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水(黃耀明演唱專輯)

若水(黃耀明演唱專輯)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6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若水》是黃耀明於2006年11月30日發行的專輯,製作人是黃耀明,共收錄了12首歌曲。

2007年,該專輯獲得第7屆音樂風雲榜頒獎盛典最佳粵語專輯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若水
  • 專輯語言:粵語,國語
  • 專輯歌手:黃耀明
  • 曲目數量:12首
  • 發行時間:2006年11月30日
  • 製作人:黃耀明
創作背景,專輯曲目,專輯鑑賞,獲獎記錄,

創作背景

達明一派解散後,劉以達和黃耀明走上了兩條不同的道路。黃耀明繼續模仿英倫,但目標從Depeche Mode杜蘭杜蘭樂隊更多地轉到大衛·鮑威、New Order、比約克以及山羊皮樂隊上。
與此同時,黃耀明為了配合自己的特殊性取向,找來了林夕等善於把玻璃描述成水晶的詞人,根據旋律和編曲所營造出來的氛圍,為自己度身定做出一種詭媚、妖嬈的特質。
黃耀明製作這張專輯花了將近一年多時間,向來在封面上有著創新意念的黃耀明,為了配合專輯中來自希臘神話及充滿藝術的故事,特別和美術總監tomas chan設計了‘水晶人”造型做封套,從頭到手一共貼滿了近千粒水品膠片。
專輯概念源自專輯中第一首製作完成的歌曲《給你》。黃耀明受邀為一個向法國導演讓·谷克多致敬的展覽翻唱一首伊迪絲·琵雅芙的《L'hymne al'amou》,他把該曲改編成《給你》,並在製作過程中看了很多讓·谷克多的電影,而這些電影中濃重的倒影意象給了他關於專輯概念的靈感。
黃耀明之所以將專輯取名為若水,靈感是來自其專輯中一首歌曲《四大皆空》的一句歌詞“上善若水”,而“上善若水”是來自老子《道德經》其中,取其開放及包容性。
在這張專輯內,黃耀明第一次與容祖兒合唱歌曲《眼淚贊》,而黃耀明在製作歌曲時覺得希望能有一個女高音為歌曲增加一些華麗,所以特別邀請了容祖兒合唱。此外專輯內也收錄了與周迅合唱的電影《明明》主題曲《流浪者之歌》,另外此張專輯的最後還收錄了黃耀明三首國語歌曲。
若水

專輯曲目

次序歌名作曲填詞編曲
1.
維納斯
Tomaso Albinoni(Public Domain)
2.
《阿姆斯特丹》
黃耀明、蔡德才
3.
《流浪者之歌》
蔡德才
4.
詠嘆調
何山
5.
《永恆》
梁基爵
梁基爵
6.
《給你》
Marquerite Monnot、Eddie Constantine
周耀輝
7.
眼淚贊
亞里安
亞里安
8.
梁基爵
林夕
梁基爵
9.
早餐派
四方果
周耀輝
10.
《如歌的行板》
梁基爵
林夕
11.
《給你(國語)》
Marquerite Monnot、Eddie Constantine
周耀輝
12.
《維納斯(國語)》
Tomaso Albinoni(Public Domain)

專輯鑑賞

黃耀明身上籠罩的光環都是“復古”,畢竟他唱過“誰都想貪心不忘舊”。二十年來達和明的分分合合終於在這個冬天有了結果。阿達自己上路了,黃耀明也越行越遠。經過這幾年的整合,在《電幻狂想曲》中看到一個重生的黃耀明,他把管弦樂和古典的美麗,巧妙地融合在現代的電子氣氛裡面。雖然他不是第一人,但是絕對是香港流行史上目前做得最好最華麗的一個人。
《若水》像是一股涓流,細膩又不失靈氣。一部分的歌曲延續他在和港樂合作中的意向,把古典樂和現代電子沖成醒神的濃咖啡。另一方面又把電子和搖滾的衝勁結合在一起,明朗的曲式也是好久不見。還有部分小品則回歸到當時人山人海眾多名將寧靜的世界中。梁基爵這次擔起大梁,玩了不少中樂,也給專輯增添不少趣味。
若水
《若水》的封套絕對是專輯一大敗筆,堪稱東施效顰的反面典型。尤其是,當林夕等人刻意為之地為黃耀明度身定做的那種表面華麗妖嬈實則空洞矯情的歌詞發展到登峰造極的地步之後,連原先尚有的新意都顯得黯然失色。說的好聽,可以說是妖嬈、華麗是黃耀明的范兒,但這何嘗不也是一種假模假式。

獲獎記錄

時間頒獎方獎項獲獎方
2007年
第7屆音樂風雲榜頒獎盛典
最佳粵語專輯
黃耀明《若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