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路若瑟堂位於四川南路36號。此處本是洋涇浜入黃浦江的出口處,故亦稱“洋涇浜天主堂”,是上海“租界”最早的一座教堂。該堂土地是在鴉片戰爭以後,耶穌會傳教士憑藉外國領事的訛詐,在道光二十七年向上海道台索得,以補償雍正年間被沒收的老天主堂堂產,地皮南北寬約250米,東西長約300米。在這塊土地上原有一座“張家祠堂”,主教羅伯濟和趙方濟都曾作為住宅,後借給法國領事敏體尼作為上海的第一座法國領事館。道光三十年,趙方濟在法國領事館旁建造一小教堂,供外僑參加宗教活動。鹹豐三年,小刀會起義後城內不少中國人湧入租界定居,小堂周圍開始有了中國教徒。鹹豐七年,法國傳教士杜若蘭任第一任本堂神父。
鹹豐十年三月二十五日(1860年4月15日)為新堂奠基,同治七年完工,教堂正面及鐘樓重修工程於光緒三年完成,建築風格為羅馬式與哥德式組合。大堂奉聖若瑟為主保,可容1000餘人。
該教堂主要以外僑為服務對象。停泊在黃浦江的法國軍艦上的官兵也來此堂參與宗教活動。抗日戰爭時期,上海教區主教惠濟良於民國31年10月21日竟在此堂為侵華陣亡日軍舉行“追思彌撒”。
上海天主教會的財務機構(賬房),從同治六年起設在該堂。主教公署亦一度設此。建國初期,上海教區主教龔品梅居住此地。1956年,教區咨議會選舉張士琅神父擔任上海教區代理主教,就職典禮亦在該堂舉行。
“文化大革命”期間,該堂被東華皮件廠占用。1981年12月歸還教區,是年聖誕節即舉行復堂後第一台彌撒。1988年4月,教會與上海市日用雜品公司聯手改建教堂附屬房屋。1991年建成兩幢新大樓,同時修繕若瑟堂,修復後的教堂裝飾一新,大理石的大小祭台,莊重肅穆的油畫聖像和14處苦路像,栩栩如生。
1994年3月18日,若瑟堂由市政府公布為市級建築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