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苦楝子
- 別稱:土楝實、苦心子、楝棗子、楝果子、土楝子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芸香目
- 科:楝科
- 屬:楝屬
- 種:楝
- 分布區域:北至河北,南至廣西、雲南,西至四川等地
- 採收時間:秋、冬兩季
- 用量:內服:煎湯,3-10g。外用:適量
- 毒性:小毒
苦楝子,是中藥名。為楝科植物楝Melia azedarach L.的果實。苦楝分布北至河北,南至廣西、江西、雲南,西至四川等地。川楝分布於甘肅、河南、湖北、湖南、廣西、...
苦楝子,中藥材名。本品為楝科植物楝Melia azedarach L.的果實。拉丁植物名:1.Melia azedarach L.2.Melia toosendan Sieb.et Zucc.採收和儲藏:秋、冬兩季果實...
苦楝子丸,中醫方劑名。出自《普濟方》卷二五〇。主治盲腸氣。...... 馬藺花(以瓷器內炒令微黃)、芫花(醋淬,微炒)各一兩,葫蘆巴、苦楝子各半兩。...
苦楝子膏藥物組成是苦楝子粉50g,糠油50g等,主治頭癬。...... 苦楝子膏藥物組成是苦楝子粉50g,糠油50g等,主治頭癬。中文名 苦楝子膏 處方來源 中醫皮膚病學簡編...
苦楝子皮別名土楝實、苦心子、楝棗子、楝果子、土楝子,對白色念珠菌、新生隱球菌呈現較強的抑菌作用。...
豬苦楝子中毒是一種病的名稱,多因誤食楝樹根皮及果實而引起。治療的時候通過催吐解毒,強心保肝。...
苦楝為楝科落葉喬木植物,高10-20m。樹皮暗褐色,縱裂,老枝紫色,有多數細小皮孔。生於曠野或路旁,常栽培於屋前房後。該植物在濕潤的沃土上生長迅速,對土壤要求不...
苦楝子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赤水玄珠》卷二十七。主治痘瘡不出,出亦稀少。...... 苦楝子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赤水玄珠》卷二十七。主治痘瘡不出,出亦稀少...
苦楝樹(Melia azedarach):又稱Chinaberry,楝科植物中的著名品種,又稱苦苓、金鈴子、栴檀、森樹等。苦楝:為楝科落葉喬木植物,高10-20m。樹皮暗褐色,縱裂,老枝紫色,...
苦楝子湯 【藥物組成】苦楝子不拘多少。 ...... 【藥物組成】苦楝子不拘多少。詞條標籤: 醫學, 中藥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3次歷史...
苦楝子,是中藥名。為楝科植物楝Melia azedarach L.的果實。楝分布北至河北,南至廣西、雲南,西至四川等地。川楝分布於甘肅、河南、湖北、湖南、廣西、四川、貴州...
2.有些地區以同屬植物楝樹的果實作川楝子用。然苦楝子毒性較大,臨床曾有因誤食苦楝子果肉而引起中毒的報導。中毒症狀可在食後出現,表現為噁心,嘔吐、瀉下、...
苦楝葉: 以植物的葉入藥 味苦;性寒;有毒 清熱燥濕;殺蟲止癢;行氣止痛。[3] 苦楝子: 以植物的果實入藥 味苦;性寒;有小毒 行氣止痛;殺蟲。[4] ...
苦楝丸,中醫方劑名。出自《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卷下。具有溫腎暖宮,理氣行滯之功效。主治婦人赤白帶下。...
藥材苦楝根皮的基源為楝科植物楝和川楝的樹皮及根皮,主治蛔蟲病、鉤蟲病、蟯蟲病、陰道滴蟲病、疥瘡、頭癬等症狀。...
川楝子,中藥名。為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et Zucc.的乾燥成熟果實。冬季果實成熟時採收,除去雜質,乾燥。...
樂器等良好用材;用鮮葉可滅釘螺和作農藥,用根皮可驅蛔蟲和鉤蟲,但有毒,用時要嚴遵醫囑,根皮粉調醋可治疥癬,用苦楝子做成油膏可治頭癬;果核仁油可供制油漆...
楝【拼音:liàn】苦楝通稱,落葉喬木,樹高達20餘米。葉互生,2~3回奇數羽狀複葉;小葉對生,卵形或披針形,鋸齒粗鈍;老葉無毛。花兩性有芳香,淡紫色,腋生圓錐...
楝花為楝科植物川楝或苦楝的花。苦楝落葉喬木,高達10餘米;小葉對生,卵形、橢圓形至披針形,圓錐花序約與葉等長,花芳香;裂片卵形或長圓狀卵形,花瓣淡紫色,倒...
方中川楝子行氣止痛,為君藥。 [3] 化學成份果實含驅蛔有效成分川楝素(toosendanin),以及多種苦味的三萜成分,苦楝子酮(melianone)、脂苦楝子醇(lipomelian...
川梀子是傳統中藥,為楝科植物川楝的果實。又稱:楝實,練實,金鈴子,仁棗,楝子,苦楝子,石茱萸,楝樹果,川楝樹子,川楝實。【異名】楝實,練實,金鈴子,仁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