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比斯布羅剋星

VB 10,也稱為范·比斯布羅剋星(Van Biesbroeck's Star),是一顆非常小也非常暗淡的M-型紅矮星,位置在天鷹座。該恆星是一個雙星系統的一部分。雖然這顆恆星很靠近地球,距離只有19光年,但是非常暗淡,視星等只有17等,使它即便使用大望遠鏡也不容易看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范·比斯布羅剋星
  • 外文名:Van Biesbroeck's Star
  • 別稱:VB 10,Wolf 1055B,V1298 Aquilae
  • 分類:紅矮星
  • 發現者:喬治·范·比斯布羅克
  • 發現時間:1944年
  • 表面溫度:大約為2600K(有效溫度)
  • 視星等:17.30
  • 絕對星等:18.7
  • 赤經:19h 16m 57.62s
  • 赤緯:+05° 09′ 02.2″
  • 距地距離:18.72光年(5.74秒差距
  • 位置天鷹座
  • 變星類型鯨魚座UV型變星
  • 光譜類型:M8V
  • 亮度(π):164.3 ± 3.5 mas
  • 年齡:大約10億年
觀測歷史,特性,

觀測歷史

這顆恆星是在1944年被天文學家喬治·范·比斯布羅克使用麥克唐納天文台82英寸(2米)的奧圖史都華反射望遠鏡發現的,它是在以有著高自行紅矮星沃夫1055測試這架望遠鏡的視場時發現了這顆伴星。沃夫1055是早在25年前就被德國天文學家馬克斯·沃夫以類似的天文攝影技術發現並編在目錄中,這顆伴星在1961年出版的范比斯布羅剋星表中被稱為VB 10。稍後,天文學家開始稱這顆星為范·比斯布羅剋星以尊崇他的發現,因為這顆恆星是如此的暗淡,又非常接近明亮的主星,即使他有很大的視差自行,早期的巡天調查和不同時的攝影乾片應該已經捕捉到它,但還是錯失了它。

特性

VB 10有著非常低的光度,它的絕對星等接近19等,使它非常難被看見。稍後,研究人員還注意到它質量只有太陽質量的0.08,這正好比恆星質量的下限高了一些,使它內部的溫度和壓力足以啟動核融合,因此它是一顆真實的恆星,而不是棕矮星。它在被發現時是當時所知質量最低的恆星,而之前的紀錄保持者是沃夫359,質量是太陽的0.09。
VB 10值得注意的還有非常大的自行,從地球上觀察每年在天球上移動的量大於1弧秒。
焰星是VB 10是一顆變星,在變星總表上的名稱是天鷹座V1298,分類上屬於鯨魚座UV型變星,並且是眾所周知有著頻繁的閃焰事件。在90年代中期,曾用哈柏太空望遠鏡研究這顆恆星的動力學,雖然它是一顆表面溫度低至只有2,600K的紅矮星,但它產生的劇烈閃焰溫度高達10,000K。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