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淚滿襟(清末民初的革命黨)/閒話文庫》編著者張功臣。 《英雄淚滿襟(清末民初的革命黨)/閒話文庫》內容提要:清末民初,特別是從1905年中國同盟會成立後,經辛亥武昌舉義再到癸丑“二次革命”爆發這段時間,是近代我國歷史演變最為驚心動魄、也最為波譎雲詭的時期,短短几年所發生的事情,跨越清廷崩潰和民國初立,濃縮了改朝換代的暴風驟雨,其間生與死的抉擇、血與火的洗禮,投機與堅守、忠誠與背叛,仇恨與和解、陰謀與正義令人炫目……作者以近代革命黨人的命運為考察點,全面解讀了那段紛芸的歷史史實。
基本介紹
- 書名:英雄淚滿襟/閒話文庫
- 出版社:青島出版社
- 頁數:417頁
- 開本:24
- 作者:張功臣
-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43698617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英雄淚滿襟(清末民初的革命黨)/閒話文庫》編著者張功臣。
這本書中的六篇清末民初革命黨人傳記,是作者追尋歷史真相的一次努力,書名《英雄淚滿襟》,取其英雄落寞、前路荒蕪之義,概括書中人物所處時代背景和個人命運,也表明我在寫作過程中的特殊感受與心境。
這本書中的六篇清末民初革命黨人傳記,是作者追尋歷史真相的一次努力,書名《英雄淚滿襟》,取其英雄落寞、前路荒蕪之義,概括書中人物所處時代背景和個人命運,也表明我在寫作過程中的特殊感受與心境。
圖書目錄
引言 真相在別處
粵省暗殺考——晚清支那暗殺團人物尋蹤
長使英雄淚滿襟——林述慶與攻克南京之役
城頭變幻大王旗——民初浙江都督更迭記
秋風咽大波——湖南哥老會首領張堯卿的革命生涯
從喧囂到沉寂——辛亥革命黃愷元、陳裕時從佛記
司令原來是書生——二次革命中的河海鳴
粵省暗殺考——晚清支那暗殺團人物尋蹤
長使英雄淚滿襟——林述慶與攻克南京之役
城頭變幻大王旗——民初浙江都督更迭記
秋風咽大波——湖南哥老會首領張堯卿的革命生涯
從喧囂到沉寂——辛亥革命黃愷元、陳裕時從佛記
司令原來是書生——二次革命中的河海鳴
文摘
1910年,黃興、胡漢民在香港設立同盟會南方支部,作為西南軍事統籌機關,陳炯明為編制課長,亦是負責人之一,但是,他在三月廿九日之役中的逃跑行為,卻令黃興等大為失望。陳炯明脫隊逃出城外後,躲藏於河南尾珠江水面一個同鄉馬亞弁的鹽船里,海豐籍同盟會會員陳其尤和幾個在廣州讀書的同鄉,因懂廣州話並熟悉路徑,被選派為該路先鋒督隊,上陣前卻找不到自己的上級:“(當時)我和另外兩個督隊的同志在預定集合時間到達陳炯明的住處時,因他已臨陣逃脫,我們也就各自分散藏匿了”
作為一路指揮員,陳炯明此舉造成了二十餘位同志未能按期參加戰鬥的嚴重後果,黨人能原諒他乎?黃興逃回香港養傷期間,初以左手、後由胡漢民筆記,寫成《廣州三月二十九之役報告書》數萬字,向海內外同志報告情況,新敗之餘,悲憤已極,口述時“淚隨聲下”,書中對姚雨平、胡毅生及陳炯明多有責難,後來姚、胡辯白各自曲衷,黃興稍有釋然,但對陳炯明自誤誤人,臨陣當逃兵一節,則尤深痛恨,萬難原諒,認為其“虛妄誤事,罪皆當死”。。。
陳炯明逃到香港後,對誤期一節再三辯解,黃興與胡漢民仍將同盟會南方機關部秘密檔案銷毀,移居九龍,從此對陳炯明警惕防備有加。黃興還曾對同志說:“兢存(按陳炯明字兢存)此人,不足與共大事,觀其眸子,足知其陰險,須匭除之,免為後患。”
黃興識人,自有獨見之處,從陳炯明的眼睛裡看出其陰險狡詐本質,可謂體察秋毫,一針見血。可惜無人下此狠手。此後陳氏做了廣東都督,叛變革命、迫害同志,乃至在護國戰爭中圍攻孫中山於廣州觀音山,都一一應了黃興的預言。陳炯明素不甘居人下,由於在廣州起義中的過失,受到同志的譴責和埋怨,為了表白自己對革命的決心,他仍參加了“支那暗殺團”的活動,雖不親自執行刺殺行動,還是參與了不少密謀和策劃,顯其老成奸猾一面。以至於1922年陳炯明叛變後,曾在攻打廣州總督署之役中擔任先鋒隊長的國民黨元老莫紀彭,仍為黨人對陳氏的“污衊詬誶”叫屈:
大多出諸個人之恩怨好惡,而各種批評悖於史實者,莫甚於否定兢存獻身革命之光榮經歷。……兢存並躬於辛亥“黃花崗”之役,擔任“選鋒隊”,皆不爭之事實,至於兢存參加“暗殺團”,以拈鬮決定人選,若輩視死如歸之犧牲精神,又豈能輕易抹殺乎?
儘管如此,陳炯明一生意志游移,性格複雜多變,這次臨陣脫逃事件,只是他對同盟會革命事業失信的開始。五、徐宗漢營救黃興高劍父勇當選鋒
三月廿九日下午五時三十分,黃興率領一百多黨人由廣州小東門出發,攻打兩廣總督署,此役參加者170人,死難同志86人,其中72人葬於北郊黃花崗,史稱黃花崗七十二烈士。而陳炯明、胡毅生、姚雨平三路或因為發生誤會、或以取槍械延阻,致使黃興孤軍奮戰,所率一隊死傷殆盡。孫中山時在美洲籌款,聞此噩耗,有“革命精華,付之一炬”之悲語。黃興這條命,還是暗殺團女團員徐宗漢撿回來的。
徐宗漢(1876—1944),廣東拱北人,出生富商家庭,其叔父即上海招商輪船總局買辦徐雨之。
P32-P33
作為一路指揮員,陳炯明此舉造成了二十餘位同志未能按期參加戰鬥的嚴重後果,黨人能原諒他乎?黃興逃回香港養傷期間,初以左手、後由胡漢民筆記,寫成《廣州三月二十九之役報告書》數萬字,向海內外同志報告情況,新敗之餘,悲憤已極,口述時“淚隨聲下”,書中對姚雨平、胡毅生及陳炯明多有責難,後來姚、胡辯白各自曲衷,黃興稍有釋然,但對陳炯明自誤誤人,臨陣當逃兵一節,則尤深痛恨,萬難原諒,認為其“虛妄誤事,罪皆當死”。。。
陳炯明逃到香港後,對誤期一節再三辯解,黃興與胡漢民仍將同盟會南方機關部秘密檔案銷毀,移居九龍,從此對陳炯明警惕防備有加。黃興還曾對同志說:“兢存(按陳炯明字兢存)此人,不足與共大事,觀其眸子,足知其陰險,須匭除之,免為後患。”
黃興識人,自有獨見之處,從陳炯明的眼睛裡看出其陰險狡詐本質,可謂體察秋毫,一針見血。可惜無人下此狠手。此後陳氏做了廣東都督,叛變革命、迫害同志,乃至在護國戰爭中圍攻孫中山於廣州觀音山,都一一應了黃興的預言。陳炯明素不甘居人下,由於在廣州起義中的過失,受到同志的譴責和埋怨,為了表白自己對革命的決心,他仍參加了“支那暗殺團”的活動,雖不親自執行刺殺行動,還是參與了不少密謀和策劃,顯其老成奸猾一面。以至於1922年陳炯明叛變後,曾在攻打廣州總督署之役中擔任先鋒隊長的國民黨元老莫紀彭,仍為黨人對陳氏的“污衊詬誶”叫屈:
大多出諸個人之恩怨好惡,而各種批評悖於史實者,莫甚於否定兢存獻身革命之光榮經歷。……兢存並躬於辛亥“黃花崗”之役,擔任“選鋒隊”,皆不爭之事實,至於兢存參加“暗殺團”,以拈鬮決定人選,若輩視死如歸之犧牲精神,又豈能輕易抹殺乎?
儘管如此,陳炯明一生意志游移,性格複雜多變,這次臨陣脫逃事件,只是他對同盟會革命事業失信的開始。五、徐宗漢營救黃興高劍父勇當選鋒
三月廿九日下午五時三十分,黃興率領一百多黨人由廣州小東門出發,攻打兩廣總督署,此役參加者170人,死難同志86人,其中72人葬於北郊黃花崗,史稱黃花崗七十二烈士。而陳炯明、胡毅生、姚雨平三路或因為發生誤會、或以取槍械延阻,致使黃興孤軍奮戰,所率一隊死傷殆盡。孫中山時在美洲籌款,聞此噩耗,有“革命精華,付之一炬”之悲語。黃興這條命,還是暗殺團女團員徐宗漢撿回來的。
徐宗漢(1876—1944),廣東拱北人,出生富商家庭,其叔父即上海招商輪船總局買辦徐雨之。
P32-P33
序言
這本書中的六篇清末民初革命黨人傳記,是作者追尋歷史真相的一次努力,書名《英雄淚滿襟》,取其英雄落寞、前路荒蕪之義,概括書中人物所處時代背景和個人命運,也表明我在寫作過程中的特殊感受與心境。
書中篇什,個傳有三:辛亥年攻克南京之鎮軍司令林述慶,在革命潮流中見風使舵之幫會大爺張堯卿,二次革命期間聚眾守衛金陵之新聞記者何海鳴;另外三篇則是合傳:對晚清“支那暗殺團”十二名成員生平事跡的追索考證,民初浙江六任都督走馬燈般更迭演變的秘辛,及兩位辛亥元勛在革命失敗後出家為僧的心路歷程。讀者諸君或會問道:這些人物身份各異、經歷錯雜,聽起來前所未聞,看上去個個陌生,難道都是革命黨么?他們與正史中所載孫中山、黃興等著名革命黨人有何關係?作者發掘出這一系列生僻面孔,於當今歷史研究與書寫有何意義?這正是我要在此略作交代的。
我非研習歷史出身,隨著年歲漸長,對歷史人物回憶錄、傳記及文史資料之類發生很大興趣,雜七雜八讀了不少,且閱讀重點於無形中向清末民初集中,關注的範圍最後轉移到革命黨人,連自己也感到意外。為什麼會這樣?我想,除了在歷史轉型期,革命黨人改天換地壯舉特有的吸引力,彼時許多歷史真相至今仍被重重迷霧所遮蔽,而激起吾輩再接再厲的探索欲望,也是一個重要原因。以前對於民國史的了解。無非是同盟會、黃花崗七十二烈士、辛亥武昌舉義、南京臨時政府成立這樣一些名詞舊聞,孫中山、黃興、宋教仁、黎元洪等幾個風雲人物.再加上一點歷史教科書上的背景介紹而已。讀得多了,興趣和疑問與日俱增,一點點沉積下來,力求在頭腦中形成完整的圖像。把一片片斷裂的影像拼貼起來,還試著將它們同定在紙面上,經年累月,也便組成_r一個人或一群人有頭有尾的故事。
這一個人或一群人看似不是風雲人物,坊問出版的有關讀物中,也難得一見他們的言行身影,然而,倘能回到歷史現場,這些已被官修史記所忽略、所遺忘的角色.在當時社會巨大變革的舞台上,實則都是頂天立地、叱吒一時的壯士和英雄,他們對時代貢獻之多、對時人影響之大,遠非一百年後的吾輩所能盡數領會。只是他們太不走運,因為歷史的誤會、機緣的錯落,或者理念的沖刷,在時光的隧道里,有些人僅留下名字,有些人尚存模糊的背影,更多的人被埋進了歷史記憶幽暗的深處,能否重見天日.則完全憑藉尋史者的幸運,或繫於突發的靈感、偶然的一顧。對我來說,在故紙堆的隻言片語中邂逅林述慶、發現張堯卿、巧遇何海鳴,在舊資料里與清末“支那暗殺團”、民初歷任浙督等相會,實在得於一種無可言說的緣分。因而我珍視每一次機遇,對每項史料的鉤沉莫不懷著同一念頭:想對革命黨人的活動了解多~些,想對那個時代革命的複雜性認識得深一些,更想跳出已被正統歷史學家符號化、概念化的敘事框架,從這一系列新開掘的人物身上,尋找到對於革命和革命者真相的解答與佐證。
這願望在本書中完成了多少?倘若讀者有興趣讀完書中若干篇什,從中得到比歷史教科書和傳統讀本更加豐富、真實的信息,對歷史上的革命黨人有一些更加準確、貼近的理解,一些多面、開闊的認識,則於吾願足矣。官家修史人,肩負“以史為鑑,可知興替”的重擔,論列人物講求面面俱到,評價事件務須古為今用,清規戒律、三教九條,令人望而生畏。本書雅不欲步其後塵,致徒費筆墨,使讀者生厭。我的努力目標除了要達成信史,還想書中內容更“好看”一些。從讀書的經驗來講,我想是否有用、全面,並非衡量一本書優劣的標準,如果說歷史書寫者在正確敘述史實的同時,也有責任向公眾提供生動有意味的內容,那么我更願意做這樣的作者。
清末民初,是近代吾國歷史演變最為驚心動魄、也最為波譎雲詭的時期,短短几年所發生的事情,跨越清廷崩潰和民國初立,濃縮了改朝換代的暴風驟雨,也飽含著讓歷史書寫者熱血沸騰的所有元素:生與死的抉擇、血與火的洗禮,投機與堅守、忠誠與背叛,仇恨與和解、陰謀與正義……在近代歷史上,沒有哪一個階段把這些雜色紛呈的觀念聚合在一起,能夠演繹得如此紛繁複雜、波瀾壯闊,也沒有哪一種人像革命黨人一樣用自己的生命和夢想,完美地詮釋了這些觀念的深邃內涵。正是在這種認知基礎上,我筆下的這些人物不儘是讀者已經熟悉了的胸懷壯志、引吭悲歌式的形象,他們同然都是慷慨義土、英雄豪傑,在歷史的關鍵時刻都曾閃亮登場,名噪一時,但是到了人生大結局,無論從辛亥革命失敗這個背景還是他們個人命運來說,這些革命黨人大都成了失意者:林述慶為了名位之爭而付出生命代價,張堯卿背叛孫中山後潦倒一生,何海鳴從共和斗土淪為無節文人,黃愷元、陳裕時在革命受挫後遁人佛門,以及“支那暗殺團”大部分成員晚景落魄,民初歷任浙督在內哄中全敗俱傷。這些令人莫名驚詫的現象,雖然不是歷史真相的全部,當它們集合交織在一起時,至少給人一種警覺:在我們對清未民初革命黨,人歷史的閱讀經驗中,在一些已經習以為常的概念和結論掩蓋下,肯定有一部分被省略、被無視、被解構的史實,就像本書內容所揭示的這一角,已在時光的沙塵中沉睡了整整一百年。把這其中的真相挖掘並展現出來,應該是當今歷史研究中的題中應有之義。
捷克名作家米蘭·昆德拉有云:生活在別處。在追尋這一段歷史的過程中,我也確有真相在“別處”之感的。
歷史學是一片深邃博大的海洋,問史者多賴家學師承,且需揚帆遠航,才能在萬頃碧波中尋珍探寶,我駕條小船去了無人問津的荒島,雖無乘風踏浪之高韜,卻充滿了史海拾貝之樂趣,實非編纂正史所能比者。傳統學術至高境界,便是對史實有深厚見識、對資料能精密處理,我雖然達不到這要求,但尋覓資料,仍不棄涓埃;考據事實,仍不憚其煩;臧否人物、結論事件,仍力持“有一分材料說一分話”之原則。我深感榮幸的是,在此次探險過程中,途中能夠與這樣一些前輩人物相遇,並有機會向他們獻上我們這一代人的同情和理解、謙卑和敬意,革命黨人走過的風雨歷程,也成為我人生思考的一個重要源泉。可以說,這是一次發現之旅,也是一次收穫之旅。
而且,我不揣業餘者的淺陋,把它們寫了出來,展示給讀者諸君,也就教於方家,期望用傳記這樣一種形式,記述我們先輩在歷史大變革時期所經歷的夢想與光榮、探索與曲折、失敗與痛苦,雖然只是一個側面、幾幀剪影,如果愛好歷史的讀者能從中收穫一些知識,感到若:F新意,甚或認同這種追求真相同時也力圖“好看”的風格,則說明史海茫茫,吾道不孤,此一天地大有作為也。最後,我要向本書中記敘的革命黨人致敬,為他們在坎坷時代付出的種種代價扼腕惋惜,更為他們在中華民族復興道路上所做的偉大犧牲舉手加額。正是循著一頁頁發黃的、記錄著他們無私奉獻和浴血奮鬥歷程的史料碎片,整整一百年後,我才有了一段與非凡人物同呼吸、共命運的閱讀寫作經歷,因此,我願意把接近信史的這一部分贈予讀者,讓革命黨人的歷史經驗成為我們的共同財富。
書中篇什,個傳有三:辛亥年攻克南京之鎮軍司令林述慶,在革命潮流中見風使舵之幫會大爺張堯卿,二次革命期間聚眾守衛金陵之新聞記者何海鳴;另外三篇則是合傳:對晚清“支那暗殺團”十二名成員生平事跡的追索考證,民初浙江六任都督走馬燈般更迭演變的秘辛,及兩位辛亥元勛在革命失敗後出家為僧的心路歷程。讀者諸君或會問道:這些人物身份各異、經歷錯雜,聽起來前所未聞,看上去個個陌生,難道都是革命黨么?他們與正史中所載孫中山、黃興等著名革命黨人有何關係?作者發掘出這一系列生僻面孔,於當今歷史研究與書寫有何意義?這正是我要在此略作交代的。
我非研習歷史出身,隨著年歲漸長,對歷史人物回憶錄、傳記及文史資料之類發生很大興趣,雜七雜八讀了不少,且閱讀重點於無形中向清末民初集中,關注的範圍最後轉移到革命黨人,連自己也感到意外。為什麼會這樣?我想,除了在歷史轉型期,革命黨人改天換地壯舉特有的吸引力,彼時許多歷史真相至今仍被重重迷霧所遮蔽,而激起吾輩再接再厲的探索欲望,也是一個重要原因。以前對於民國史的了解。無非是同盟會、黃花崗七十二烈士、辛亥武昌舉義、南京臨時政府成立這樣一些名詞舊聞,孫中山、黃興、宋教仁、黎元洪等幾個風雲人物.再加上一點歷史教科書上的背景介紹而已。讀得多了,興趣和疑問與日俱增,一點點沉積下來,力求在頭腦中形成完整的圖像。把一片片斷裂的影像拼貼起來,還試著將它們同定在紙面上,經年累月,也便組成_r一個人或一群人有頭有尾的故事。
這一個人或一群人看似不是風雲人物,坊問出版的有關讀物中,也難得一見他們的言行身影,然而,倘能回到歷史現場,這些已被官修史記所忽略、所遺忘的角色.在當時社會巨大變革的舞台上,實則都是頂天立地、叱吒一時的壯士和英雄,他們對時代貢獻之多、對時人影響之大,遠非一百年後的吾輩所能盡數領會。只是他們太不走運,因為歷史的誤會、機緣的錯落,或者理念的沖刷,在時光的隧道里,有些人僅留下名字,有些人尚存模糊的背影,更多的人被埋進了歷史記憶幽暗的深處,能否重見天日.則完全憑藉尋史者的幸運,或繫於突發的靈感、偶然的一顧。對我來說,在故紙堆的隻言片語中邂逅林述慶、發現張堯卿、巧遇何海鳴,在舊資料里與清末“支那暗殺團”、民初歷任浙督等相會,實在得於一種無可言說的緣分。因而我珍視每一次機遇,對每項史料的鉤沉莫不懷著同一念頭:想對革命黨人的活動了解多~些,想對那個時代革命的複雜性認識得深一些,更想跳出已被正統歷史學家符號化、概念化的敘事框架,從這一系列新開掘的人物身上,尋找到對於革命和革命者真相的解答與佐證。
這願望在本書中完成了多少?倘若讀者有興趣讀完書中若干篇什,從中得到比歷史教科書和傳統讀本更加豐富、真實的信息,對歷史上的革命黨人有一些更加準確、貼近的理解,一些多面、開闊的認識,則於吾願足矣。官家修史人,肩負“以史為鑑,可知興替”的重擔,論列人物講求面面俱到,評價事件務須古為今用,清規戒律、三教九條,令人望而生畏。本書雅不欲步其後塵,致徒費筆墨,使讀者生厭。我的努力目標除了要達成信史,還想書中內容更“好看”一些。從讀書的經驗來講,我想是否有用、全面,並非衡量一本書優劣的標準,如果說歷史書寫者在正確敘述史實的同時,也有責任向公眾提供生動有意味的內容,那么我更願意做這樣的作者。
清末民初,是近代吾國歷史演變最為驚心動魄、也最為波譎雲詭的時期,短短几年所發生的事情,跨越清廷崩潰和民國初立,濃縮了改朝換代的暴風驟雨,也飽含著讓歷史書寫者熱血沸騰的所有元素:生與死的抉擇、血與火的洗禮,投機與堅守、忠誠與背叛,仇恨與和解、陰謀與正義……在近代歷史上,沒有哪一個階段把這些雜色紛呈的觀念聚合在一起,能夠演繹得如此紛繁複雜、波瀾壯闊,也沒有哪一種人像革命黨人一樣用自己的生命和夢想,完美地詮釋了這些觀念的深邃內涵。正是在這種認知基礎上,我筆下的這些人物不儘是讀者已經熟悉了的胸懷壯志、引吭悲歌式的形象,他們同然都是慷慨義土、英雄豪傑,在歷史的關鍵時刻都曾閃亮登場,名噪一時,但是到了人生大結局,無論從辛亥革命失敗這個背景還是他們個人命運來說,這些革命黨人大都成了失意者:林述慶為了名位之爭而付出生命代價,張堯卿背叛孫中山後潦倒一生,何海鳴從共和斗土淪為無節文人,黃愷元、陳裕時在革命受挫後遁人佛門,以及“支那暗殺團”大部分成員晚景落魄,民初歷任浙督在內哄中全敗俱傷。這些令人莫名驚詫的現象,雖然不是歷史真相的全部,當它們集合交織在一起時,至少給人一種警覺:在我們對清未民初革命黨,人歷史的閱讀經驗中,在一些已經習以為常的概念和結論掩蓋下,肯定有一部分被省略、被無視、被解構的史實,就像本書內容所揭示的這一角,已在時光的沙塵中沉睡了整整一百年。把這其中的真相挖掘並展現出來,應該是當今歷史研究中的題中應有之義。
捷克名作家米蘭·昆德拉有云:生活在別處。在追尋這一段歷史的過程中,我也確有真相在“別處”之感的。
歷史學是一片深邃博大的海洋,問史者多賴家學師承,且需揚帆遠航,才能在萬頃碧波中尋珍探寶,我駕條小船去了無人問津的荒島,雖無乘風踏浪之高韜,卻充滿了史海拾貝之樂趣,實非編纂正史所能比者。傳統學術至高境界,便是對史實有深厚見識、對資料能精密處理,我雖然達不到這要求,但尋覓資料,仍不棄涓埃;考據事實,仍不憚其煩;臧否人物、結論事件,仍力持“有一分材料說一分話”之原則。我深感榮幸的是,在此次探險過程中,途中能夠與這樣一些前輩人物相遇,並有機會向他們獻上我們這一代人的同情和理解、謙卑和敬意,革命黨人走過的風雨歷程,也成為我人生思考的一個重要源泉。可以說,這是一次發現之旅,也是一次收穫之旅。
而且,我不揣業餘者的淺陋,把它們寫了出來,展示給讀者諸君,也就教於方家,期望用傳記這樣一種形式,記述我們先輩在歷史大變革時期所經歷的夢想與光榮、探索與曲折、失敗與痛苦,雖然只是一個側面、幾幀剪影,如果愛好歷史的讀者能從中收穫一些知識,感到若:F新意,甚或認同這種追求真相同時也力圖“好看”的風格,則說明史海茫茫,吾道不孤,此一天地大有作為也。最後,我要向本書中記敘的革命黨人致敬,為他們在坎坷時代付出的種種代價扼腕惋惜,更為他們在中華民族復興道路上所做的偉大犧牲舉手加額。正是循著一頁頁發黃的、記錄著他們無私奉獻和浴血奮鬥歷程的史料碎片,整整一百年後,我才有了一段與非凡人物同呼吸、共命運的閱讀寫作經歷,因此,我願意把接近信史的這一部分贈予讀者,讓革命黨人的歷史經驗成為我們的共同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