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范艾倫輻射帶
- 外文名:van allen radiation belts
- 發現者:詹姆斯·范艾倫
- 發現年代:1958年
- 學科:物理
- 領域:天文
范愛倫輻射帶一般指本詞條
范艾倫輻射帶,指在地球附近的近層宇宙空間中包圍著地球的高能粒子輻射帶,主要由地磁場中捕獲的高達幾兆電子伏的電子以及高達幾百兆電子伏的質子組成,其中只有很少...
人造輻射帶,Earth,radiation belts of,由地磁場捕獲的大量帶電粒子的區域,又稱范愛倫輻射帶,輻射帶內的帶電粒子,是太陽風、宇宙線與高層大氣相互作用而產生的高能...
此帶後來也被稱為范愛倫帶,或范愛倫輻射帶。這是人造衛星發射以後的第一個重大發現。范愛倫,J.A.主要成就 編輯 1984年空間研究委員會(COSPAR)授予范愛倫“空間...
1958年,美國“探險者1號”,首先觀測到地球內輻射帶,由范艾倫發現它。內輻射帶又稱為“范艾倫帶”。 [1] 中文名 范·艾倫帶 外文名 Van Allen radiation belt...
1958年,范艾倫用美國衛星上的蓋革計數器第一次直接探測到地球周圍存在高能帶電粒子,從而證實了輻射帶的存在,被命名為“范艾倫輻射帶”。范艾倫因此成為1959年5月《...
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國科學家范艾倫根據“探險者”1號、3號、4號的觀測資料證實了這條輻射帶的存在,確定了它的結構和範圍,並發現其外面還有另一條帶電粒子帶,...
詹姆斯·范·艾倫(James Van Allen、1914年9月7日-2006年8月9日)是一位美國科學家,以發現范艾倫輻射帶而知名(探險者一號與探險者三號)。...
范艾倫輻射帶是在地球附近的近層宇宙空間中包圍著地球的大量帶電粒子聚集而成的輪胎狀輻射層,由美國物理學家詹姆斯·范·艾倫發現並以他的名字命名。范艾倫帶粒子的...
探險者1號的主要成果是首次發現地球輻射帶,後來被人們稱為范愛倫輻射帶。這個輻射帶內的高能帶電粒子對載人空間飛行和衛星材料、儀器都有一定的危害性。探險者號...
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宇航局的研究顯示,位於地球周圍的范艾倫輻射帶像一個甜甜圈的樣子,科學家發現不同的電子能量可以顯示出不同的輻射帶結構。范艾倫輻射帶位於地球...
磁層中還存在著高能帶電粒子,其相對密度較大的聚集區域稱為地球輻射帶,又稱范愛倫輻射帶。地球輻射帶分為內輻射帶和外輻射帶,內輻射帶主要由能量為幾到幾十兆...
這個保護盾發現於范艾倫輻射帶,是兩個油炸圈餅結構,它充滿了高能量電子和質子。地球磁場確定了范艾倫輻射帶的位置,伴隨著攝入太陽干擾能量的變化,范艾倫輻射帶呈現...
磁層中還存在著高能帶電粒子,其相對密度較大的聚集區域稱為地球輻射帶,又稱范愛倫輻射帶。地球輻射帶分為內輻射帶和外輻射帶,內輻射帶主要由能量為幾到幾十兆...
1958年范愛倫設計了地球“探險者”1號,並在1959年通過這個衛星的測量發現了范愛倫輻射帶,對這一問題的繼續研究又揭示了地球周圍存在著一個複雜的巨大磁層,這是...
核爆炸監視衛星,用於監視和探測在大氣層內和外層空間核爆炸的衛星。這類衛星的軌道很高,選在范愛倫輻射帶以外,高達10萬多千米。通過探測伴隨核爆炸產生的x射線、...
在層內因太陽普拉斯馬(solar plasma)與地球磁場之相互作用,而產生磁穴cavity及范愛倫磁力輻射帶(Van Alien magnetic radiation belt) 。...
電磁脈衝的最長時間通常只會持續一秒鐘,是一種突發的、寬頻電磁輻射的高強度脈衝。 電磁脈衝是一種物理現象,而有以下兩種意思:(1)由爆炸(特別是核爆炸)、閃電、...
探險者1號的主要成果是首次發現地球輻射帶,後來被人們稱為范愛倫輻射帶。這個輻射帶內的高能帶電粒子對載人空間飛行和衛星材料、儀器都有一定的危害性。探險者號...
磁層中還存在著高能帶電粒子,其相對密度較大的聚集區域稱為地球輻射帶,又稱范愛倫輻射帶。地球輻射帶分為內輻射帶和外輻射帶,內輻射帶主要由能量為幾到幾10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