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感染了苜蓿萎蔫病菌,在輕度或中等發病的倩況下.使苜蓿的產草量和種子產量顯著下降,重則引起苜蓿植株死亡,加速草地退化衰敗。 苜蓿萎蔫病最初症狀是葉片斑駁,葉片邊緣向上捲曲,植株略變矮。中度症狀是莖叢生,有叢簇的效果。嚴重發病的植株矮化,僅有幾厘米高,莖細,葉小而厚,通常畸形,枝條尖端枯萎,甚至全株枯萎。 病株的根部和莖部的維管束髮生病變,主根和側根的木質部變為黃色或黃褐色,有時還雜有深色斑點。病變在橫切面上極為明顯,主根剖面的變色是判斷此病的主要依據。 在苜蓿草地普遍長勢良好時,很容易發現病區,植株矮化、叢枝,頗似由病毒引起的"鬼帚病"。植株色澤淡淡,多呈淡綠、黃色,有時是淡紅褐色。在牧草普遍長勢欠佳時,病害症狀不明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苜蓿萎蔫病菌
- 外文名:C.m.Subsp.insidiosus
- 類別:致萎毒素
- 分布地區:日本、沙烏地阿拉伯
檢測方法,分布地區,生物特性,傳染途徑,防疫方法,
百科名片
苜蓿萎蔫病菌是我國對外檢疫性二類有害生物,棒桿菌毒素都是致萎毒素,已發現有3個亞種產生毒素,而苜蓿萎蔫病菌(C.m.Subsp.insidiosus) 毒素就是其中之一。
檢測方法
目前國內尚無發生6在出入境撿驗檢疫中主要是採用生物學和血清學方法進行檢測,勞動強度大,耗費時間長。根據苜蓿萎蔫病菌與其它細菌菌株16SrDNA序列差異,設計出對苜蓿萎蔫病菌具有穩定點突交特異性探針,利用該探針對棒形桿菌屬4個種及其它屬細菌進行了實時螢光PCR檢測實驗。結果表明,只有苜蓿萎蔫病菌能檢測到螢光信號,其它細菌沒有螢光產生。該方法特異性強,靈敏度高,能檢測到21.4fg質粒DNA,比常規PCR靈敏100倍,而且整個過程只需要2~3h。該方法可有效地套用於進出境病原菌檢測之中。
分布地區
日本、沙烏地阿拉伯、前蘇聯、波蘭、捷克、斯洛伐克、英國、義大利、南非、澳大利亞、紐西蘭、加拿大、美國、墨西哥、巴西、智利。
生物特性
苜蓿萎蔫病菌通常在病株的根和冠部越冬,病菌在土壤中植株殘體、根殘體中存活,但一般來說不超過5年。在實驗條件下(20-25℃),病菌在乾草、莖中或種子中至少存活10年(Erwin,1990),且病種子至少保持3年的侵染力。苜蓿萎蔫病菌通過傷口侵入根和冠部,特別由霜凍、機械損傷、土壤中的動物群造成的傷口及新切莖的切端傷口侵入植株,進入薄壁組織胞間繁殖,後進入維管束組織,同時產生胞外多糖造成萎蔫。 苜蓿萎蔫病是美國苜蓿上的主要病害,通常作物生長第1年,活力減弱,第2年產量嚴重減少,第3年無任何經濟價值。一般來說,若該病存在,特別是英國的混合草地,感病品種的最長壽命為3年。在冷濕氣候條件下,該病特別嚴重,如維多利亞。詳見Telliott(1988).由於該病菌生長適溫低、故春、秋二季易發病,有時植株營養狀況也影響發病,高氮、磷、低鉀發病重,田的低洼處發病重。
傳染途徑
苜蓿萎蕉病菌在土壤中植物組織上存活,通常通過傷口侵入根和根冠或通過切割造成的傷口侵入。細菌進入植株後,在細胞間繁殖,後進入維管束組織,同時產生胞外多糖造成萎蔫。 植物種子可以帶菌傳播病原,病菌可以在種子上存活3年或3年以上仍有高度的浸染力。 細菌在病株的根和根冠處存活越冬,20--25℃貯藏條件下,細菌在苜蓿莖上存活 10年。由於此病菌生長適溫低、故多於春、秋二季發病。植株的營養狀況也影響發病,高氮、磷低鉀發病重,田間低洼處最先發病。 另外,莖線蟲(Ditylenchus dipsaei)和根結線蟲(Meloidogyne hapla)也可傳播此病。Kudela等 1984年報導直條根瘤象(Sitona lineatus)也是此病原的介體。
防疫方法
禁止或嚴格限制從發生苜蓿萎蔫病的國家和地區,特別是美國和澳大利亞進口苜蓿種子,從其他國家進口的苜蓿種子必須證明沒有苜蓿萎蔫病。