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受(dukkha-vedana)的特相是體驗不可喜的觸所緣;作用是減弱相應法;現起是身體遭受痛苦;近因也是身根。
受亦可分析為五種:當受依‘根’(indriya)分析時,它則成為五種。這五種受稱為根,因為在感受目標方面,它們作為其相應法的主人或支配(indra)該些相應法。
在採用五分法時,三分法的樂受則分為樂受與悅受,前者是身受,後者是心受;三分法的苦受則分為苦受與憂受,前者是身受,後者是心受;不苦不樂受亦即舍受。
苦受(dukkha-vedana)的特相是體驗不可喜的觸所緣;作用是減弱相應法;現起是身體遭受痛苦;近因也是身根。
苦受(dukkha-vedana)的特相是體驗不可喜的觸所緣;作用是減弱相應法;現起是身體遭受痛苦;近因也是身根。...
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及五取蘊苦(《法苑珠林·八苦部》)。出自梁簡文帝《菩提樹頌序》:“悲哉六識,沉淪八苦,...
四諦是釋迦牟尼體悟的苦、集、滅、道四條人生真理,四諦告訴人們人生的本質是苦,以及之所以苦的原因、消除苦的方法和達到涅槃的最終目的。...
內容詳述一、苦受 謂於六塵違情之境。而有逼迫之苦。是名苦受。二、樂受 謂於六塵順情之境。而有適悅之樂。是名樂受。三、不苦不樂受 謂於六塵不違不...
五受根,教義名數。對於五種身心感受能起增上作用之功能,或對“五受”起增上作用的因素。屬於“二十二根”。據《俱舍論》卷三釋:(1)“苦受根”,亦名“...
三苦性,教義名詞。關於“苦”的三種基本性質。據《集異門論》卷五等說:“三苦性者,一、苦苦性,二、壞苦性,三、行苦性。”其“苦苦性”,指事物的自性即...
受可以依三分法或五分法分別。受有三種:苦、樂、不苦不樂。在這三分法里,樂受包括了‘身體的樂受’和‘心的樂受或悅受’兩者...
五蘊熾盛(佛教術語)又作五盛陰苦、五取蘊苦、五陰熾盛苦。為八苦之一。指人各具五陰而諸苦熾盛,亦指有漏的五蘊之苦。例如生、老、病、死、憂悲惱、怨憎...
我們的感受不離「樂受、苦受」,樂受中有「喜受」,苦受中有「憂受」,另外有不喜不樂之受,這都屬於感受的範圍,稱為「五受」。...
佛教稱這種追逐樂受和排斥苦受為“愛”或“渴愛”。渴愛使人生起苦惱,也是生死輪迴的動力。阿羅漢聖者是沒有任何渴愛的,但是他們有感受。阿羅漢聖者不需要摧毀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