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崗居委會前屬范崗村,於1999年成立範崗居委會,並於2004年與范旭居委會合併為現在范崗居委會。坐落范崗鎮鎮區,距安徽省桐城市區中心9公里,區位優勢十分明顯,合安路南北貫穿,范青路穿境而過,鎮區街道樓房高聳林立,“五橫五縱”的主幹道四通八達。全居具有26個村民組,957戶,總人口3759人(除街道人口),總面積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289畝,山場面積1000畝,水面積500畝。現有一個總支,下設三個支部,18個黨小組,共有黨員130名(包括預備黨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范崗居委會
- 時間:1999年
- 總人口:3759人
- 山場面積:1000畝
資源,特色經濟,發展規劃,基礎設施建設,經濟發展,集體經濟,
資源
(1)自然資源:居委會境區內區位優勢良好,屬鎮政府所在地,現有一所高中,兩所國小,設有農業銀行、信用社、郵政、移動、聯通、供銷社、食品公司、糧貿公司、衛生院等服務機構,以及派出所、工商所、國稅、地稅等職能部門。優越的區位優勢輻射帶動了全居經濟快速增長。有力地促進了居委會的各項事業全面發展。
(2)優勢資源:地理位置好,環境優美,公路、鐵路交通運輸便捷,服務機構齊全。現有工業園區三個,工業發展態勢良好,地域大,後進足。
(3)農業資源:現有良田2289畝,主要種植水稻,水源灌溉主要來源於牯牛背水庫、白塘水庫、小龍河,除此以外還有各村民組的當家塘,除特大幹旱年成,水利灌溉都有了可靠的保障。主要農作物機械化生產達到50%。山林1000畝,主要種植用材林,以松為主,為當地工業生產提供了豐富的原材料。水面500畝,以養殖成魚為主,養殖方式全面實行個人承包責任制,為改善居民生活提供了有利條件。
特色經濟
全居擁有養殖業大戶,年產值200萬元—300萬元的有4戶,其中生豬養殖3戶,香鴨養殖1戶。村域企業300餘家,形成以制刷為主導,注塑、煙機配件、汽車配件、塑膠、種植、養殖等產業日漸興起,並不斷壯大的產業結構。
村辦企業兩個,自來水廠和輪窯廠,年納稅10萬餘元,創集體收入20餘萬元。
發展規劃
(1)中心村莊布點規劃
村莊布點規劃以科學發展為指導,引導產業集中布局,農民集中居住,土地集中經營。應堅持以人為本、尊重民意、節約用地、合理聚集、民生本位的原則,我們在統一思想,廣泛宣傳,徵得村民代表和廣大黨員同意的基礎上,結合本居委會的現狀,將現在的41個零星村莊規劃成7箇中心村莊。
(2)社會事業發展
按照“科學規劃、統籌安排、分步推進”的原則,完善基礎設施及公共設施配套,到2010年實現村級主幹道硬化,分支幹道砂石化,使有線電視程控電話入戶接近100%,沼氣普及率達20%,太陽能達70%,基本實現農業機械化,農田集中灌溉化,居民基本都能飲用安全衛生的自來水,人人享受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修建體育場所、老齡人活動中心、圖書室等。讓農民文體活動豐富多彩,進一步健全社會保障機制,使“民生工程”成為“民心工程”,使范崗居委會民風淳樸、環境整潔、社會各項事業協調發展。
(3)經濟發展規劃
按照工業總產值年遞增15%的要求,保證全居工業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到2010年實現國民生產總產達8億元。
做大做強主導產業——制刷業,我居委會有制刷戶340餘戶,從業人員3400多人,2007年制刷業完成工商稅收100萬元,從2008年起,每年保證制刷業固定資產投資不低於2000萬元。增加制刷品種和實現技術更新,引導刷業轉變經銷理念,扶持並進入國際市場。每年新增制刷戶20家,新增制刷從業人員200人,到2010年全居制刷戶達到400家,從業人員達4000人,實現工商稅收200萬元。
實現規模企業三年翻番工程。
目前全居規模企業5家,年銷售收入近2.4億元,工商稅收510萬元,力爭到2010年規模企業發展到10家,實現銷售收入5億元,完成工商稅收1000萬元。
基礎設施建設
道路建設:2006年至2008年解決收費站至考盤輪窯廠約2公里澆注水泥路,同時由206國道至王屋組鋪設1.5公里柏油路;2009年至2010年修建范青路至王沖組的柏油路,三條路共預計資金45萬元,資金來源一是爭取政策扶持;二是引導農民籌資籌勞;三是爭取社會支持。
經濟發展
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發展特色經濟農業,提高農民收入。
引導村民發展特色農產品生產,在確保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的基礎上,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引導農民發展無公害蔬菜、瓜果,建立相對集中連片的優質大米生產基地。
引導農民發展養殖業,做大做強現有養豬、養鴨基地規模,到2010年養殖基地由目前3個增加到5個。
人均收入。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按照農民人均收入年8%的標準,保證農民收入穩步增長,到2010年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6000元以上。圍繞上述目標,採取以下三個方面措施:
一要依託產業基礎,大力發展二、三產業,解決農民就近就業問題;二要實施“陽光工程”,對農民進行實用技術培訓,實行勞務輸出由“體力型”向“技能型”轉變;三要挖掘“農業生產內部潛力”,重點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業生產環境,加大科技推廣力度,擴大優良品種種植。從事三個方面來增加農民收入。
集體經濟
鞏固發展和壯大集體經營是擺在我們兩委成員面前的一大課題,只有發展和壯大集體經濟,才能更好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目前我們對輪窯廠繼續發包,巨觀管理,微觀扶持,發揮其最大效益,既解決部分村民就業,又能增加集體收入。目前自來水廠已經投資150萬元建設日產6000噸自來水二期工程並即將竣工投入使用。為滿足村民、外商、企業生產、生活用水提供了可靠的保障。現已向四周輻射,擴大供水區域。真正實現村級集體收入由目前15萬元增加到年30萬元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