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背景
范蠡助越滅吳後,從海上來到齊國東海邊,。又輾轉來到齊國西南邊界的肥城市湖屯鎮陶山,“”。當時,陶山位於齊、魯、魏、趙等國的結合部,這裡湖面開闊,船隻通過汶水、濟水、東平湖等直達中原各地,湖邊土地肥沃,氣候適宜,范蠡便在此隱居下來,置辦田產、發展畜牧林果,進行商品交易。范蠡還在山前大村莊、湖屯碼頭設立雜貨店鋪、作坊、旅店、錢莊等,使這裡成了各國商人集居的交易中心
范蠡在這裡,在他死後,當地有著廣泛的社會影響。山下的陶姓、范姓、朱姓自稱都是范蠡的後裔,並留下不少與范蠡有關的古蹟與傳說。兩千四百多年來,更朝換代,風吹日曬,這些古蹟不知遭到多少次人為或自然的破壞。歷代當地人卻屢毀屢修,使之延續存世,流傳至今。如
范蠡墓、
范蠡祠、
幽棲寺等古蹟。下面主要介紹范蠡墓。
范蠡死後,葬在肥城市湖屯鎮陶山西麓的山坡上。墓地占地約1000平方米,墓前開闊,三面環山,實為風水寶地。1997年肥城市召開范蠡研討會前,在原來基礎上,做了一次整修,墓前豎立三塊石碑,中間為墓碑:“陶朱公范蠡之墓”。右是秦李斯篆文碑。目前墓前還保留一座唐代貞觀年間碑座,一座清代康熙年間碑座。
歷史證據
秦代(公元前221年-207年)丞相李斯陪秦始皇東封泰山,路過陶山,看到越相范蠡葬在此處,面對范蠡墓,用他統一六國後的小篆文字,寫下了“忠以事君、智以保身,千載而下,孰可比倫”。被地方刻成石竭,立在墓前。
西漢初年(公元前206年-),著名道士赤松子(有的志書誤識為青松子),來到墓前,口誦八言曰:“霸業朽,忠名在。此堆土,黃金塊。傳萬古,人人愛。綱常維,宇宙賴。”接著當地人把這些活又刻在篆文碑上,流傳後世。
兩人的話即為“秦篆漢贊”碑刻。傳至唐貞觀元年時(公元627年),碑刻已風化的模糊不清,又被幽棲寺一老僧人重刻上石。後來經過宋、元、明三個朝代,又變得模糊不清。至大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重修范蠡墓時,又再次重刻上石。但建國後被毀,現存碑座。
乾隆年間進士、陝西布政使巡撫、文學史家唐仲冕所著的《岱覽》一書最後一卷中,完全記載了肥城和陶山范蠡的一些古蹟,收錄了清康熙年間肥城知縣史廷桂的《重修陶朱公墓贊碑》一文,內容如下:
“陶山之陽,幽棲之側,一冢屹然,千秋獨立。傳為越臣,於焉遺蹟。緬想當年,為越良弼。敗於會稽,困於石室,雖在顛沛,臣節不失。念在圖復,寢不安席。終能沼吳,霸業顯赫。功成者退,日中則昃。長頸鳥喙,早焉心惻。知足忠完,脫君險厄。扁舟五湖,飄然遐逝。致富敵國,變名自匿,更號陶朱,鴟夷子皮。忠以事主,智以自庇。千載而下,誰可與匹。霸業雖朽,忠名不赦。墓比黃金,此土是惜。綱常既維,宇宙扶掖,滄桑幾易,乃至於今。秦篆既杳,漢贊誰識。頹然荊榛,一片孤石。蘚食文字,久可摸索。第見樵夫牧豎,躑躅而嘆於其側曰:此非越大夫之墓歟!何碑字之模糊?覺今之非昔!時維已未,春日熙熙,招侶攜朋,於此一適,憑今弔古,晨游竟夕。謁公之祠,尋公之跡。睹此煙沒,心焉惻惻。千秋芳躅,可聽泯滅!興廢利弊,何惜千百。爰命匠石,創為再勒。非謂公之霸業於此益著,庶幾赤松子三笑三點額,指冢口誦八言,不致於遂熄。……肥城縣生員王琯撰文,平陰縣監生張嗣宗書丹,平陰縣歲貢張岳齡重建。大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歲次乙未四月吉旦。”
書中還提到:“蓋墓前碑所稱貞觀補刻者,此時又重刻也”(指秦篆漢贊等)。“陶公碑竭,高三尺五寸,廣(寬)一尺,陽刻佛像,下刻觀世音經,佛象上橫刻李斯篆文,右側刻劉宋時盜墓事。陰刻赤松子笑贊句。”
在嘉慶二十年(公元1815年),光緒十七年(公元1891年)兩版《縣誌》中,都有“范蠡墓碑”的記載,只是過於簡單,對碑石高寬,文字內容,不如《岱覽》記述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