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諾郡全球環境聯盟從東方看世界環境論壇

2004年05月18日在滬召開的英諾郡(Inogen)全球環境聯盟從東方看世界環境論壇會議上,德國專家開出藥方———動用價格槓桿。 會上,英諾郡成員國公司、德國資深環境專家漢斯· 匹克教授給出一個數字,德國居民平均每人每天的用水量僅為127升。而上海的為350-500升。這就是說,上海人的每人日均用水量是德國的3倍多。按每天人均用水400升計,每人每月用水達到12立方米,僅需20元左右。而這一用量若換到了德國卻得花上約660元人民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英諾郡全球環境聯盟從東方看世界環境論壇
  • 舉辦地點:上海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上海人的用水量在迅速增加,而德國人的用水量卻在不斷減少———從1990年,德國人的每人日均用水量從145升減至127升。何以如此,記者專門採訪了漢斯教授。
德國原來也是個缺水的國家。因為在德國,約有75%的用水要靠地下水供給。為此,德國政府下狠心動用了價格槓桿,從1990年到,德國的水價幾乎翻了一倍,居民每用一立方米自來水得交約2.5歐元的用水費和3歐元的排污費,這樣一來,每立方米高達5.5歐元(折合人民幣約為55元)的水費使居民惜水如金。
如此吝嗇地用水,德國居民是否會被“渴”壞了?漢斯笑著說不會,因為在127升裡邊其實只有4%左右的水用於吃喝,而洗澡占到了35%,馬桶沖水用了27%,洗衣用了13%。為此,很多居民改變了生活方式或是選用節水的器具。不少人洗澡由盆浴改為淋浴,這樣用水量可由每次200-250升減少至80-100升。
記者問漢斯對上海解決缺水難題有何建議,漢斯一攤手說,這個很簡單———提價。同時,這能激發公眾的節水意識,廠家也會改進工藝生產大眾青睞的節水產品,這樣一來便可形成良性循環。當然,德國專家的建議雖有其道理,但如何運用價格槓桿,有關部門也會考慮上海實際的情況,上海就將舉行排水費調整聽證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