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英特爾少年科學天才獎
- 外文名:Intel Science Talent Search
- 原稱:西屋科學獎
- 前身:西屋科學獎
創辦歷史,設立宗旨,參賽評選,獎金獎勵,歷屆獲獎,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
創辦歷史
“英特爾科學獎”是美國歷史最悠久,也最具權威的高中生科學競賽獎項,前身是始於1942年的“西屋科學獎”。自1942年創辦以來,這一賽事長期由西屋公司冠名,1998年後才改由英特爾冠名。迄今為止,有7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人生履歷中曾提到高中時期獲得這一獎項,故有小諾貝爾獎之稱。 自1942年創辦以來,這一賽事長期由西屋公司冠名,1998年後才改由英特爾冠名。迄今為止,有7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人生履歷中曾提到高中時期獲得這一獎項,故有小諾貝爾獎之稱。
設立宗旨
英特爾科學獎的宗旨是鼓勵年輕一代探討具有挑戰性的科學問題,培養他們解決未知社會難題的必備技能。
參賽評選
每年都有來自全美各州的上千名高中生報名參賽,展示他們原創性的科研作品。
大賽由各領域的知名科學家擔任評審,評選出300人進入半決賽,之後再選出40人入圍決賽,最後公布大賽前十名。
獎金獎勵
英特爾科學獎的首獎得主將獲10萬元獎學金。每個初賽入圍學生及學校,也將各獲1000元獎金。
歷屆獲獎
2008年
2008年共吸引了全美各地1600多名高中生參賽,獎金總額超過100萬美元。共有9名華裔學生入圍決賽,來自北卡羅來納州的17歲女高中生西瓦尼·戍憑藉一種識別結腸癌復發幾率的基因模型奪得第一名。
2009年
2009年3月,英特爾科學獎公布了2009年度的獲獎名單。獲得第一名的艾瑞克·拉爾森研究的是尖端數學問題;第二名,威廉姆·孫,研究新近發現的分子對老年痴呆症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的影響;第三名,菲利普·斯特雷奇,因對新型材料碳納米管的研究而獲獎,同時這項研究已經獲得5項專利;第四名,納恩德拉·特拉普拉,研究原子和分子間相互作用的簡化模型,其目標是有朝一日發明“迷你電腦”,可用於自動調節溫度的智慧型服裝和為糖尿病患者自動注入胰島素;第五名:切爾西·哲爾曼,其研究題目是“家長飲酒對青少年行為的影響”,是該年度競賽中唯一獲勝的心理學研究。
2010年
第一名是來自新墨西哥州的、十八歲的女生Erika DeBenedictis,她獲獎的項目是開發了一個用於改進宇宙飛船通過太陽系航行的巡航軟體。
第二名是來自加州的十八歲的華裔男孩劉劍贇。他的工作是開發了一套可以識別和理解數字圖像的系統。
第三名是新澤西州的十八歲的Akhil Mathew。他獲獎的課題是數學課題,一種用來研究與理論物理有聯繫一種廣泛的代數結構的置位。
第二名是來自加州的十八歲的華裔男孩劉劍贇。他的工作是開發了一套可以識別和理解數字圖像的系統。
第三名是新澤西州的十八歲的Akhil Mathew。他獲獎的課題是數學課題,一種用來研究與理論物理有聯繫一種廣泛的代數結構的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