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歷史沿革 聖若瑟教堂位於,北京四大
天主教 堂之一。創建於清順治十二年(
1665年 ),原是
葡萄牙 神父
利類思 (Ludovicus Buglio)和安文思(G de Magalhaens)利用二人的宅第創建的
天主教堂 。東堂之名是相對於北京城區的南堂、北堂與西堂的俗稱。它是北京城內繼南堂之後的第二座教堂。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京師大地震時塌毀。次年重建,由利博明修士(F.Maggi)設計,在後堂內保存有多幅義大利
傳教士 朗世寧繪製的聖像。嘉慶十二年(1807年),教會遭清洗時,因教士夜晚搬運珍貴存書,不慎引起大火,東堂被廢。鹹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清廷被迫歸還東堂時,建築已全毀,暫修數間平房作教友祈禱公所。光緒十年(1884年)經
田類思主教向國外募捐款,重建羅馬式大教堂,平面為拉丁十字式,外觀宏偉。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東堂被義和團焚毀,三十年(1904年),法國和愛爾蘭兩國利用“賠款”重建教堂。現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布局 東堂用地在柏樹胡同與甘雨(乾魚)胡同之間,面積約1.18公頃。由西面
王府井大街 院門拾步而上,進入前院,教堂位於距大門55米處的青石台基上,建築坐東朝西,符合天主教堂的型制規定,面闊24米,東西總長約64米,門前有寬大的平台。西立面由三部分垂直體量組成,有兩條水平腰線將其連為整體。底部三個半圓券式大門洞,形成大門廊,廊後為三個大門。中央大門上部,為十字形圓窗,兩側各有一半圓券式雙聯長窗。立面用組合式壁柱作垂直劃分,為羅馬柱式,每層基座、柱礎、柱身、柱頭及檐部齊全。正立面柱頭為變形的愛奧尼式,但其他立面的壁柱為羅馬塔司乾式。西立面三個塔體之頂為雙重鼓座,覆以肋形穹隆頂,其上各有帶小穹頂的採光亭,亭上為十字架。整個立面是文藝復興與巴羅克風格的結合,既雄偉又注重曲折變化。立面檐口高約13米,屋頂高約18米,中部穹頂高約25米,十字架頂高約27.2米。
教堂平面為巴西利卡式,直徑0.65米的18根圓柱將教堂內部分為中廳與側廊。柱間距4.2米,柱頭及檐部之上立拱券。其上再覆以木屋架的坡頂。西部大門上有唱經樓。東部祭壇後有向外凸出的小聖經堂及兩側的更衣所,形成十字形。側牆壁柱間開拱頂窄長窗,南、北牆西部,開有側門通至室外。教堂外立面為灰磚清水牆體,基座、檐部等處重點使用青石。牆面砌工考究,在總體為西方古典造型基礎上,融入中國傳統紋樣。大門正面石柱上,有楹聯為“庇民大德包中外,尚文宏勛冠古今”,橫額為“惠我東方”。
最新面貌 院內堂北原有惠我女校,堂南、堂西有教室。東有一院,內有花池、平房與樓房,為神父住處。堂東有一大空地為學校操場。該堂在1980年曾進行維修。原教會學校改為王府井國小。在2000年3月至9月的王府井商業街改造工程中,教堂周圍的平房及院牆全部拆掉,對教堂作了整體維修,使東堂的建築體形得以充分完整地展現,成為王府井商業街中具有特色的室外休息空間和景觀。教堂南側的附屬建築為西式小樓式樣,後移建至教堂東側;院門因超出規劃紅線較多,且年代久遠及風化損毀嚴重,拆除後移4米,獨立於堂前廣場前部,成為廣場雕塑性標誌。
上海 若瑟堂(又名聖約瑟教堂,俗稱洋涇浜天主堂)是上海較早的天主教堂,該教堂地基是根據1846年(清道光二十六年)“上諭”歸還的天主教產業。1860年(鹹豐十年)4月15日破土動工,次年6月29日竣工並舉行開光典禮。因位於洋涇浜(今延安東路)南岸而得名,該教堂早期為天主教耶穌會澳門聖若瑟堂設在上海的總帳房(即總管理機構),神職人員均由澳門聖若瑟道院委派。羅禮思(葡)設計,磚混結構,1860-1861年建造,教堂為哥特特徵的晚期羅馬風格。拉丁十字形平面,單鐘塔式立面構圖,門窗均為半圓券。內部用束柱和肋骨拱頂形式。宗教題材的彩色鑲嵌玻璃窗。屋頂由四個小尖塔頂圍繞一個大尖塔頂組成,為上海當時最高的建築。1862年(同治元年)5月17日,法國駐華海軍司令、海軍上將卜羅德(A.L.Protet,又譯作卜綠帖)在南橋被太平軍擊斃,5月26日年文思主教在這裡做彌撒,出席喪禮的除各國駐上海的高級官員外,還有清廷欽差大臣薛煥、江蘇巡撫李鴻章、上海道吳煦等人。1865年教堂創辦類思學校(即今四川南路國小)。“文革”開始時,教堂停止宗教活動。1986年對教堂進行修理並恢復宗教活動。該教堂是保存完好的近代西洋建築,1994年2月15日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列為市近現代優秀保護建築。今址為四川南路36號。
重慶 重慶天主教若瑟堂位於重慶市中區民生路。始建於1893年,因奉大聖約瑟做主保,故名。占地面積1700平方米,正中經堂面積約500平方米,可容納1000餘人。若瑟堂經堂內,兩排大柱托著乳黃色廳頂,華燈高懸,燭光交映。正中有彩塑耶穌、聖母、若瑟像,兩壁有十四耶穌苦修油畫像。另有服飾祭器屋一間。1917年建尖頂十字架鐘樓一座,高36米,內置吊鐘3口,大時鐘1口。陳設典雅華麗,氣氛莊重肅穆。若瑟堂每個主日安排三台彌撒。逢重大祭祀活動,有千餘教友來堂參加彌撒儀式。
漢口 漢口聖若瑟主教座堂是位於中國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上海路的一座大型天主教堂,天主教漢口教區主教座堂。
1866年,當時鄂東代牧區的主教、義大利方濟各會的明位篤主教將其在漢口英租界內買下的一塊面積5080平方的沼澤地填平,1875年-1876年,在這塊地基上建造了該堂。建築面積1024平方米,進深40米,橫26米,高22米。堂內可容2000餘人。建築風格屬於羅馬式。正殿後側有一對圓形塔式鐘樓。設計者是意籍教士余作賓(Angeius Vaudagna)。1923年,漢口代牧區成立,聖若瑟堂於是成為主教座堂。其側建有主教公署。
1944年12月10日,美軍飛機對武漢進行猛烈轟炸,該堂也被炸毀一部分。教堂於1948年修復。
1958年3-4月,在此舉行了中國天主教首次自選自聖主教儀式,這個行動意味深遠,標誌中國天主教的服從對象從梵蒂岡教廷變為中國政府,此舉被中國政府大力讚揚,同時被梵蒂岡譴責為嚴重的裂教罪行。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教堂受到嚴重破壞,並被其他單位占用。直到1980年4月教堂才恢復開放。
蕪湖 天主堂若瑟堂位居蕪湖市區吉和街28號的鶴兒山。始建造於1889年,由法國人設計監造。1891年“蕪湖教案”被燒毀。後重建,1895年6月竣工。天主堂呈具歐洲中世紀哥德式建築風格,磚、木、石混合結構,平面呈“十”字形,坐東朝西,南北對稱布局。建築大致可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居於前向、南北對稱,面闊三間的鐘樓。第二部分是大廳,通體採用混泥土和花崗岩石結構,耐久堅固。第三部分是祭台。祭台分主次三座。天主堂通面闊27.70米,通進深40.70米。建築面積2042.62平方米;鐘樓通高27.77米。大廳之明間採用跨度較大的穹窿頂,兩側則用木質人字架支撐屋頂,形成層次豐富、跳躍活潑的屋頂剖面組合。天主堂是近代西洋宗教建築在蕪湖的成功範例,成為我們今天研究中西建築文化的珍貴實例之一。2004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主堂若瑟堂所在的鶴兒山是蕪湖開埠通商後,由法國天主教會在蕪湖強購而得的土地,並在此地建造了天主堂。他們以此為中心,向安徽乃至華東各地發展宗教事業。1891年,蕪湖爆發了聞名全國的“蕪湖教案”,當地百姓和教會發生激烈衝突,天主堂被憤怒的民眾燒毀。事後,由清政府與上海法國領事館協定,花費13萬兩白銀在原址復建天主堂,1895年6月竣工。我們現在看到的天主堂就是那時的建構。
無錫 三里橋若瑟堂是位於中國江蘇省無錫市北塘區民主街的一座天主教堂,也是江蘇省規模最大的一座天主教堂。
無錫地區天主教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末年,已經有三四百年的歷史。18世紀清朝雍正皇帝宣布查禁天主教以後,包括無錫在內的江南地區仍有不少天主教徒在地下狀態中保持了天主教信仰,其中大部分都是漁民(網船上人)。此後江南地區天主教的信徒構成一直以漁民(網船上人)為主。
無錫地區至今仍是江蘇省天主教徒最密集的地區,雖然無錫只是天主教南京教區屬下的一個總鐸區,但事實上集中了該教區的一半教友(5萬人)。
三里橋若瑟堂是無錫總鐸區的總堂,由義大利耶穌會神甫始建於1640年(明崇禎年間),位於無錫縣城北門外三里距離古運河邊不遠處。清雍正禁教時被廢。鹹豐三年(1853年),法籍傳教士葛必達和桑理爵到無錫傳教,將這座頹廢的教堂加以修復。太平天國時期,教堂被拆毀。同治三年(1864年),桑理爵主持無錫教務,再將此堂修復。後因教徒人數增加,小教堂不敷套用,江南代牧區郎懷仁主教於同治十一年八月,在三里橋建造1座大教堂。教堂成十字形,面積為718平方米,兩側建有男、女經言學校,為教徒子女學習及開辦育嬰堂之用。光緒十七年(1891年)六月,此堂又在反洋教鬥爭中被焚。1892年,傳教士彭安多用清廷政府賠款,在原址重建,並擴建男、女經言學校和新建神父樓。該堂奉耶穌的鞠養父親聖若瑟為主保,取名“若瑟堂”,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鐘樓高20米,是江蘇省規模最大的天主教堂。
1966年文革開始,教堂被關閉,用作倉庫,鐘樓也被拆除。14年後,1980年12月25日聖誕節恢復開堂。1994年,被列為無錫市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3月20日,重建的高62米的鐘樓投入使用,形成古運河邊的一道醒目的標誌性建築物。
澳門 聖若瑟敎堂位於
澳門 風順堂上街。與
聖若瑟修院 合稱三巴仔或小三巴。敎堂由
義大利 天主敎耶穌會傳敎士於1746年(清乾隆十一年)興建,1758年落成,1903年年重修,1953年由羅若望(何塞德長生菜,1890~1958)主敎策劃再行修葺,始成今日規模。堂內供耶穌聖心聖像,聖若瑟像,木雕無原罪聖母像等,堂壁上有墳石七塊,內藏耶穌會名人骨骸。由於天主敎曾發生改革運動,該堂於1762年至1784年間,被迫停止活動20多年。後來葡方下令將該敎堂交由葡國神父接管,直至1893年,才重新起用耶穌會神父。至1910年,由於葡萄牙推翻帝制,
江西臨川 撫州聖若瑟大教堂坐落於撫州城文昌橋東靈芝山路。始建於1908年,1918年竣工,整個教堂占地面積3850平方米,建築面積2109平方米,為全國大型教堂之一,屬全省重點開放教堂,1994年被收入中國宗教文化大觀大型畫冊。
教堂為西洋哥德式建築,呈十字型。教堂外型以尖拱、圓拱、尖頂為合成要素,並有特製青磚和經過精工細鑿的紅石、白麻石相嵌而成。教堂正面兩側各建有一座鐘樓和塔樓。鐘樓高達28.4米,鐘樓與塔樓之間用兩條帶狀紅石圍欄修飾連線,使教堂更具美感。大門上首和塔樓中段中下設有5個神龕,神龕內分別供有耶穌、聖母、若瑟和天使的塑像。塔樓之間上端的牆上飾有大型白玫瑰圖案,牆頂端矗立著金色的十字架,鐘樓頂端白色幡帶線條流暢醒目,仰望有飄逸向上之感。縱觀整個教堂,典型莊重、氣勢宏偉。
教堂內矗立著58根用天然紅石精雕而成的科林斯柱,精壯挺拔,綠色的筋條從柱子頂端呈拋物線散射而上,與堂內白色穹頂連為一體,給人以寬闊高遠之感。教堂前端正中設有祭台,祭台神龕內供有耶穌、聖母和若瑟的雕像。教堂四壁多達14200塊彩色窗戶玻璃折射出五彩繽紛的顏色,更加烘托出宗教的神密氛圍,讓人產生無限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