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惱的國聯:九一八事變李頓調查團來華始末

基本介紹

  • 書名:苦惱的國聯:九一八事變李頓調查團來華始末
  •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 頁數:386頁
  • ISBN:7210032037
  • 品牌:江西人民出版社
  • 作者:張敬錄
  • 出版日期:2005年7月1日
  • 開本:32開
  • 定價:28.00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1931年9月18日,中華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日本扣開我國國門,任意踐踏、凌辱我國國權。中華炎黃子孫自然不堪受辱,但又心有餘而力不足,只得仰仗當時的國際聯盟“公斷”,然而,肆意妄為的日本不聽國際社會的意見,一意孤行,在戰爭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本書以融史學性、紀實性和學術性於一體的手法,詳細描述了這一重大國際事件的巨觀性脈絡,展現了它的曲折走向,揭示了可供後人借鑑的歷史教訓。

作者簡介

張敬錄,1951年3月生,山東高密人。畢業於曲阜師範大學歷史系。曾任山東中醫藥大學宣傳部副部長,社科部主任,現任山東中醫藥大學人文社科學院總支書記,常務副院長。主要從事世界現代史和中國現代史的教學與研究。編著有《世界歷史問題全解》、《世界現代史文獻與要論》,《美國十大五星上將傳奇》等,並發表《評李頓調查團報告書》、《評國聯在干涉“九一八”事變中的作用》等論文數十篇。

圖書目錄

前 言 (1)
第一章 國難降臨 (1)
第二章 申訴 (22)
第三章 “自衛”還在進行 (52)
第四章 該出手時不出手 (93)
第五章 底線的尊嚴 (131)
第六章 不輕易的憤怒 (160)
第七章 “以華治華” (183)
第八章 “和平天使”姍姍來遲 (218)
第九章 刺刀下的調查 (244)
第十章 奇怪的報告 (283)
第十一章 舌戰中的決戰 (300)
第十二章 最後的裁決 (340)
第十三章 喘息 (360)

文摘

書摘
李頓等人環顧陵園,蒼松翠柏,漫山碧綠,一種令人望而起敬的肅穆氣
氛撲面而來。
葉楚傖引導著調查團走進了祭堂,正中央為孫中山先生的石雕全身坐像
,四周嵌有關於孫中山先生的革命事業的浮雕。獻上花圈之後,葉楚倫又為
調查團講解了刻在四壁的孫中山先生的遺著《建國大綱》。
李頓走進球狀的墓室,俯視長方形墓穴中鐫有孫中山先生長眠中臥像的
靈棺時,又禁不住想起了孫中山“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遺囑。在這肅
穆的氛圍中,突然覺得有一股肅殺之氣向他襲來。他下意識地打了一個寒噤

接著,調查團出席了國民黨中央黨部舉行的宴會。
席間,葉楚傖代表中央黨部對遠道而來的調查團“致敬禮於中華民國國
父本黨總理孫中山先生陵墓之前”,表示“誠摯之謝意”。
葉楚傖說:“總理奮鬥革命,幾歷顛危,創造中華民國並手定建國大綱
及方略,為新中國建設的楷模,國民黨及其政府奉之以為圭臬,三民主義所
包含的偉大理想,將以復興中華民族為階梯,而促進全世界之和平,期共臻
於大同之盛治。總理就職大總統時,首以睦鄰為要務,曾通行世界各友邦,
願與各國交相提攜,以勉進世界文明於無窮。所以,總理不但對於中國大規
模鐵路及其他建設,無時不願與各國合作,即對於融會東西古今文明,促進
世界新文化,亦無不竭誠願與各國提攜合作。”
葉楚傖還說:“總理生前指出,中華民族,和平守法,根於天性,非處
於自衛之不得已,決不輕起戰爭;現中國雖不幸處於國難嚴重的時期,仍守
此遺訓,未嘗或渝。陵前牌坊上總理手書之‘博愛’二字,即孔子所謂‘四
海之內皆兄弟’之意,蓋國際本系家庭,各國相處猶如兄弟,在有組織家庭
中,苟有一人橫暴肆虐於其他兄弟者,必有家法予以制裁,以求和平正義與
國際家庭中的安寧。”P23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