉地里村完小,中學生就讀到柯街中學,距國小校3.5公里,距中學19公里,本自然村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3.5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9公里。該自然村道路設施較差,五荒六月交通造成特大困難,土地貧瘠,一時難以擺脫貧困面貌。該村今後發展思路和重點搞好道路建設,加大科技宣傳力度和文化教育,推進整個自然村發展。
農村經濟
該村耕地281.65畝,有其它地868畝,在常用耕地當中水田53畝,旱地228.65畝,人均占有常用耕地1.19畝。有林地1500畝,其中經濟林1219畝,主要種植泡核桃、板栗等。該村主要產業以種糧、烤菸、甘蔗、茶葉、核桃、畜牧業、林業為經濟骨幹產業,主產業全自然村銷售總收入5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59.2%。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8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0萬,畜牧業收入20萬,出欄肉豬901頭,肉牛45頭)林業收入12萬元,占總收入的14.3%;第二、三產業收入9萬元,占總收入的10.7%;工資性收入1.00萬元,占總收入的1.2%;其中常年外出務工收入0.25萬元,其他收入7.71萬元,主要收入以烤菸、甘蔗、茶葉、核桃、畜牧業、林業為主。 自然村村務公開主要以黑板報和會議方式公開,到2009年底,該村簽訂農業承包契約59份,農村承包耕地281.65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開展一事一議籌資籌勞。農村財務實行自行或代行管理,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定期以張貼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進行公開。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糧、蔗、煙,主要銷售往本縣。2011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0.00萬元,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烤菸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糧、蔗、煙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60戶,共鄉村人口232人,其中男性118人,女性114人。其中農業人口232人,勞動力138人。 到2011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56;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28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3.5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9.00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35戶。
基礎設施
該自然村截止2009年底,已基本實現水通、電通、路通和電話、電視通。但是該村由於地勢複雜,土石流滑坡嚴重,公路隨時被自然災害損毀,公路還沒有硬化,距離最近的柯街車站和柯街集貿市場19公里。全村共有拖拉機1輛,有機車46輛。裝有太陽能4戶,建有小水窖19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10畝。 該村到2009年底,農戶住房有磚(鋼)混結構房屋的農戶數3戶,磚木結構10戶,土木結構43戶的居住房屋。該自然村小學生就讀到玉地里村完小,中學生就讀到柯街中學,距國小校3.5公里,距中學19公里,本自然村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3.5公里,距離鎮衛生院19公里。該自然村道路設施較差,五荒六月交通造成特大困難,土地貧瘠,一時難以擺脫貧困面貌。該村今後發展思路和重點搞好道路建設,加大科技宣傳力度和文化教育,推進整個自然村發展。
農村經濟
該村耕地281.65畝,有其它地868畝,在常用耕地當中水田53畝,旱地228.65畝,人均占有常用耕地1.19畝。有林地1500畝,其中經濟林1219畝,主要種植泡核桃、板栗等。該村主要產業以種糧、烤菸、甘蔗、茶葉、核桃、畜牧業、林業為經濟骨幹產業,主產業全自然村銷售總收入5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59.2%。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8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0萬,畜牧業收入20萬,出欄肉豬901頭,肉牛45頭)林業收入12萬元,占總收入的14.3%;第二、三產業收入9萬元,占總收入的10.7%;工資性收入1.00萬元,占總收入的1.2%;其中常年外出務工收入0.25萬元,其他收入7.71萬元,主要收入以烤菸、甘蔗、茶葉、核桃、畜牧業、林業為主。 自然村村務公開主要以黑板報和會議方式公開,到2009年底,該村簽訂農業承包契約59份,農村承包耕地281.65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開展一事一議籌資籌勞。農村財務實行自行或代行管理,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定期以張貼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進行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