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地丁(罌粟目罌粟科植物)

苦地丁(罌粟目罌粟科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苦地丁以全草入藥, 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能。分布於華北及遼寧、陝西、甘肅、寧夏、山東等省 (自治區) , 野生於山溝、荒草叢或林緣陰濕地。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栽培管理,1 翻地,2 播種,3 田間管理,4 病蟲害防治,5採收及加工,6 產量及效益,化學成分,藥理作用,園林綠化,

形態特徵

二年生灰綠色草本,高10-50厘米,具主根。莖自基部鋪散分枝,灰綠色,具棱。基生葉多數,長4-8厘米,葉柄約與葉片等長,基部多少具鞘,邊緣膜質;葉片上面綠色,下面蒼白色,二至三回羽狀全裂,一回羽片3-5對,具短柄,二回羽片2-3對,頂端分裂成短小的裂片,裂片頂端圓鈍。莖生葉與基生葉同形。總狀花序長1-6厘米,多花,先密集,後疏離,果期伸長。苞片葉狀,具柄至近無柄,明顯長於長梗。花梗短,長2-5毫米。萼片寬卵圓形至三角形,長約0.7-1.5毫米,具齒,常早落。花粉紅色至淡紫色,平展。外花瓣頂端多少下凹,具淺雞冠狀突起,邊緣具淺圓齒。上花瓣長1.1-1.4厘米;距長約4-5毫米,稍向上斜伸,末端多少囊狀膨大;蜜腺體約占距長的2/3,末端稍增粗。下花瓣稍向前伸出;爪向後漸狹,稍長於瓣片。內花瓣頂端深紫色。柱頭小,圓腎形,頂端稍下凹,兩側基部稍下延,無乳突而具膜質的邊緣。蒴果橢圓形,下垂,約長1.5-2厘米,寬4-5毫米,具2列種子。種子直徑2-2.5毫米,邊緣具4-5列小凹點;種阜鱗片狀,長1.5-1.8厘米,遠離。
苦地丁苦地丁

分布範圍

產吉林、遼寧、河北、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甘肅、寧夏、內蒙古、湖南、江蘇,生於近海平面至1500米的多石坡地或河水泛濫地段。蒙古東南部、朝鮮北部和俄羅斯遠東地區的臘茲多耳諾耶河谷也有分布或逸生。

栽培管理

1 翻地

選擇地勢平坦、排水良好、疏鬆肥沃的壤土或砂壤土地種植, 選好地塊後, 每畝人工施入充分腐熟的農家肥2 000 kg, 深翻30 cm左右。

2 播種

①於8月中下旬播種, 一般不晚於8月30日。
②播種量。2~3 kg/畝。
③播種方法。用播種拖拉機按畦寬120 cm作畦, 按行距25 cm進行播種, 並施入硫酸鉀型複合肥25~30 kg/畝。播種深度不超過1 cm, 播種後鎮壓並及時澆水, 苗期保持濕潤, 一般20 d左右能出齊苗。

3 田間管理

苗期應加強人工除草, 因苦地丁為越冬性藥材, 播種當年應儘量拔除乾淨田間雜草, 為來年採收打下基礎。天旱時, 適當澆水, 苦地丁出苗前一般需要澆2次水即可出全苗;雨後及時排水防止田間積水。於11月中旬入冬前澆1次防凍水。冬季做好清園工作, 將枯枝落葉及時清理乾淨運出田外。翌年春季返青時, 結合澆返青水可追施尿素20 kg/畝。苦地丁盛花期收穫前進行1次除草。

4 病蟲害防治

①合理輪作倒茬。儘量與禾本科作物輪作, 避免重茬。
②使用充分發酵腐熟的有機肥。
③合理進行水肥管理。當年秋季避免水分過大, 翌年返青後避免過度乾旱。
④冬季做好清園工作。將枯枝落葉、雜草等及時清理乾淨, 運出田外進行高溫無害化處理。
⑤發病植株處理。苦地丁在生長過程中, 應及時拔除枯萎植株帶出田外, 並用生石灰處理病穴。

5採收及加工

1 採收期。
苦地丁在播種後第2年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 (開花盛期) , 選擇無雨、無大風的晴天上午露水乾後開始採收。
2 採收方法
人工採收。
用鐵鍬由畦的一端開始挖出帶根的全草, 抖淨泥土、撿出雜草及病株枯葉等雜質後, 攢成堆, 集中裝車運出田間。
機械採收。
用苦地丁採收拖拉機由畦一端開始採收, 採收後人工抖淨泥土、撿出雜草及病株枯葉等雜質後, 攢成堆集中裝車運出田間。
3 晾曬與加工。
苦地丁運回晾曬場地後, 必須及時攤開晾曬。傍晚或遇下雨天氣應及時將藥材收起並苫好, 晾曬至半乾時, 結合翻曬再次抖淨泥土、清除雜草及枯葉等雜質, 直至曬乾。

6 產量及效益

一般畝產苦地丁乾品300~400 kg, 2018年市場價格為11元/kg, 苦地丁畝效益3 000~4 000元。苦地丁種植成本在500元左右, 畝純收入在2 500元以上。

化學成分

苦地丁全草含多種生物鹼, 主要有苦地丁素;總鹼含量約0.6%, 現已從總鹼中分離出乙醯紫堇靈 (acetycorynoline) 、紫堇靈 (corynoline ) 、右旋紫堇靈 (d-isocorynoline ) 、普羅托品 (protopine) 、二氫西根鹼 (dihydrosanguinarine) 、11-表紫堇靈 (11-epicorynoline) 、四氫黃連鹼 (tetrahydrocopitisine) 、紫堇文鹼 (corycarine) 、畢扣扣靈 (bicuculine) 、斯闊伍鹼 (scoulerine) 、碎葉鹼 (cheilianthifoline) 、12-羥基紫堇靈 (12-hydroxycorynoline) 、右旋12-羥基紫堇靈 (d12-hydroxycorynoline) 、消旋12-羥基紫堇靈 (dl-12-hydroxycorynoline) 等, 此外尚含有香豆精或內酯、甾體皂甙、酚性成分、中性樹脂、揮髮油。另據北京醫學院生藥教研室分析、尚有黃酮類、蛋白質、胺基酸和糖類成分。

藥理作用

苦地丁中醫用於清熱解毒、活血消腫、治療外科多種炎症。青島市醫藥科學研究所從其全草中提取總生物鹼, 經抑菌實驗證實, 抑菌譜廣, 並對部分病毒有抑制作用。改用甲醛酯提取苦地丁生物鹼並配製成鹽酸鹽注射液套用於臨床, 臨床試驗表明, 對多種炎症尤其對風濕病、心肌炎有較好的療效。其藥理作用主要有:
(1) 抗病毒作用
(2) 抑菌作用
(3) 可暫時性降血壓;有抑制心臟作用
(4) 對中樞神經的作用:實驗採用光電法, 轉棒法, 化學物質致驚法和直接觀察等手段, 驗證苦地丁總生物鹼對中樞神經的作用, 結果表明苦地丁生物鹼有鎮靜催眠和抗驚厥作用。
(5) 苦地丁膠囊對是熱壅滯型痔瘡有顯著的療效, 對多種炎症有較好的療效。
(6) 其它用於抗感染性疾病, 如流感、支氣管炎, 支氣管肺炎、扁桃體炎、急性腎炎、急慢性腎盂腎炎等。
(7) 毒性藥理:本品注射液分別給小白鼠0.4ml/kg 0.8ml/kg劑量做亞急性毒性實驗。動物的外觀、體重及內臟組織檢查均未見異常。但分別給孕鼠口服120 mg/kg、60mg/kg連續10天可引起胎鼠外觀畸形。主要畸形為腦露、小頭畸形, 並引起骨骼畸形, 主要表現為頂骨、頂間骨、枕骨、胸骨分化不全和缺失及胸骨錯位。各給藥組對孕鼠的體重、生殖機能和胎鼠的生長發育沒有明顯的影響
(8) 民間用於治療急性傳染性肝炎、痢疾、淋巴管炎紅腫性痛、疔腫、濕性瘡等。

園林綠化

地丁草進行園林引種栽培、繁殖及對環境適應性進行研究。結果表明:其適應能力非常強, 在一般立地條件下生長良好, 綠化美化效果好, 管理粗放, 適宜於園林花境的建制使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