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酚鈉

苯酚鈉

苯酚鈉,別名苯氧基鈉,是一種白色易潮解的針狀結晶。溶於水、乙醇。可由苯酚與氫氧化鈉反應製得。可以用作防腐劑、有機合成中間體,在防毒面具中用以吸收光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苯酚鈉
  • 英文名:sodium phenolate
  • 化學式:C6H5ONa
  • 分子量:116.09
  • CAS登錄號:139-02-6
  • EINECS登錄號:205-347-3
  • 危險性符號:R34
  • 危險品運輸編號:UN 3286
物性數據,計算化學數據,性質與穩定性,貯存方法,合成方法,用途,健康危害,毒理學資料及環境行為,實驗室監測方法,泄漏應急處理,防護措施,急救措施,

物性數據

1、性狀:白色易潮解的針狀結晶。
2、熔點(℃):384。
3、辛醇/水分配係數:-1.170。
4、溶解性:溶於水、乙醇。

計算化學數據

1、疏水參數計算參考值(XlogP):無
2、氫鍵供體數量:0
3、氫鍵受體數量:1
4、可旋轉化學鍵數量:0
5、互變異構體數量:無
6、拓撲分子極性表面積:23.1
7、重原子數量:8
8、表面電荷:0
9、複雜度:50.5
10、同位素原子數量:0
11、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0
12、不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量:0
13、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0
14、不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量:0
15、共價鍵單元數量:2

性質與穩定性

1、穩定性:穩定
2、禁配物:強氧化劑、酸類
3、避免接觸的條件:受熱、潮濕空氣
4、聚合危害:不聚合
5、分解產物:氧化鈉

貯存方法

儲存注意事項:儲存於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包裝要求密封,不可與空氣接觸。應與氧化劑、酸類分開存放,切忌混儲。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儲區應備有合適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合成方法

苯酚與氫氧化鈉反應的產物。

用途

用作防腐劑、有機合成中間體,在防毒面具中用以吸收光氣。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徑: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本品具有強刺激性。吸入後可引起肺水腫。濺入眼內,引起眼灼傷。皮膚接觸造成灼傷。口服腐蝕消化道,造成嚴重灼傷,出現腹痛、嘔吐、血樣便。中毒後可繼發腎損害。

毒理學資料及環境行為

危險特性:遇明火、高熱或燃。與強氧化劑可發生反應。受高熱分解放出有毒的氣體。
燃燒(分解)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鈉。

實驗室監測方法

氣相色譜法(EPA方法 8040、604)
色譜/質譜法(EPA方法 8250、8270、625)

泄漏應急處理

隔離泄漏污染區,周圍設警告標誌,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學防護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用潔清的鏟子收集於乾燥淨潔有蓋的容器中,運至廢物處理場所。也可以用大量水沖洗,經稀釋的洗水放入廢水系統。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無害處理後廢棄。

防護措施

呼吸系統防護:高濃度環境中,應該佩帶防毒面具。緊急事態搶救或逃生時,佩帶自給式呼吸器。
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防護服:穿相應的防護服。
手防護:戴防化學品手套。
其它:工作現場禁止吸菸、進食和飲水。工作後,徹底清洗。單獨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後再用。注意個人清潔衛生。

急救措施

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立即用水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至少15分鐘。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患者清醒時立即漱口,給牛奶、蛋清、植物油等口服,催吐,就醫。
滅火方法:霧狀水、二氧化碳、砂土、泡沫、乾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