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英仙座ζ流星雨是1947年英國約德爾貝克的雷達設備發現的。那時只能得到粗糙的數據,活動時間為6月2-17日,輻射點大約位於赤經52-62度,赤緯+15度。約德爾貝克的觀測持續了2年,阿斯比納(A.Aspinall)和傑拉德·霍金斯(Gerald S.Hawkins)觀測到的結果是6月1-16日,輻射點直徑小於3度。平均輻射點位置位於赤經61.6度,赤緯+23.8度。
20世紀60年代,卡舍切耶夫(B.L.Kashcheyev)和勒別迪內次(V.N.Lebedinets)進行了一項雷達觀測計畫,結果顯示本群5月4日到6月19日活動,過節點時間為6月2日(太陽黃經71度),平均輻射點位於赤經52度,赤緯+23度。
在第一次無線電流星計畫,澤內·瑟卡尼納(Zdenek Sekanina)確定了活動時間是5月20日到6月21日,過節點時間是6月8.9日(太陽黃經77.6度),此時輻射點位於赤經60.2度,赤緯+24.8度。在1968-1969年進行的第二次無線電流星計畫中,色卡尼納確定了活動時間是5月22日-7月4日,過節點時間是6月12.2日(太陽黃經80.8度),平均輻射點位於赤經63.3度,赤緯+27.1度。
在澳大利亞的阿德來德,兩次雷達觀測由當地的觀測者進行了,遺憾的是這次觀測只持續了一個星期,所以他們的結果可能不具有代表性,也不能準確的推算出軌道或者時間。第一次觀測是1961年進行了,尼爾森(C.S.Nilsson)在6月13-16日觀測,輻射點位於赤經64.2度,赤緯+25.4度。他提到5月19-28日設備也運行了,其中一個輻射點位於赤經44.3度,赤緯+19.5度,應該和上面觀測到的一個六月的群是一致的。第二次觀測由加特爾(G.Gartrell)和厄福(W.G.Elford)在1969年6月9-14日進行了,他觀測到的輻射點位於赤經65度,赤緯+27度,他們說此群和11月的南金牛座流星雨可能有親緣關係。
從美國和澳大利亞的觀測數據來看,這個群可以在日落之後和日出之前段時間可以被觀測到。達利爾·斯克希(Daryl Skelsey)在6月5/6日在2小時之內一共觀測到1顆群內,卡爾·西蒙斯(Karl Simmons)則說這個群在6月6/7日可以達到1-2顆/小時的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