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內西北角的英華殿前有菩提樹(又名畢缽羅)兩株,根深葉茂,枝幹婆娑,下垂著地。此樹於盛夏開花,呈金黃色,果實不在花蒂,而綴長於葉背;深秋子隨葉落,取之可作念珠。這種菩提子,其顆粒比南國所產較小,色為赭黃,並以五條線紋分瓣,故又名“多寶珠”,規範稱為“英華殿五線菩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英華殿五線菩提
- 創作年代:明代
- 分類:宮殿
- 別名:多寶珠
英華殿,文物特徵,
英華殿
英華殿位於紫禁城內廷外西路西北,始建於明代,初曰隆禧殿,隆慶元年(1567年)更為今名。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重修。英華殿是明清兩代皇太后及太妃、太嬪禮佛之地。
整座院落南北長80m,東西寬約60m ,占地5000㎡左右。分為南北兩進院,南院中部辟山門,門後為寬敞的庭院。第二進院門為英華門,正北即英華殿,門、殿之間有一碑亭,。殿後宮牆西北隅辟門,北出可至神武門內西橫街。英華殿院落東西兩側原各有一座跨院,東跨院及內諸旗房於清乾隆八年(1743年)拆除,改為西筒子路北段,西跨院至今尚存。
英華殿坐北面南,面闊5間,黃琉璃瓦單檐廡殿頂。明間開門,三交六椀菱花槅扇門4扇,次間、梢間為檻窗,三交六椀菱花槅扇窗各4扇。殿內設佛龕7座,供西番佛像。殿前出月台,上陳香爐1座。台前有高台甬路與英華門相接。
英華殿甬路兩側菩提樹各1株,為明萬曆皇帝生母聖慈李太后親手所植。根深葉茂,枝幹婆娑,下垂著地。此樹於盛夏開花,呈金黃色,果實不在花蒂,而綴長於葉背;深秋子隨葉落,取之可作念珠。這種菩提子,其顆粒比南國所產較小,色為赭黃,並以五條線紋分瓣,故又名“多寶珠”,規範稱為“英華殿五線菩提”。
殿前碑亭內石碑上刻乾隆御製英華殿菩提樹歌、菩提樹詩。殿的左右有耳殿各3間,黃琉璃瓦硬山頂,均明間開門,雙交四椀菱花槅扇門4扇,次間為檻窗,雙交四椀菱花槅扇窗各4扇。
明代每年萬壽節、元旦於英華殿作佛事,事畢之日有人扮作韋馱,抱杵面北而立,其餘僧眾奏諸般樂器,贊唱經文,並於當晚設五方佛會。每逢夏曆四月初八“浴佛日”,供糕點“大不落夾”200對,“小不落夾”300對,供畢分別賜予百官。明慈聖皇太后薨,萬曆皇帝上尊號曰“九蓮菩薩”,奉御容於殿中。
清代皇太后、皇后俱以此處為禮佛之所。祀神日於案下設小桌,供奉“完立媽媽”。平時每月供乳餅及水果,設太監專司香燭、掃灑、坐更等事。鹹豐二年(1852年),鹹豐帝亦曾親詣此殿拈香禮拜。
文物特徵
據故宮博物院資料記載,菩提樹本名畢缽羅樹,舊譯為“阿沛多羅樹”、“貝多樹”。屬桑科,常綠喬木,原產於古印度。其葉呈心形,末端尖長,花隱於花托中,樹子可作念珠。佛教未興前,其默默無聞。相傳釋迦牟尼在此樹下悟道成佛,遂被尊稱為菩提樹,成為佛門聖物。菩提為巴利語的音譯,是覺悟之意。
紫禁城內西北角的英華殿前有菩提樹(又名畢缽羅)兩株,根深葉茂,枝幹婆娑,下垂著地。此樹於盛夏開花,呈金黃色,果實不在花蒂,而綴長於葉背;深秋子隨葉落,取之可作念珠。這種菩提子,其顆粒比南國所產較小,色為赭黃,並以五條線紋分瓣,故又名“多寶珠”。規範稱為“英華殿五線菩提”。
明朝的英華殿內曾經供奉兩番佛像,每年的夏曆四月初八為“浴佛日”,供兩種糕點,叫做“大不落夾”的兩百對,叫做“小不落夾”的三百封。供佛完畢,將糕點分別賜予百官。這種儀式,早在萬曆執政以前即已有之。英華殿前的這兩株菩提樹為明朝萬曆皇帝的母親、號稱“九蓮菩薩”的李太后(孝定)所手植。
清代乾隆皇帝曾御筆題書《英華殿菩提樹詩》,並勒碑置於庭中,石面有滿、漢兩種文字,字口迄今完好。其詩曰:“何年畢缽羅,植茲清虛境。徑尋有旁枝,蟠孥芝幢影。翩翩集佳鳥,團團覆金井。靈根天所遺,嘉陰越以靜。我聞菩提種, 物物皆具領。此樹獨擅名, 無乃非平等。舉一堪例諸, 樹以無知省。”
所謂菩提, 乃是佛教名詞, 梵文Bodhi的音譯。舊譯為“道”,新譯為“覺”,總之是“覺悟”、“智慧”和“道”等意。佛教用以指豁然開悟,如人睡醒、如日開朗的徹悟境界;又指覺悟的智慧和覺悟的途徑。傳說佛教始祖釋迦牟尼最初即在摩伽陀國尼連禪河邊的菩提樹下覺悟成道,因而菩提樹的意譯名稱一曰“道樹”,二曰“覺樹”,三日“思惟樹”。
古人用菩提樹葉和菩提果實製成佛家用品以佐禪事,也嘗著錄於書。例如《廣東新語》一書載云:“僧采而漚之, 惟除細筋如絲, 霏微蕩漾, 比於紗縠,俗謂之菩提紗是也。”又如《粵東筆記》提及:“菩提樹子,可作念珠,面有大圈文如月, 周羅細點如星,謂之星月菩提。”
故宮博物院外賓服務部特以英華殿菩提樹之葉、實,加工精掣製成“菩提紗佛像”和“菩提子念珠”,以饗來自各大洲的僑胞和國際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