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廬集

《茅廬集》是印度詩人泰戈爾創作的一部詩集。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茅廬集
  • 文學體裁:詩集
  • 作者:【印度】泰戈爾
  • 首版時間:1936年
內容簡介,創作背景,作品鑑賞,作品主題,藝術特色,作者簡介,
《茅廬集》共選詩21首。在這些詩篇里,泰戈爾突破了中年的神秘主義思想:果斷地告別了往昔,面向現實、走向生活,謳歌自然,讚頌大地,向住和追求人間真情,傾慕具有革命思想的人。
《茅廬集》中的詩篇記述了詩人心靈歷程,反映了泰戈爾所走過的一條艱苦、曲折而又奮發前進的創作道路。在詩中,詩人的失敗與成功,苦惱與歡愉,都得到了生動而又具體的反映。
《茅廬集》是泰戈爾晚年創作的一部抒情詩集。1936年,這位印度人民詩人在七十五歲高齡之際仍然以旺盛的精力從事文學創作,有時一天一首,有時一天兩首,在短短的時間裡就完成了這部詩集。
儘管詩人已到耄耋之年,可是隨著時代前進與社會發展,泰戈爾反倒朝氣蓬勃,青春煥發。在國內外的大好革命鬥爭形勢影響下,詩人結束了半退隱的生活,又投身到社會活動中去。特別是1930年訪向蘇聯以後,他的思想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可以這樣說,《茅廬集》是泰戈爾晚年思想發生重大變化的一個標誌。
《茅廬集》中第一首詩題名為《致瑪哈蘭娜皮斯夫人》。這首詩以第一人稱方式敘述了詩人晚年一段回歸自然的生活.受到熱情好客的女主人邀請後,一向熱愛自然的詩人走出了無歡無樂的籠子似的房屋,進入了繁花似錦的庭院。院裡樹木蔥籠,百花競艷,空氣清新,花草芬芳。大自然的美景恰似色彩繽紛的圖畫,使詩人目不暇接,美不勝收,陶醉在其中。尤其是奧萊昂的男女園丁黎明便開始中耕鋤地,灌溉樹木;村裡的擠奶工人天剛亮便忙碌不停;報童騎著腳踏車在街上飛跑;村姑來到池邊台階取水,處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在這遠離城市的地方景美,人更美,使詩人感到舒心適意,童心萌發,甚至盡情地欣賞池塘岸上雲彩和陽光的遊戲。體驗了這種純樸、真摯的田園生活後,詩人更覺得世俗社會污濁,進而覺得那些不勞而獲、一味追逐金錢的剝削階級可恥。
《茅廬集》開篇便散發出泥土的氣息和花木的芳香,令人耳目一新,精神為之一振。在這首詩中,詩人由沉醉在自然美景之中,到感覺勤勞樸實的勞動人民可親可敬,轉而厭惡被金錢腐蝕了靈魂的剝削階級。思想在不斷升華,而這種思想情感變化的基礎便是:到了晚年,詩人已經返老還童,反璞歸真。
《茅廬集》在藝術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顯示了詩人在詩歌創作方面的才能。泰戈爾熱愛生活,酷愛大自然,在描繪自然景物方面,細膩逼真,繪形繪色,做到了移情入景,情景交融.在《致瑪哈蘭娜皮斯夫人》一詩中,詩人離開無歡無樂的籠子似的房屋,來到熱情好客的女主人家的庭院裡,歡欣喜悅之情油然而生,可是詩人沒有正面描寫自己的喜悅心情,只是細緻入微地描繪自己所目睹的賞心悅目的景物,讓讀者從色彩繽紛的花草樹木中體驗詩人當時的心理。又如《告別的敬禮》一詩,開始寫關門創作的苦惱,詩人同樣採取了移情入景的手法,描繪“沉重的風”、“長夜的雨”、“陰沉天空”等自然景象,讓讀者從中感受脫離生活閉門創作所帶來的心理痛苦。在這些詩篇中,看似寫景,實則抒情。詩人筆下的花草樹木、風、雨、天空等並不是客觀的自然之物,而是一種人化的自然,富有人情味,飽含詩人的感情,因而起到了襯托作者心情的作用。
在《茅廬集》中,詩人還運用了象徵手法。如《羅望子花》一詩,通篇正面描寫一種印度的普通花木,通過讚頌自然界默默無聞的花木,歌頌了普通的人以及他們的崇高精神品質。在詩人筆下,羅望子樹是極為平凡的,樹木矮小,樹枝蓬亂,花朵蒙上了面紗,往往被人們所忽視;羅望子樹又是莊嚴偉大的,具有其它花木所沒有的高尚品格和精神,羅望子樹象是個天空的哨兵,始終自我專注地傲然挺立著,尤其可貴的是,羅望子樹有時還是一個憤怒的武士,在大自然施展淫威、亂風狂吹、暴雨傾盆的時候,面對蒼天的倒行逆施,其它花木沒有提出一個字的抗議,唯有它抬頭仰望天空,全樹的丫枝都在指責蒼天,透露出反抗的訊息,挑戰的咀咒。聯繫泰戈爾所處的時代和思想來分析,顯然在這首詩中,詩人是運用象徵手法,借物寫人,通過讚頌羅望子樹,熱情洋溢地歌頌了印度普通人民民眾在反封建、反殖民主義鬥爭中所表現出來的堅強意志和大無畏的革命精神。

作者簡介

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1861-1941,出生於印度)集詩人、散文家、小說家、戲劇家、音樂家、哲學家、教育家、人文主義者、活動家和藝術家於一身,1913年他憑藉宗教抒情詩《吉檀迦利》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印度人(也是首個亞洲人)。代表作《吉檀迦利》、《飛鳥集》、《新月集》等。《吉檀迦利》是泰戈爾中期詩歌創作的高峰,也是最能代表他思想觀念和藝術風格的作品,它是泰戈爾向神敬獻的歌,它以輕快、歡暢的筆調歌唱生命的枯榮、現實生活的歡樂和悲哀,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前途的關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