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偵察連,是原武漢軍區某師偵察連、現濟南軍區某集團軍偵察營武裝偵察連,在邊境重大軍事行動中,以出色的表現成為享譽全國的“英雄偵察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英雄偵察連
- 官兵:全連135名
- 火線入黨:72人
- 英勇事跡:一個失去右臂,一個失去右腿
概述,英勇事跡,英雄本色,英雄風範,英雄語錄,
概述
25年前,原武漢軍區某師偵察連、現濟南軍區某集團軍偵察營儀器偵察連,在邊境重大軍事行動中,以出色的表現成為享譽全國的“英雄偵察連”。全連135名官兵,有2個班榮立集體一等功,8人榮立一等功,49人榮立二等功,71人榮立三等功,72人火線入黨。更加難能可貴的是,25年來,這群走出硝煙的官兵無論留在軍隊還是轉業復員到地方工作,都以堅定的信念、不變的忠誠和恆久的毅力,經受住各種考驗,始終保持著英雄的本色。
許多人知道這個連隊出了個聞名全國的重大典型丁曉兵,但並不知道在丁曉兵身後還有一群同樣可敬的丁曉兵們。追尋他們的人生歷程,我們不難發現,培育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對於我們這支軍隊及其每一個成員,將會產生多么深遠的影響。
英勇事跡
一個失去右臂,一個失去右腿。兩人截肢後作出這樣的人生約定
</strong>
2009年1月11日,星期天。 北京西郊,國防大學校園裡,正在這裡深造的武警某師副政委丁曉兵大校,深情地向記者回憶起發生在25年前的一個情景:
1984年10月30日,丁曉兵入伍一周年的日子。他在那場邊境戰鬥中失去了右臂,他的戰友、本連三班戰士彭守安則在另一次戰鬥中失去了右腿。他倆做完截肢手術後,有一天坐在一條石凳上吹牛。彭守安說,失去一條腿不要緊,失去了一隻手可就麻煩大囉,不是說“靠雙手創造幸福生活”嗎?丁曉兵則說,失去了一隻手不要緊,失去一條腿可就麻煩大囉,不是說“靠雙腳走好人生路”嗎?說完,兩個人相互看了看,哈哈大笑起來。丁曉兵給彭守安打氣:“只要有志氣,單腿也能闖世界!”彭守安給丁曉兵鼓勁:“只要有出息,獨臂照樣撐起天!”
25年後的今天,丁曉兵已是全國聞名的重大典型、肩扛大校警銜的武警某師副政委。彭守安也已成為武漢鐵路局駐馬店車務段的優秀幹部、鐵路系統的先進人物,連續18年被評為“雙文明先進個人”,連續11年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
去年國慶節那天,素有“小延安”之稱的河南省確山竹溝革命紀念館,迎來了一個非常特別的“旅遊團”:百餘名四五十歲、體格健壯的男子漢,穿著便服,卻唱著軍歌,喊著呼號,邁著整齊的步伐,來到革命烈士墓前敬獻花籃,並莊嚴宣誓。老百姓相互打聽,這是什麼部隊呀,沒穿軍裝卻比正規軍還威風!
他們都是丁曉兵當戰士時所在連的戰友,利用國慶長假回到老部隊所在地,組織了一次有特殊意義的團聚。
當年送這個連隊出征的原師長沈既滋對記者說,你們只知道有個丁曉兵,其實丁曉兵身後還有一群丁曉兵:一個既令人崇敬又耐人尋味的英雄群體。
無論對人對己,還是對生活對社會,英雄們的血總是熱的
</strong>
我軍一位高級將領曾經深情地說:儘管我的老連隊早已撤銷了,但我一輩子都依戀甚至依賴著它。在我人生每一個艱難和危難的時刻,只要一想起我的英雄連隊,就會有一種神奇力量讓我全身的熱血都沸騰起來。對這一點,“英雄偵察連”的官兵們,感受格外深。
現任湖北省人民檢察院偵察員的“捕俘英雄”張柱兵,在戰鬥中由一名班長直接提升為副連長。2000年從師偵察科長的位置上轉業時,便定為副處級幹部。這些年,他發揚戰場上那股拚命精神,連續破獲10多起大案要案及疑難案件,為國家挽回損失上億元。在破案過程中,有兩次還差點犧牲。他的職務總在原地踏步,可他一直幹得熱火朝天。他說,想想犧牲的戰友,自己真的沒有混日子的資格。
原六班副班長梁藝,2002年從團副參謀長的崗位轉業時,有關部門的同志打開他的檔案,特意告訴他:“你立過二等戰功,戰後在部隊又多次立功受獎,獲得過那么多榮譽,你可以挑一個比較好的工作。”可梁藝偏偏就選擇了武漢市武昌區禁毒大隊禁毒警這個工作。他說:“我是偵察兵出身,我要用我的強項來為社會服務。”果然,他一到新的崗位,就開始大顯身手。轉業5年多時間,他就破了六七起境外販毒到國內的案件,抓獲涉毒嫌疑人達40餘人。他說,我只有這么做,才敢拍著胸膛說“我是‘英雄偵察連’的兵”。
是的,榮譽感流淌在軍人的熱血中,軍人的熱血又培育著榮譽感。無論是相聚還是平常寫信打電話,“英雄偵察連”的官兵們總是相互鼓勁打氣,用英雄主義戰勝灰色情緒和冷漠麻木。原一班長、現任山東省費縣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的朱文玉,這些年來一直熱衷於弘揚革命英雄主義。他說,現實生活中,他遇到一些人心理陰暗、冷漠甚至很冷酷,像是得了“冷血病”。從接觸到的一些人和事裡,他真切地感受到,無論是一個人還是一個社會,“冷血病”有時比白血病還可怕。
朱文玉也曾經思考過,為什麼他和他的戰友們對生命的“冷色調”會格外敏感並本能地拒絕和排斥呢?說到底,還是一個“愛”字起作用,從對國家對人民對生活的熱愛,到對自己、親友、他人生命的熱愛。戰場上的特殊經歷不僅讓他們更加珍視生命,也讓他們的生命更加知暖知熱。
他永生不會忘記,那天凌晨3點,連隊炊事班戰士耿民和本班戰士蔡衍記起來做早飯,由於夜裡突然下雨,把木柴和茅草都淋濕了,他倆到處找就是找不到引火的材料。戰友們天一亮就要吃飽飯出發啊!一急之下,耿民把背心脫下來引火,由於背心被汗水打濕,沒點燃。蔡衍記一咬牙,把自己那本記滿了戰地日記的筆記本拿了出來,一頁一頁地撕掉引火。耿民一看,也趕緊回到房裡,把一疊家信拿了出來,一封封撕開點燃。他和蔡衍記一邊撕一邊流淚,誰也沒說一句話。軍人最知家書抵萬金啊!
原二班戰士付貴春告訴記者,就在他們班老兵周其林犧牲的頭一天晚上,他很認真地對自己說:“我家還有兄弟,你爸就你這么一根獨苗。你一定要給我記住,明天上了戰場,你只能走在我後面。”付貴春說:“可以,但你也要答應我一件事,你不能死。”周其林笑著點點頭,可是第二天,他卻“食言”了。從戰場下來,付貴春專門到周其林家去了一趟,見到烈士的母親。進門磕完頭,他塞給老人家二百元錢,老人家說啥也不要。付貴春深情地說:“大娘,這錢不是我付貴春給你的,這是你兒子給你的。我一定要為你養老送終!”周其林的母親、哥哥、嫂嫂和付貴春抱在一起,大哭了一場。
雖然他們已經走出戰火硝煙20多年了,但這樣的情景總是如影隨形地“纏繞”著他們,讓他們一觸碰到就會熱血沸騰,就會倍加珍惜與熱愛和平環境中的每一個生命、每一段時光。
英雄本色
當年帶領“英雄偵察連”出色完成戰鬥任務的原師偵察科長、現任河南省軍區副參謀長劉衛國家裡,一直放著一個壓縮餅乾桶,搬了多少次家他都沒扔掉,而且總是放在一個最顯眼的地方。他說,那次18晝夜的潛伏,後面一個星期就剩下一桶壓縮餅乾了,官兵們都說省著後面吃,到了後面又都說讓給他人吃。大家寧可啃草根、吃蟲子,也不肯帶頭吃一口桶里的餅乾。結果,直到班師歸營,這桶壓縮餅乾竟然完整地帶了回來。“我把這個壓縮餅乾桶帶回來放在家裡,就是要時刻提醒自己和家人,在物質上不要有太多的貪求,只要大家相互謙讓、精打細算,不需要太多的物質也能讓日子過得好。所以,我把它看作我的心靈寶物:看著餅乾桶,物質不受窮。”劉衛國這樣說。
在一次戰鬥中,敵人的兩顆子彈打中了該連五班副班長姜永俊的後腰。所幸的是,子彈打穿他的防彈背心後,就沒什麼勁了,只擦傷了皮肉。姜永俊一直把這件留著兩個彈孔的防彈背心留在家中,經常提醒自己:“我這條命是撿回來的,不管過得順利不順利、富有不富有,都要開開心心。”他舉著這件防彈背心告訴記者,一旦遇到咽不下的氣、跨不過的坎,我就把這件防彈背心重新往身上穿一次,立馬什麼問題都沒了。
英雄風範
打仗時,抓到俘虜是英雄;生活中,不被俘虜是英雄
</strong>
原五班戰士、二等功榮立者柯衛國,退伍後安置在湖北省蘄春縣工商局工作。他把戰鬥熱情和戰鬥作風帶到工作實踐中,當了8年工商所長,先後被縣裡評為“十大傑出青年”,被黃岡地區評為“新長征突擊手”,並榮獲湖北省“勞動模範”稱號。他說,倖存者都知道“活著真好”,但是這個“活著”是奮鬥著的、有價值的“活著”,而不是稀里糊塗的“活著就好”。
“活著真好,但不是活著就好。”這是丁曉兵們共同的生命認定和心靈契約。原九班戰士齊龍,16歲參軍,是連隊年齡最小的一個,但他的骨氣一點也不比別人少。3年前的一天,有幾個陌生人通過他的朋友找到他:“聽說你下崗了,生活很困難。你把在部隊學到的定向爆破技術教給我們,立馬給你10萬元。”齊龍冷靜地回答道:“10萬元,對我來說是個不小的數目,但是,定向爆破技術一旦讓心術不正的人學去了,給國家和人民民眾造成的危害不堪構想。‘英雄偵察連’出來的兵,乾不出這樣的事!”
原九班戰士、三等功榮立者葉偉,退伍回到地方後安置到所在縣的鄉鎮武裝部工作。他在5個鄉鎮乾過,從1993年起當武裝部長,先後為部隊輸送合格兵員500多人,沒有一個責任退兵。他從來不做違反政策紀律的事,10多次被縣裡評為“先進個人”。他說,我心裡一直有種懼怕,懼怕哪一天自己一不小心犯了黨紀國法,辦案的人一查我的檔案,不屑一顧地嘲笑道:“哼,還是‘英雄偵察連’出來的呢!”
原一班戰士任強,1999年從信陽市百貨大樓下崗後,一直沒有正式工作。有人勸他,你立過戰功,到省里和中央上訪幾次,市里準會給你安排工作。他沒這么乾,先是找了一個當保全的活乾,一個月600塊錢。實在沒法養家餬口,他又在另一家單位找了一個夜間幫人看庫房的活,每月也是600元。他說,我這么過,苦點累點但不丟誰的臉;如果我去添組織的麻煩,我還像一個火線入黨的共產黨員嗎?
說起他們的老連長孫英培,“英雄偵察連”的官兵們無不豎起大拇指:“天生就是個打仗的料!”他膽大、機靈、果斷,軍事素質特棒。比如打槍,他對戰士們說,戰場上容不得多想,100米以內物體放在準星座上,100米以外就壓在底下,打什麼都百發百中。說完,他端槍擊發,槍聲一響,百米開外的目標已被他撂倒。他曾經多次帶領官兵執行特殊任務,遇到的險情數也數不清。要死的話,恐怕死10回都不止。
從正營職崗位轉業後,孫英培分到了縣建材局,可不長時間建材局撤銷了,他也就成了下崗人員。知情人勸他向上反映,一個“英雄偵察連”的連長,一等功臣,怎能就這么成了無業人員?
“當年為了報效國家,我連腦袋都敢掉;現在為了支持國家的改革大局,叫我下個崗怎能討價還價?”孫英培說。他就這么痛快地說服了自己和家人。
原該連戰士游洪波退伍到地方後,在縣財政局當經營辦主任,他說,在這個管錢管物的部門,犯錯誤的有,發大財的有,但我始終保持一種平常心態。我經常把我們連抓獲俘虜那張照片拿出來看看,提醒自己:打仗時,抓到俘虜是英雄;生活中,不被俘虜是英雄。
英雄語錄
英雄常誕生於瞬間,而成就偉大,往往需要一生的追求和歷練。
</strong>
丁曉兵們從英雄到凡人,又在凡人的境遇中保持著英雄的氣節和本色。風雨25載,既有含淚的笑容,也有含笑的淚影。能夠如此堅定從容地走下來,靠的是已經融化在他們血液里的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也許,在他們當兵的時候還沒有聽說過這種表述,但作為軍隊履行使命的精神支柱,這種核心價值追求始終伴隨著我軍成長壯大的每一個進程。在丁曉兵們骨子裡起著決定性、長久性作用的,不正是“忠誠於黨,熱愛人民,報效國家,獻身使命,崇尚榮譽”這個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嗎?
一個人做一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100個人做一點好事也不難,但是100個人能夠在歷經時代變遷和各種複雜考驗中一輩子做好事,難上加難!細細地品味這個英雄群體的每一個凡人小事,我們便會發現: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正是一種能夠凝魂聚氣、起支配和主導作用的核心價值取向。一個人一旦在自己的靈魂深處培植出這種一生信奉和推崇的核心理念,他便具有了一種不易動搖和更改、不被遏止和阻擋的道德力量。這,便是我們所要呼喚的心的彈力。這,便是我們所要禮讚的生命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